家里的米见底了,除了番薯也没啥吃的了,看来要问问燕子去哪里买点回来才行。
煮上了红薯米粥,打开院门,准备扫一下房间和院子的垃圾。
嫂子,好消息呀!明晚咱们村里可以看电影了!蒋明燕兴冲冲从门外进来了,看到娇娘在扫地,赶忙跑上前。
真的?就是你说的那个电影?娇娘也高兴,昨晚自己还在想什么时候能看,这么快就有机会看到了。
是呀,今天村长就会广播通知了。
她也是刚才起来,听爹娘说的,大家都高兴地很。
那太好了,村长怎么通知呀?是挨家挨户说嘛?娇娘好奇,这村她还没走过,但是几十户人家肯定是有的。
哎呀,嫂子,你傻呀,村里不是有个广播吗?以前集体干活的时候就有了。
蒋明燕说得快,乍一想,突然又想起了自己嫂子已经啥都不知道的事,眼神同情地看着她。
就是在村委那边有个大喇叭,喊一声,你在屋外肯定能听到。
咳,这样啊?那挺方便的。
娇娘也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不过今天就会知道了,也不纠结了。
燕子,我看家里米面不多了,你知道哪里有得卖吗?还是先买粮食吧,不然轩儿和自己要饿肚子了。
没有了?家里那边还有一些米和番薯,我去拿点过来吧。
蒋明燕觉得以前的娇娘只顾自己,米没有多少很正常,所以没多大惊讶。
不用,我去买就好,家里也没多少,哪能一直要家里的。
蒋明燕说了,虽然大家都是种稻谷的,但是收成不怎么样,所以家家户户也没有多少米吃。
自己总不能让爹娘他们接济吧。
粮票还有几张,还是自己去买点回来吧。
那行吧,我等下跟你一起去,我们早点去看看张大爷牛车去不去。
说着,她跑回家准备跟蒋母说一下。
娇娘则是在想,轩儿怎么办?蒋母他们要去干活,难道让他们带着轩儿一起,那样小家伙不是要被晒秃皮?呜,妈妈!房间里,轩儿睡醒发现妈妈不见,害怕得哭了起来。
娇娘进来,就看到他小屁股磨蹭着要爬下床来,赶紧过去抱起他。
怎么了?这就哭鼻子了?被妈妈笑了,轩儿不好意思地红了小脸,将头埋在娇娘肩窝处。
娇娘抱着他出去洗脸,回厨房看看米粥好了没有。
轩儿他娘,燕子说你家没米了?我从家里匀了点过来。
蒋母拿着一个小簸箕走了进来,里面装着白花花的大米。
娘,不用,我等下去买点回来。
娇娘可不好意思拿,大家日子都不容易,他们也是要吃饭的,昨天自己煮了米饭,二老都心疼不已了。
燕子和我说了,你先拿着用,明天再去镇上,明天是大集,卖东西的多,你嫂子也要去买东西,你们刚好一起去。
这里的集市,三天一次,都是镇上或者附近的人出来摆摊买卖,可以不用粮票。
这样,那我也明天再去,米我还有一点,娘你把这些拿回去吧。
娇娘听她这么说,想到的是自己那里的集市,没想到这里也有,那应该是很热闹的。
放心,家里还有,你嫂子也同意的了,我给你放到米缸去。
不等娇娘接手,她直接把米放进去了,看到快见底的米缸,心里也有点发愁。
二儿媳今年又没有种田,每次都是买的,家里的米也只是勉强糊口,幸好有儿子寄回来的钱给她,不然孙子都没得吃了。
谢谢娘!没事,那我回去了,等下还要去种地呢。
蒋母说着就要走了,娇娘想起昨天七婶说的地,连忙问出来。
娘,你也知道,以前是我太混了,没有干活,所以地我也不知道在哪里了,你有空可以带我去看看吗?我也想种点东西。
不能让地继续荒废了,她也要种点吃的,哪怕是番薯都行。
真的?那也不急,过两天我们种好了帮你一起种。
她肯种地就好了,自己也去帮忙,很快就可以了,蒋母心里高兴地想着。
娘,到时候我也一起去。
虽然以前都是在厨房干活,没有下地过,但是自己既然来了,那也要学着去做。
好。
儿媳妇愿意干,她自然是乐意的,有这个心就很好了。
那我先回去,和你爹他们尽快把家里的干完就来帮你。
说着,她脚步轻快地回了隔壁。
他们两家,其实就隔了一小段路。
老头子,咱家以后日子要变好了。
蒋母一进院子,就高兴地跟在院子里抽草烟的蒋父说。
咋了?捡到钱了?蒋父看她眉开眼笑的,好奇地问。
比捡到钱还开心。
娘,什么事?蒋大哥抱着冬冬出来,也好奇地看着自己老娘。
哈哈,刚才轩儿他娘说要去种地了,这不是好消息吗?要知道,娇娘嫁过来多久,这地就空了多久,荒草都比自己大腿高了。
这,真的假的?王翠也有些震惊,弟妹这是彻底变了?还主动要去干活?真的,等咱们干完,我和你爹就一起去帮她。
蒋母没好说让大儿子两夫妻也去帮忙,毕竟都分家了。
那是好事。
蒋大哥喃喃道,他是觉得弟妹这两天变得真快呀,做饭好吃还勤快起来了。
是呀,就怕她是说说。
王翠这两天心情也是挺好的,一直作对的妯娌突然对自己有了好脸色,不用再天天吵了。
可她就怕,娇娘那边维持不了几天,这一听蒋母说下地干活,她都感觉不真实,一个人失忆还真的变得如此彻底,简直是改头换面。
大嫂,放心吧,肯定是真的,我昨天回来的时候,二嫂就带着轩儿在菜园子里忙活呢。
虽然只是干了一点,但是蒋明燕觉得二嫂已经迈出第一步了,以后会更好的。
那就好。
嗯,都是一家人,到时候去帮一下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