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138平米的大房子里,只有晓影和婆婆两个人。
虽然婆婆和晓影两个人生活习惯不同,咬咬牙但是也能友好相处。
但是,生活并不是风平浪静的。
晓影下班以后,婆婆就做好了饭菜,不管饭菜好不好吃,晓影也不在意,反正她想着有的吃总比没得吃强。
窗台上放了一个西红柿,晓影记得放了都大概有半个月了,有一天她在水槽边洗手,就顺手把西红柿拿起来看了一下,发现朝着窗户的背面坏了有大拇指大一坨。
颜色变黑了,上面还长了点其它颜色的小毛毛。
晓影不假思索,就顺手丢到了垃圾桶里。
因为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她来说,就别说西红柿坏了一坨,就是不管任何名贵的水果,只要坏上一点点她都会丢掉。
因为水果和人体是一样的,眼看着坏了一点,实际上血液已经扩散到了全身,这样的蔬菜、水果吃了对身体最有坏作用。
下午晓影下班,去洗手的时候,她就专门看了一眼垃圾桶,果真垃圾桶里的坏西红柿不翼而飞了。
一种不好的预感袭上心头,难道我婆婆真的又捡起来,做菜吃了?就在这时候,厨房里传来了往油锅里倒菜的声音,刺啦刺啦的,婆婆在厨房里大喊:你回来了啊,回来了就洗手吃饭。
说着菜就出锅了,婆婆利索的用铲子将菜铲出锅。
晓影进去端菜,发现灶台上放着的正是一盘西红柿炒蛋!她感觉自己喉咙像是进去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就忍不住忍了一句:妈,早晨洗手的时候我看西红柿都坏了,我就扔了,你怎么又做菜了啊?婆婆说:我在垃圾桶里看到,也没坏多少啊,把坏的削掉还能吃的啊。
别浪费了。
晓影说:妈,这种坏一点点的水果蔬菜也不能吃,人吃了容易生病。
婆婆说:人哪有这么矫情?我跟你太太,也就是我婆婆,年轻的时候,连树根都没得吃,饿死的人一大片,谁还管坏掉的蔬菜水果啊,只要没坏完,能吃一口是一口,你看你太太,现在都85岁了,身体好着呢。
婆婆又继续说:你们年轻人就是太讲究,反而身体容易生病,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晓影心里知道自己说不过婆婆,但是她有义务纠正她的错误观念,于是晓影又说:妈,现在不是日子都好了吗?我一个月的工资足够咱们吃吃喝喝了,你就别省了,咱们大人都不怕,我肚子里还有个小宝宝呢,她可没有一点免疫力哦。
婆婆一听到孙子,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光想着节省,置孙子的健康不顾。
也就笑着回答:那我下次记得丢掉,咱们不吃了。
晓影听婆婆这么说才放心下来。
可是后来晓影发现,凡是坏了一点的水果,婆婆用刀切掉坏的,剩下的自己吃掉;凡是坏了一点的蔬菜,她单独炒给自己吃。
从此以后,没有再给晓影做不好的菜,凡是前一天剩下的饭菜,婆婆也自己第二天热着吃,从来不让晓影吃。
晓影知道婆婆是从穷年代过来的,她理解婆婆,也心疼婆婆。
她也明白老人家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得了的,就让自己慢慢影响婆婆吧。
晓影是追求时尚的姑娘,今天买一件衣服,明天买一双鞋子。
刚开始,婆婆看到她买了衣服回来,会问:你多少钱买的啊?晓影云淡风轻的回答说:不贵,牛仔裤才500元,外套580块。
婆婆竟然砸吧着嘴说:就一套衣服都1000块了,还说不贵,这能赚钱也经不住这么花钱啊。
晓影听出了婆婆话里的意思,下次她买衣服回来就多了个心眼。
要么把衣服装进包包里不拿出来,直接进自己屋里晚上婆婆睡觉了再取出来试穿;如果大衣服塞不进包包里,就提回来放沙发上,婆婆问多少钱的时候,衣服晓影都回答一百多;鞋子也就是几十块。
反正不能说多了,说多了婆婆会觉得自己败家。
婆婆她老人家当然也想不到,晓影随便的一瓶护肤品动辄就是上千元,至少也好几百块。
当然两代人的消费观是不一样的,善意的谎言也是必要的。
晓影看到婆婆脚上的鞋子已经很旧了,就给婆婆在名牌体育品牌店里买了一双鞋。
当晓影兴高采烈的提回来,让婆婆试穿,婆婆穿着很舒服,也很开心,她问晓影:多少钱买的?晓影说:打完折299元。
婆婆心疼的说:我脚上的这双是在路边摊上15块钱买的,我都穿了两年了。
你这双鞋能顶我这20双。
要是我,我可不舍得花这么多钱买一双鞋。
晓影劝婆婆说:妈,您别心疼钱了,赚钱不就是花的吗?鞋子要穿好,脚舒服,以后您的鞋子我给您买,不许再买便宜的鞋子了。
婆婆虽然心疼钱,但是看得出来,她心里是高兴的。
她把那双新鞋试了一下,就原模原样的包起来,又放着了。
她说:要等到自己这双鞋彻底不能穿了,再穿那双新的。
后来,当婆婆穿着新鞋子的时候,不止一次夸赞说,还是花钱多的鞋子穿着脚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