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毕业前的准备

2025-03-31 09:34:19

兜兜转转,有的人虽然学校不理想也读了研究生,有的人却因为学校不理想没有读。

读与不读差距有多大呢?有的人没有读研究生的当年就参加了工作,一直工作到60岁左右才退休,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工作了一辈子。

现实的生活早已磨光了刚上班时候的激情,重复的上班上班生活让他们心生厌倦。

紫琳也就是当初和晓影一起复习考研究生的好朋友,第一年复试没有通过,也没有调剂,选择第二年继续考。

就在晓影还剩下一年研究生就毕业的时候,紫琳在微信上对晓影说,自己笔试过了,面试没有过。

晓影劝紫琳说:复习一年不容易,调剂个学校读吧,不行试试调剂一下我们学校。

紫琳却拒绝了,她不肯退而求其次。

于是,就在深圳找了一家做对外贸易的公司上班,刚好她专业是英语,在网上做销售。

晓影的研究生读得吃力,每月的课题进展汇报的时候,是她最难熬的时候。

她毕竟是个跨专业的学生,本专业的知识学习的有限,汇报的时候,总是怕师兄师姐们嘲笑她。

可是都是硬着头皮汇报,要不又能如何呢?如果是文学专业跨学科还比较好补得上,但是理学就没那么容易了。

隔行如隔山,隔专业如隔山海,奈何能力有限,望洋兴叹而已。

晓影的毕业论文来来回回修改了25次,每修改一次,她就在文件夹以这次的次数修改为命名。

她的论文数据是实验得来的,运用的SPSS分析方法是自己买书现学的,包括一些图表都是自己在网上边学习边做得。

自己将论文修改了四五次,又请博士师兄师姐帮忙修改了三五次,后来导师修改以后又打回来晓影重新修改。

论文整整修改了三年,最后是三万多字。

在毕业前夕,也就是2017年的4月,和晓影一届的同学们的论文全部要进行盲审了。

电子版、纸质版论文随机分发给各个学校的资深教授,由教授们审核打分。

每个同学的论文必须由两名不同省份、不同学校的教授打分,如果有一个打分低于70分,该同学就要延迟毕业半年。

所以,在论文寄出去的这些日子,同学们都战战兢兢,担心自己论文能否过审。

学习再好的同学也说不上来,有时候一个教授打90分,另一个教授打68分,那这个同学还是要延迟毕业。

晓影睡梦中都是自己在改论文,那一段时间,她感觉自己仿佛被一个无形的绳子牵引着,想摆脱却无从摆脱,想放松,却被绳子时刻拉着往前走。

晓影想:苦逼的读研生活,如果再有一次可以选择,她宁愿先选择就业,简直太难熬了。

她再也不想选择理学这个专业了,学得她都快掉秃顶了。

在这一段论文送审的日子里,晓影搜集了一下蓝光城市的招聘信息。

奈何,却寥寥无几,倒是周围城市的招聘很多。

晓影会顺利毕业吗?她会顺利在蓝光的城市就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