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还是催婚

2025-03-31 09:53:09

于晚放假晚,没有跟着严音她们一起回家也没有搭罗婵的车,她自己坐车回家。

还没出车站就看到爸爸站在门口往里张望,她一路小跑上前:爸,你怎么来了,我都多大人了不要人接了。

难得回来,快上车。

一上车,于晚就问:爸,你和王姨怎么样了。

于诚开着车左右其词:大人的事你别管,你自己好好管好你自己就行。

过了年我就29了,马上30的人了,哪里是小孩子。

都是大人了怎么还不想着终身大事?红灯堵车,于诚趁着挂挡的空当从抽屉里拿出她爱吃的零嘴,要是你这真的没心思恋爱结婚,那你得想一想以后怎么过。

于晚拿过零嘴,一边吃一边回:嗯,我是真没心思恋爱,我一个人就能过好。

想起爸爸知道了袁朗的事,于晚又说:我一直奉行独身主义,很幸运遇到了前男友,只是又不够幸运还没等到完全拥有就失去了,但总体还是幸运的,至于以后,要是能碰见合适的人又有那个精力去相处或许会结婚也不一定,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还是先不抱期望来的好,至于养老问题也不用担心,我身体好到时挑一家好一点的养老院或是和几个基友一起养老也行。

爸,你看社会发展得这么快老龄化又这么明显,以后养老产业一定会升级的。

于晚吃着零食故意说得轻松,别担心啦,我不会有事的,再说了,结婚了也不一定幸福。

作为婚姻不幸的人,于诚也不得不表示:是啊,结了婚或许会不幸福,但有了孩子一般都不会不幸福。

这话于晚接不了。

有时候她觉得要是没有她或许爸爸会过得好很多,起码,他可以再娶再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但她知道,爸爸不会这样想。

绿灯了,不堵车了,于诚松档开车,回到家,已经是晚上。

爸,我们去王姨家过年吧,罗婵姐去他老公家过年要初二初三才回来,王姨一个人在家好无聊的,我想吃她做的饭。

于诚不是很想接这个话,他从冰箱里拿出食材:我又不是不给你饭吃。

看他两次三次不正面回应,于晚忍不住起疑:爸,你是不是和王姨吵架了?没有,你别管我们的事。

知道这样说堵不住她的嘴,于诚解释,我和你王姨没领证,怎么好去人家家里过年,像什么样子。

怕闺女催自己领证,于诚又说:我和你王姨商量过了,不领证,就这样处。

爸爸是个负责任的人,于晚有些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不领证:不领证就这样处这样对王姨名声不好吧。

于诚有些不忍,但还是坚持:都这把岁数了,还在意其他人目光做什么,领了证结了婚也未必没有风言风语,这样反而自由。

于晚不是很懂但爸爸都这样说了她再说什么也无济于事,等过两天她去王姨家蹭饭的时候问问王姨就是。

那我过两天去王姨家拜年,罗婵姐特意嘱咐我多去她家看看王姨呢。

闺女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主,看她下了决定于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低头专心做饭。

没等两天,次日,于晚就坐不住自个去了王秀玲家,王秀玲正在炸肉丸,看到于晚来了,忙放下锅铲招呼她:小晚,快来尝尝我新炸的肉圆茄盒。

好嘞,我可想王姨做的饭了。

于晚跟着进厨房,将食物挨个吃了一遍,真好吃,不过做这么多吃得完吗?这些东西经放,可以放上一两月,慢慢吃,罗婵每年也要带出去好多。

嗯嗯,罗婵姐说初二就回来,她今年放假多,可以在家多待好几天。

那就好,你在外面还好吗?很好呀,罗婵姐还带我认识了菁菁严音她们,有了她们的陪伴,生活过得很轻松。

嗯,自己出门在外要多注意着些,有什么事不方便和家里说就和朋友说,情绪和身体都很重要,都要照顾好。

好。

王姨在家也要注意身体。

于晚看着王秀玲,王姨,你和我爸结婚吧。

哎呀,不要说这话啦,我都已经和你爸说好了维持现状,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结什么婚,好丢人的。

于晚气得肉丸都还没咽下就反驳:王姨一点都不老,结婚跟年龄没有关系!想嘴人的怎么着都会嘴,没必要理她们!还有……咳……咳……看她呛到,王秀玲赶忙给她拍背:别急别急,咳出来没?我们大人的事就让我们自己处理,你们小辈别担心。

咳得满脸通红才将噎住的丸子咳出,于晚顺了两口气才接话:家人之间肯定相互挂怀嘛,你们之前天天催我们结婚,现在我们也是为了你们好催你们结婚啊。

作为曾经的催婚人员,王秀玲接不了话,只能说:阶段不同,形式不一样嘛,我们都是结过一次婚还有了这么大的你们,不要担心啦,罗婵也知道这事。

好吧,不知道罗婵姐在孟林家怎么样。

王秀玲也想女儿,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不在家过年,不知道在夫家习不习惯?其实,是有那么一点不习惯的。

孟林家亲戚很多,罗婵一天到晚都在接待,早上八点起床煮粥蒸蛋,中午做饭烧菜,晚上才有点空闲,但已经累到完全不想动弹。

孟林过来给她捶腿捏肩:辛苦了。

罗婵不吃这套:知道辛苦白天不过来给我帮忙,让我一个人忙活。

可我要陪着客人啊。

罗婵不想理他:我们初二才能回我妈家吗?嗯,初二回娘家,初三要回来拜叔伯爷奶的年。

想到只能在家待一天,罗婵心情一下子就灰败起来:今年在你家过年,明年能去我家过年吧。

明年再看吧。

罗婵坐不住了,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什么叫明年再看,我们轮着来才公平。

从这开车去你家又要不了多久。

那为什么只在我家待一天!反正离得近,我们早上去我家晚上再回来都可以啊,你家亲戚多我家就没亲戚了吗,我还是独生女呢,就我妈一个人在家,她多辛苦。

看她生气,孟林也不和她争:行行行,明年去你家。

听他这样说,罗婵才作罢,满心欢喜等着年初二,可谁知初一过年吃饭的时候,孟林又喝了酒,倒头就睡,第二天叫都叫不醒,罗婵气得直接拍脸,啪啪被打的孟林醒来后很是无语:怎么了?罗婵气得起身往外走:你想睡就睡吧,我自己回娘家!孟林忙起身跟随。

一到家,罗婵就扑进王秀玲怀里:妈!哎,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吃饭没,我做了饭你们快来吃。

王秀玲又向孟林打招呼,下次不要带这么多东西来。

饭还没吃完小姨二舅就来拜年了,一大家子在家里聊天看电视,不可避免地说到了罗婵身上,重点是催生。

应付完送走亲戚后,罗婵又让孟林去午睡,自己拉着妈妈聊天。

妈,你和于叔怎么样?就那样呗。

结婚很简单的,领个证就好。

王秀玲不想纠结这话题:前天于晚也来说这事,你们做小辈的别担心我们,我们这样就挺好,结了婚还得重新去适应融入对方的家庭,太麻烦。

你怎么样?还不打算要孩子吗?别提了,孟林天天忙得跟什么一样,我都怀疑今年都不一定能怀上,烦死了。

说到这罗婵就来气,感觉结婚确实也没那么好。

怎么了?王秀玲有些担忧,出什么问题了?就是婚后发现二人差异挺大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也不同,没感觉到爱的增加只感觉感情不断在消耗。

王秀玲往卧室门前瞟了眼,压下声音回:结婚和恋爱不一样,结婚是要考虑一大家子的生计,上海生活压力又大。

孟林是个好性子的人,你脾气不要那么拗,有什么不满意的你好好说。

听到妈妈刻意压低的声音,罗婵稍微提高了声音:他睡觉睡得死,听不到的。

我脾气已经收敛很多了,他也拗,说了当下改一阵子做做样子,过两天又原形毕露。

那你也改一改嘛,两个人生活总是互相妥协包容,有些问题也不能一下子就改掉,那就慢慢来慢慢磨。

知道妈妈这样说,罗婵也不好再说什么,多说了又怕她担心只能应着话,同她闲聊起来。

闲暇的时间总是过得快,很快就到了晚上,吃完饭,孟林向罗婵使眼色,罗婵就当没看到继续和妈妈聊天,还是王秀玲看时间晚了催她回家。

一上车,罗婵就冷下脸来:你催什么催?路上怕堵车,明天我们还要早起去拜年。

可我的年都还没拜完。

初五或是初六我们再回来嘛。

罗婵还想说什么想起妈妈说的互相妥协包容就咽下了想要怼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