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潮中的她们》林小娅 苗菁菁 > 第4章 在充满参照的日常里,人容易焦虑

第4章 在充满参照的日常里,人容易焦虑

2025-03-31 09:53:05

严音确实是在挨训,一样的主题不同的说法。

你看看你,周岁27,虚岁28了!刘丽很是着急,晃一下29,毛一下就30了,30岁的人了,对象没有也不急,一天到晚到底在做什么?27的严音一下子被说成了30,严音很是服气母上大人的算法:妈,哪有你这样算的,一下子平白多了三岁。

按你现在这样的态度,你27和30有区别吗?这区别可大了!再给我三年,我能升职,还没确定的事严音不想说,也知道母上的重点在婚恋上,她有些无语:妈,这都啥时代了,女性不一定要结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你连个老公孩子都没,再价值也是你孤老子一个,等你老了价值没了谁给你养老。

自己住养老院,连个看的人都没有,被人欺负也找不到地说,到时候有你哭的。

严音更无语:孩子要是不孝顺照样孤老子。

只要有钱到时候还怕找不到人养老吗?面对女儿的天真,刘丽直接问:要是别人眼热你的钱呢?你都七老八十了,也没个亲戚,就算有什么事谁能帮你说话?看她要反驳,她又加了一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事还少吗?这个问题把严音问住了,但她觉得也没有那么糟:社会都是发展的,养老环境和条件设施肯定和现在不同,而且社会发展的快,现在已经网络化,正在推行筹建智能化,以后的发展肯定会更好啊。

这个刘丽也不能反驳,毕竟随着社会发展,她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也变了,但很多观念还是没有变。

她坚持:再怎么发展,人都是需要家庭的,以后就算养老环境好压力小,但你看着别人和和美美说说笑笑一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就你一个人冷冷清清,就算习惯了也是会受不了,尤其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别人家做了一大桌子饭菜儿孙吵吵嚷嚷,你一个人吃不了两个菜,闻着别人家饭香听着别人家热闹自己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家,多可怜。

这还算好,等到你老了走不动身上这疼那痛的,连个递水端茶的都没,你怎么办?这个画面稍微触到了严音,但严音还是觉得单身快乐:我内向喜静,也不爱和人多往来不至于会去羡慕他人生活。

你现在这样,难保你以后也这样。

严音不以为意:我这二十多年不都是这性格,养老问题也不用担心,我可以选择器官捐赠,捐赠完成后,相关单位会负责火化,给我安排墓地进行安葬,每年还有志愿者按时扫墓献花,不比不孝子强?更不用担心邻里矛盾,因为邻居都是热爱奉献的好人,这样又有墓地又有人收尸还能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刘丽看向女儿:严音,爸爸妈妈会老会死的。

这句话直接让严音破防了,她懵了,眼神迷离,直接拒绝这个想法,可脑子浆糊一样,心里也钝的痛,她恨自己不该乱说话。

对不起,妈妈,我刚才一时口快,只是玩笑。

看到女儿哀痛的神情,刘丽软下语气,拉住她的手:不是妈妈吓你,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之前让你去相亲,你也不愿意,对婚恋这事,你又没想法,现在看罗婵结婚了,我也急,我怕等我们走后,没有人照顾你。

严音一头扎进妈妈怀里紧紧抱住她,压抑住哭腔:对不起,我刚才不是故意的,我去相亲,我去相亲。

衣服湿了,刘丽摸了摸严音的头发:现在爸爸妈妈都很健康,你别担心,现在不想相也没事,但你自己要有这个想法。

她叹了口气,妈妈也知道,不结婚也可以过的好,可是这对自身财力,外界环境要求太高了,很难,风险也大。

严音咬着唇不让自己流更多的泪,紧紧抱住妈妈,点头附和:嗯嗯,我会有想法的,妈妈和爸爸要没事,永远健康。

刘丽轻轻拍严音的背,柔和的说:嗯,我们会没事的,穿高跟鞋站了一天了,你回屋睡觉去吧。

严音睡不着,一想到父母……不,她连想都不敢想,伸手给了自己一嘴巴,呸呸呸,乱说什么话!情绪跌落谷底,她难受到不想说话。

嗡鸣声响,信息来了,打开一看,是菁菁说为了结婚的事她爸妈吵起来了。

更烦了,她扣上手机不想回消息。

坐立难安了一会后,她打开手机约了菁菁。

半小时后,二人坐在茶室,大倒苦水。

我在家被我妈念叨死了,明天我又要去相亲了,希望别再碰到什么奇葩。

严音情绪还没恢复:我好想时间就停在这,父母不用变老我们也不用成家。

说到这,苗菁菁也跟着低落:是啊,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一睁眼时间就溜走了,有时候我都觉得是不是因为长大了时间才变得飞快,明明之前都没有这么快的,更糟糕的是,时间过了,我们也没成熟得和年纪相匹配。

真是无解,感到头大的严音给二人倒上酒,大口喝完后砸了咂嘴:反正在家也待不了多久,先把眼前应付过去。

苗菁菁又喝了一大口酒:相亲倒没什么,只是我妈说让我回家工作。

啊,这,又一个头大的问题,苗菁菁喝酒的兴致都萎了,她撑着下颌,很是苦恼:在外面只是觉得工作太忙挤压了自己的自由时间,回到家是能轻松一些,但多住两天,就特别容易焦虑。

严音接上去:晚上我妈说我实岁27,虚岁28,晃一下29晃一下30,30的人了,一下子陡然大了3岁,我都慌了,去年我26岁生日的时候确实有点慌,但马上又好了。

在外地,年龄焦虑没那么严重,一回家,在掺杂期待、落差和参照的日常里,焦虑一下子就卷土重来了。

和她年纪相仿的苗菁菁很能理解:是啊,家里节奏慢琐事多,都是熟人全是参照。

周围年龄相仿的人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即使不会觉得自己落下还是会有种紧迫感和错落感。

说到这,严音愁得脸都皱成一团:我妈三高又高了些,好害怕她们变老,其实我也理解他们为什么催婚,我只恨自己不够成熟不够强大都没能力去反哺。

苗菁菁懂,她也一样,她拎起一瓶酒就顿顿喝了起来。

喝完后又顿了顿,才缓缓道:按上一辈的习惯,一般都是在25岁前结婚生娃,可在眼下的环境里,晚婚也正常,再过几年,不婚估计也不稀奇了,还是按我们自己的节奏走吧。

严音也跟着吹瓶:嗯,先按自己的节奏来。

虽然好友唠嗑并没有消解忧虑,但有人分享有人一起吐槽已经减轻了不少心里负担,轻松后的二人互相扶持着各回各家。

心情不沉重后睡觉也快速,倒床就要睡的严音突然想到,还好罗婵结婚了,不然更会被念,话说,30岁是个什么体验,之前她过生日的时候她就有点好奇,但怕影响氛围她就没有问。

但不管怎样,如今她有了归宿是件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