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同意

2025-03-31 10:07:57

陆政看着王忠义毫不掩饰自己对王富民的厌恶和恨意,他抿了抿唇,刚要说些什么,就见两位老人从外面走进院子。

看到陆政之后,两个人的脸色并不好看,刚才在院子外面,他们听到了陆政和王忠义的谈话。

我们和王富民啥关系也没有,你有什么事,就去找王富民,不要来找俺们,俺们早就和那个畜生断绝关系了。

他们老两口绝不承认有那么一个儿子,也绝对不会让这个可怜的孙子受到一点伤害。

我不管你是谁,你和王富民啥关系,赶紧走。

老两口把坐在地上的王忠义拉起来,藏在了身后。

两位老人家,请你们给我十分钟,如果我说完,你们没有改变主意,那我会立刻离开,绝不会强人所难。

陆政态度真诚,正气凛然的模样,让两位老人很难开口拒绝,他们考虑了一会儿,叹息道:只要不伤害到忠义,俺们愿意听一下。

陆政把事情简单的和三个人讲了一下,王忠义年纪小,不太明白怎么回事儿,但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做了坏事,如果他不帮忙,就会死人。

小小年纪的他,正义感极强。

不等老两口说话,王忠义就拉着爷爷奶奶的手说:爷,奶,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我想去帮忙,我相信这位叔叔,我爹做了那么多坏事,我必须要去阻止他做更多的坏事。

老两口不想让孩子和王富民有太多的牵扯。

而且,他们也不会随便相信一个陌生人,让他们带走孩子。

你的事,俺们帮不了,那个畜生早就和俺们断绝关系了,孩子也没管过,对这个孩子没有一点感情,你带孩子去也没用,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老两口直接下了逐客令:俺们还有很多活,你走吧。

两位老人拽着自家孙子,铁了心的不让王忠义跟着陆政走。

你们不想让孩子上学吗?陆政的一句话,成功让两位老人停下脚步。

不等他们转身,陆政又说:我可以出钱,资助孩子上学,我可以资助他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只要他自己有能力,我可以一直供应他上学,到他毕业的那一天。

陆政的允诺让两位老人很心动,王忠义也很心动。

他这一直渴望上学,去学校里学习知识,但家里穷,没钱,爷奶年纪又大了,他要留在家里照顾他们,即使渴望上学,懂事的他从来没和爷奶提过,只说自己不爱学习。

随着年龄越长越大,他对学习的渴望就越来越强烈。

两位老人何尝不知道,送孩子读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呢。

只是他们大了,干不了活,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没钱供孩子读书。

王富民是汇回来了不少钱,但他们不愿意用王富民的钱。

这会儿听到陆政说可以供孩子读书,直接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他们年纪大了,还不知道能陪着孙子几年,能有人管孙子上学,再好不过。

我们两口子,年纪大了,陪不了孩子几年了,孩子上学……以后的吃喝问题……老两口说这话时,面色涨红,觉得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很无理,也很让人难接受,更有趁人之危的意思,但他们也顾不上那么多,只想为自己的孙子求一条生路。

如果成了,他们老两口死了也安心了。

孩子的一切开销,我都会负责。

陆政的话,就像是一把有力的锤子,狠狠的敲在了两个人的心里。

这个条件,让他们无法拒绝。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呢?虽然无法拒绝,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白掉馅饼的事儿。

陆政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工作证:这是我的证件,你们可以去村里找一个认识字的人问问。

工作证上有陆政的照片,他穿着绿衣服,带着帽子,一身正气。

不用问了,我们相信军人,相信你。

老两口郑重的道:我们把孙子拜托给你了。

您二位老人家放心,我一定会把孩子平平安安的送回你们身边,给他安排学校,孩子需要的学费生活费,我会办张存折,每个月按时汇到卡上。

谢谢你,真的是谢谢你。

两位老人家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拍着自家孙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叮嘱:一定要好好听陆叔叔的话,陆叔叔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王忠义用力点头,他吸了吸鼻子,没让自己哭出来。

大人说了,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是男子汉,不可以流泪。

虽然他很想哭,但绝不可以掉眼泪,他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要照顾好爷奶,不可以脆弱。

我知道的,我肯定会听陆叔叔的话。

王忠义拍了拍胸|脯:我也会好好上学,学知识,考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挣钱,让爷奶过上好日子。

他会抓住上学的机会,好好上学,出人头地。

他要告诉所有人,他就算没有娘教,他也很厉害。

他会告诉所有人,他娘很好很好,他的命是他娘用命换来的,他娘是这个世上最好的娘。

他不允许别人说他娘一句不是。

好孩子。

老两口泣不成声。

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都是他们那个不成器的儿子,祸害了人家姑娘,害的孩子刚出生就没了娘,长这么大,没享受过一天母爱。

他们这辈子都不想和王富民那个畜生有一点关系。

陆同志,王富民犯了事儿你们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我们早就和他断绝关系了,这辈子就当没生过那个儿子,他就是死了,也不要通知我们去收尸,他这辈子都别想埋进俺们王家的坟地!王忠义这个孩子,有多可怜,有多懂事,他们对王富民那个狗东西就有多少恨意。

但更多的则是后悔,他们当初不愿认那个儿子,和他不来往,所以他的什么事他们老两口都不过问,当初若是舍下脸面,好好照顾那个姑娘,或许那个姑娘还能活着,他们可怜的孙子还能有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