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两个学子

2025-03-31 10:13:11

珣王骑着马,满城去撞运气,希望能遇到云沁欣,可除了遇到过白英和关漠北两次,没有再遇到别的熟人。

他觉得自己这身扮相还不错,一般人认不出来,就想到苏氏学院去看看。

远远就看到苏氏学院门口停了一辆车,也不算是门口,斜对着门口的道路旁,车厢上的帘子本来还掀起了一角,听到珣王的马蹄声,车帘很快放下,戴着大帽檐草帽的车夫架起马车,迅速离开。

珣王的马慢悠悠的来到了苏氏学院门口,向着门口张望,大门紧闭,看不到一点动静。

对面走过来一位两个老农,两人同时看向苏氏学院的门口,一个人悄悄说:前几年这门都是敞开的,现在怎么天天关着呢?另一个说:咱也不知道啊,以前学子们的读书声,老远都能听见,现在也听不到了!两个农人说着话就走远了。

珣王看着紧闭的大门,正准备打马离开,就见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从里面踉踉跄跄的冲出了两个人,一个趔趄,双双摔倒在地。

珣王凝目一看,后面又出来个彪形大汉,看他那动作,刚刚这两人应该是被他给推搡出来的。

彪形大汉又从身后拿出两个包袱,嘴里喊着:小兔崽子,你们既然看上了梅书院,就别在这里混了,去抱梅书院的大腿吧,看它还能蹦跶几天!彪形大汉说完,朝着地上呸了一口吐沫,一抬头一看到坐在马上的珣王,狠狠瞪了他一眼,才转身回去,砰的一声把大门关上。

摔倒在地上的两个学子,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一个嘴唇摔破了,鲜xue涔了出来,他用手一抹,下巴上都是,红红一片。

另一个学子约莫二十出头,刚才被人从门里推出来,脚上的一只鞋子飞出好远,正好滚到了珣王的马前。

珣王翻身下马,拿起那只鞋子,朝着他们走了过来。

走到两人身边,珣王伸手把鞋子递了过去。

年长的伸出双手接了过来,朝着珣王抱拳:多谢壮士帮忙!他说着,来不及穿上鞋子,就扶住了一旁的少年。

儒林,都是我不好,让你受连累了,这下可怎么办才好,我们苦读两年,马上就能参加科考了,却被赶了出去来!他说着,眼泪横流。

被叫作儒林的少年一副无所谓的神态:无妨,师兄切莫挂怀,你以为他们会让我们好好参加科考吗,只怕到时会把我们的家底都榨干,我早就想退学了!我也觉得他们不会这么顺利让我们参加科考,就是现在回家,没法给家里交代!年长的学子说。

那就不回家,师兄,走,跟我一起,咱们到梅学院!梅学院,真的要去梅学院?走吧,我都打听了,梅学院肯定不苏氏学院靠谱,只要我们好好读书,到时不用交一分钱的束脩,对家里也好交代了!两人说着,就往前走,这才想起一旁的珣王。

两个学子又朝着珣王道了声谢,背上包袱,相互搀扶着,朝着云溪巷的梅学院走去。

珣王飞身上马,从另一个路口抄小路回到云府,到了府上匆匆卸下假胡子,换了衣服,就从后门去了梅学院。

珣王刚刚在院子门前报名的凉亭下坐好,之前苏氏书院的两个学子就过来了。

两人大概是在哪家的井台前洗了一把脸,此刻看上去很有精神。

珣王示意旁边的侍卫赶快盛了两碗绿豆汤来,给两个学子喝。

此时虽然太阳已经西斜,但地上的热气一点也没减少,还是热气腾腾。

珣王怕他们着急赶路,中了暑。

年龄大一些的学子手中捧着绿豆汤,一颗眼泪噗通落到了汤里,他端着碗,一饮而尽。

两位也是来报名到书院读书的吗?珣王轻声问道。

珣王旁边坐着的是负责招生登记的文先生,原本还有一位蓝先生,刚刚去了净室,回来看到珣王坐在他的位置上,也就自己搬了一把椅子,一旁坐着。

文先生拿起笔,准备做记录。

两个学子异口同声回答,是的。

以前是在哪里读的书?珣王又问。

两个学子互相看了一眼,那位叫儒林的小心翼翼的问:这个很重要吗,一定要回答吗?珣王点了点头:只是做个了解,无论在哪里,以前有没有读过书,不影响你在这里读书!儒林又看了旁边的师兄一眼,这才回答:以前在苏氏书院!那为何又来到梅学院?儒林的脸有些红了,咬着磕破的嘴唇,好像很难开口。

我是这里的梅先生,有些话如果不方便这里说,可以私下里找我,现在,请文先生给你们登记!珣王说着,就起身离开了。

儒林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向一旁的师兄,这是收下我们了,是不是,师兄!正打开花名册要登记的文先生看着眼前手舞足蹈的两个字,好脾气的等着他们。

刚刚文先生不明白珣王为何突然坐镇凉亭,亲自招生,原来这两位学子有来路,竟然是苏氏书院来的。

不管何种原因,苏氏书院有人过来,都是好消息,当然,看这种情况,也不是来打探消息的。

珣王回到梅学院里,也到了晚膳的时间,他跟学子们一起,也到饭堂吃饭,远远看到了儒林师兄俩,两人端着手里的食盒,看着很高兴。

看他们吃完了,珣王悄悄走了过来,儒林一看到珣王,立刻走了过来,说有话要说,珣王就把他们带到了客室。

儒林说,苏氏学院原本一个月休沐一次,平时家长也可以来探望,前几日有家长过来,告诉孩子梅书院的事情。

学子们知道就议论起来,大家都对梅学院很感兴趣,纷纷表示休沐时到梅学院去看看。

这事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学校管事的听见,那些参与讨论的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原本这两天应该是休沐的日子,书院也不敢放假了。

儒林说,那天自己师兄原本是要请假回去的,他夫人刚刚生了孩子,家人捎信让他回来一趟,可管事的根本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