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大眼狐狸步步紧逼

2025-03-31 10:29:05

江北嘉自己起来,又站在了轮椅旁边。

一边的太子这才开口,皇叔皇婶,父皇很累,不想说话,但是已经拟定了旨意,请皇叔皇婶接旨!他大概是刚换了一身白衣,身上玉带还没整理好。

乌发虽然被金冠束起,但能看出来,束发的人不是很精通,所以就显得有些潦草。

或者是为了赶时间,只能这样。

刚才,在神龙殿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江北燕被送出去当替死鬼,秦放被送出去慷慨激昂,难道,是为了拖延时间?难怪宇文战会决定要进来,这件事并没表面上那么简单。

而且江北嘉很是大胆地想了想,觉得床帐之内的皇帝,已经没气了。

人死了,他们不在,大概真的只能听太子乱说了。

她故作惊讶,大眼睛里流光浮动,没想到皇上居然还有旨意给我。

太子看过来,其实即便是隐藏的很好,但是他眼底的红血丝却是遮盖不住。

那种猩红可怖的眼神,像是饿到极致的猛兽,在盯着自己的猎物。

只是不知道是关于什么的,江北嘉完全不怕他,毕竟,在前世,她还见过太子更狰狞的样子,应该将太后也叫进来一起听听。

她说谎话也不眨眼,甚至极为自然,还理直气壮,我给太后殉葬,可太后福泽深厚,不但是自己死而复生,还将我唤醒了,并且承诺我,但凡北齐存在一天,就让我享受无上荣光。

太子殿下,不是当婶婶的推脱,若是皇上有什么大任交给我,我这种习惯了清闲的人,实在是做不来,还是交给太后这样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更好,是不是?说了这么多,其实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皇上下什么命令也不管用,我有太后护着。

太子的那双眼睛更红,眼角微微下拉,那阴沉的模样,极为骇人。

江北嘉依旧保持微笑,哦,对了,太后还免了我的跪拜礼,许我除了对太祖之外,福身便可,所以,太子殿下,你可以宣旨了。

她不用跪拜,宇文战又是不良于行,自然也就不用跪拜。

所以直接宣旨就行了。

太子即便是不愿意,可现在也不能出去跟太后求证,只能是咬了咬后槽牙,将手中那明黄色的圣旨打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刚念完这些,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朝着宇文战看了一眼,紧接着,这才继续。

江南兵马为祸北齐,摄政王镇压有功,特封为一字并肩王,掌天下兵马,朕只愿你好生辅佐太子,将来匡正朝政,辅佐新君。

王妃宇文江氏,贤惠仁德,医术高明,助太后起死回生,朕甚是感激,特,赐太祖金鞭,上打昏君,下打馋臣,钦此!江北嘉谢恩,上前将圣旨拿在手中。

距离拉近,她甚至能感受到太子身上那种近乎化为实质的冷意,像是一柄柄的利刃,悉数刺来。

她的气息沉了沉,唇角勾着一抹讽刺的笑,伸手拿过内侍双手递过来的金鞭,问道,若是太子不听话,也能教训吗?太子的脸色瞬间乌黑。

她低笑了几声,太子不用怕,你如果没做坏事,自然不能伤你。

其实她明白,这道圣旨,是太子的妥协。

毕竟民间那么多的声音,他不是不知道,再加上皇宫没守住,如今他已经是案板之肉。

若是不给摄政王一点甜头,只怕是太子的位置也保不住。

权力给出去了,以后可以慢慢地收回,但若是位置没有了,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她晃了晃手中的鞭子,忽然就严肃起来,现在圣旨已经宣召了,那就说一说太子你的事情吧。

太子一愣。

那猩红的眼底闪着不解,皇婶什么意思?难道他给的还不够多?这可是相当于将北齐的半壁江山送到了这对夫妻手中!难不成,宇文战真的想要登基称帝?他握紧了拳头,缓缓地后退一步,手捏住了床帐上一条垂下来的黄色布条。

在别人看来,还以为他是有点紧张。

倒也不会多想。

可是宇文战跟江北嘉加起来,有一百八十个心眼,怎么可能注意不到这种小细节。

只是两个人都装作没看见,而且宇文战很乐意让大眼狐狸出口气。

他也有时间,找一下神龙殿的底牌。

太子还不知道吗?你的罪行已经公布天下,百姓们都在喊着要废太子,我跟你皇叔,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些消息压住,想来皇宫问问你情况,结果呢,还进不来。

太子:……这摆明了是欲加之罪!江北嘉还不停,继续说道,听说章嫔肚子里的孩子,是你的?话音落下,床帐之内,终于有了一点动静。

但是动静很轻微,若不是她荷包里面的小粉微动,她也不知道。

她的脸色更加冷淡了,语气也威严起来,太子,你怎么不说话?太子捏紧了那根布条,语气极为平淡,皇婶,这些欲加之罪,孤何必解释?就算是解释了,皇婶会相信吗?百姓会相信吗?孤只相信,清者自清,以后,会慢慢洗刷掉孤身上的污名。

说完,还反问,皇婶这般审问孤,可是将自己当做了大理寺?还是,皇叔想要做皇帝,才故意泼脏水给孤?江北嘉忽然就笑了,声音抬高,太子既然觉得这是污水,不如咱们问一问皇上,是不是宠幸过章嫔?即便是没宠幸过,章嫔怀孕,跟孤什么关系?太子可能还不知道,章嫔肚子里的孩子还在,并且会将孩子生下来,到时候滴血验亲,太子也能这般置身事外吗?江北嘉上前一步,另外,章嫔知道太子身上的印记,还有太子的贴身衣物作为证明,试问,这是一个嫔妃能随便拿到的?太子不反驳,是默认了?都说太子仁孝,没想到可以孝顺到代替皇上行事的地步,真是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