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家穿:我带着厨房去逃荒》钱琉璃 > 第55章 国富民强,人间皆安

第55章 国富民强,人间皆安

2025-03-31 10:41:51

渡口县到了!看到前方高大的城墙,钱琉璃兴奋说道。

一马轻骑,仗剑天涯。

这不是她般若琉璃花的梦想吗?没想到,一场地震,让她实现梦想。

糟糕,好像要路引。

钱琉璃远远便看见城门的守卫在检查每一个行人。

路引,是一个人离开所居地百里之外,要带上的一张,由当地州府颁发的身份证明。

他们匆匆出逃,哪里想到这个类似身份证的东西?我有路引。

泽长天翻身下马,牵着红马往前走,不过,是我自己写的。

你这么聪明,知道提前预备啊?钱琉璃笑嘻嘻地说。

怪不得昨天休息的时候,看到他在刻一个印章。

泽长天头也不回,淡淡道,一个人每走一步,就要想着后面的几步怎么走。

切,你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呢。

钱琉璃嘀咕了一声,下一秒,她的眼光,被路旁的流民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

这些人,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脸上全都是一片绝望。

前进,没有路引,一堵城墙挡住面前。

后退,不但面临铺天盖地的蝗虫,还有战争……何去何从?阿天,他们可不像你这么聪明,知道提前预备路引。

钱琉璃低语道,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揪心的伤痛。

乱世之中,人命就该如同风中蜡烛一般飘飘摇摇吗?泽长天眸光坚定望着远处巍峨的城墙,不!不会的,时机到的时候,会有人将这一切混乱结束!——我会让你看到一个,你们所说的国富民强,人间皆安!*****没有路引的,一律不许入城!一个身穿甲衣的兵士拦在他们身前。

泽长天面无表情地将一张纸亮了出来,让开!他的气势过于凌厉,兵士不自觉地微微一躬身,应了一声,喏!待得这个英挺少年远去,兵士还在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在这个少年面前有矮了一截的感觉。

他都没敢看你的路引。

钱琉璃频频回头看向那个兵士。

哎哟,他追来了……钱琉璃捂嘴笑,阿天,你的公章是不是刻得不对啊?不可能错。

泽长天没有回过头,我仿得一模一样。

——这么自信?你见过那个公章吗?小公子,你们等等……兵士追着喊。

有事?泽长天停住了脚步。

许是他的眼神过于冷峻,兵士嗫嚅了一下才说得出话,小公子,我想告诉你们,最好不要进城,城里最近爆发了疫疾,里面很危险。

疫疾?钱琉璃一惊,什么病?兵士心有余悸地说道,不知道,就是染病的人咳嗽咳痰,高烧不退,胸口疼痛,而且全身起疹子,有些人顶不过十天就死了。

这么可怕? 琉璃惊呼了一声。

样貌平常的兵士极为诚恳地说道,是啊,所以,我劝两位,如果没有什么事,最好不要进去。

我们有要事,一定要进去的,这位官爷,谢谢你。

钱琉璃跳下马,随手拿出了一个四方的棉纱洗脸巾,还找出绳子,将洗脸巾系在脸上,小哥哥,你拿帕子出来,像我这样戴到脸上,就可以隔阻疫病对你的侵袭。

这个东西有用吗? 兵士将信将疑。

有用!钱琉璃又拿出一条棉纱巾,帮泽长天系上,看看,就像我和哥哥这样。

…… 泽长天。

这又是一个什么东西?你让大家都用布缝制一个这样的东西戴在脸上,对疫疾可以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

从这个人的描述之中,她大概知道,这是呼吸道的传染疾病。

不管怎样,预防这一类传染病,阻挡病菌从呼吸道进入,是基本的防御措施。

虽说帕子在功能上有所不足,但聊胜于无。

你这个帕子真紧巧。

兵士是个识货的。

钱琉璃带在脸上的棉纱方巾,是苏红英买来洗脸和洗碗用的,有一小箱子呢。

你赶紧找人缝制一个类似的,尽量让它遮挡住整个鼻子和嘴巴。

钱琉璃有点心虚,催促兵士赶快走。

机器制作的东西,能不精巧吗?她告诉兵士这个方法,是有原因的,主要也是想知道,做类似的好事,厨房给不给她涨功德值。

两分钟之后,她就知道自己是对的。

厨房里的那一声声不绝于耳汀汀汀,简直让她心花怒放。

直到她和泽长天走远,那个声音还没停歇,钱琉璃感到了意外。

一个预防的办法就能够换这么多功德?不过,也不奇怪,对于传染病,预防一直都是重于治疗啊。

这东西哪来的?我还没见过呢。

泽长天扯了扯脸上的方纱巾。

这是爹从外面游历带回来的,一直压在箱底,听说是海外传进来的呢。

钱琉璃笑眯眯地说道,再说了,你缺失了一部分记忆,见过也不知道啊。

她跟钱骏商量过了,有什么说不出来历的东西,一律推到他外出的那几年。

……泽长天。

──南照我没去过吗?它有这种东西吗?钱琉璃不管他心里说啥,依旧笑道,你太帅了,挡住了脸,小女娘们就不会总偷觑你了。

不过,钱琉璃一会儿就发现自己说错了。

泽长天身材挺拔,风姿卓然,再加上脸上诡异的帕子,回头率简直百分之百 。

泽长天也不以为然,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依然不紧不慢地在街道中心闲庭信步。

钱琉璃坐在红马上,不一会就被路旁的街景吸引了目光,哇哦,这里不愧是物流中心,商业意味很浓哦。

渡口县,位于临邑府西南方向,因为水利运输便捷,成为了交通枢纽。

她目光所及之处,高大的门楼鳞次栉比,各家铺面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