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淼回家就先去看了看棚子,也快要完工了,正好可以招工人了。
跟白氏商量了一下先招一些会做针线活的女工,只要会些针脚的都要,正好也可以趁这个机会筛选一下,为以后做打算。
白氏带着姜淼去到村长家,找牛奶奶。
哎~又来找你牛爷爷啊,他现在不在家开门的依旧是牛奶奶。
婶子,我们是来找你的。
找我?来,进来说。
牛奶奶给她们切了西瓜。
白氏把合约递给牛奶奶:婶子,了了不是跟城里桃花坞谈了笔生意吗,我们现在需要一批会针线活的女工,不需要绣的多好,会点就行,了了的意思是从咱们村里招,这样能让她们也有个活计,贴补家用,您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我们找找?牛奶奶看着合约,初级绣工每天10文(有上涨空间),压五付五,不得将绣品带回家,不得私自仿制绣品售卖,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绣品,违规者追回工钱,赔付100两,合约时间是签三续二,一共就是五年时间。
忽略赔付的钱,剩下都还好,毕竟如果不违规,这也算不小的收入了,哪个绣纺不是雇佣成手的绣娘,姜淼这是明显的想带着全村一起发财,这样的好事儿,她哪有不同意的。
谈好之后,白氏带着姜淼离开,牛奶奶去找人。
了了,咱们晚饭吃什么?有姜淼在家时,白氏都不需要做饭,只管吃就好了。
吃春饼吧。
天天吃米,她想喝大米汤,吃春饼。
白氏没啥意见,毕竟不是她做饭。
回家姜淼就开始和面,姜睿和姜元正在长身体,比较能吃,尤其是姜睿,所以她找了个超大盆,和面的时候先加点盐,一半面用热水烫面,一半用凉水和面。
把两种面一起搅拌,再加点油搅拌,之后用手揉成面团,揉成面团之后,在表面,抹上一层油,锁住水分,盖上盖子醒面半个小时。
趁这个空档,就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炒点配菜,姜淼炒了个豆芽炒肉,土豆丝,木须肉,切点胡萝卜丝,黄瓜丝,葱丝。
做好配菜后,把醒好的面,放到案板上整理一下,不用揉,用刀切成三等份,每一份都搓成长条切成小剂子,比饺子的剂子大一点就可以,每个小剂子揉成圆形,用擀面杖,杆成小饼。
然后找一个盘子刷上油放上一张饼,刷上一层油再撒上一层干面粉,这样一会儿蒸的时候就不会粘到一起。
全部叠好后,再盖盖松弛10分钟,松弛好后,取一小摞面饼下来。
先用手给它按开,如果要是直接用擀面杖擀的话,很可能会受力不均,做出来的饼,大小不一致,反过来再按一下,再用擀面杖从中间往两边轻轻的推开,擀成又大又圆又薄,放到蒸锅中,水烧开,上锅蒸12分钟,表面有打泡鼓起,就蒸熟了。
蒸好的饼,放到案板上,如果想要比较整齐的,就扣上一个盘子,把多余的边边切掉,这样比较好看点,但是姜淼没有切,毕竟是自己家吃。
饼子要趁热揭,凉了就不好揭了。
吃饭了。
姜淼抹了下头上的汗,喊道,好热,好怀念前世的空调啊。
姜淼刚卷了饼子塞嘴里,就听到了敲门声,不得已又把饼子掏了出来,去开门。
门外是李氏带着芳丫。
淼姐姐。
芳丫甜甜的叫。
上一次见芳丫还是救她的时候,这都有好久了,现在倒也是活蹦乱跳的了。
姜淼摸了摸她的头:乖~李婶儿,进来说吧。
姜淼让李氏进门,这个时候找她肯定是有事儿。
李氏看到他们正在吃饭,很是不好意思:抱歉啊,我来的不是时候,等会再过来吧。
李氏说着就要走,被白氏拉着:青青,没事儿的我们也是刚吃饭,都不是外人,你有啥事儿说就行。
姜淼卷了个饼子递给芳丫,芳丫舔了舔嘴唇,却没有接,只是摇了摇头,但是肚子却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白氏一愣随后吩咐姜睿:睿哥,去拿两副碗筷过来。
李氏连忙起身拒绝:淑忆姐,不用了,我说完事儿就回去,我们回去吃。
芳丫可怜兮兮的拉着李氏:娘,奶奶不会给我们留饭的,芳丫已经好久没吃饱过了。
白氏听了皱眉,拉着往外走的李氏,语气很是关切:怎么回事?人似乎都是这样,自己一个人总是很坚强,但是只要有人关心,就会绷不住。
李氏似乎也压抑的久了,抱着白氏失声痛呼。
姜淼让姜睿和姜元带着芳丫出去玩会儿,有些事情不适合孩子听。
哭了好一会儿李氏才停,也知道自己失礼了,很是不好意思。
李氏缓了会儿才哽咽的开口:淑忆姐,我这次来主要是想问问,咱们这儿做工能带孩子吗?我保证芳丫不会乱动,也不会出去乱说。
怎么突然出来做工了?白氏问。
主要是王大江也是给人盖房子的,工钱也可以,所以李青根本就不需要出来做工。
说到这儿,李氏又忍不住掉眼泪:大江半个月前给人盖房子,摔下来了,把腿摔断了。
摔断了就治啊。
白氏回,做工受伤很正常,花钱治病就是。
我小叔要娶亲了,芳丫奶奶不愿意花钱治大江,已经拖了大半个月了,而且大江主家赔的救助金,也被她拿给了王大海。
李氏一直知道自己的婆婆偏心小叔子,从上次她不愿意救芳丫开始,她心里就有些隔应,这次不愿意救王大江,彻底让她心寒。
她想分家了,可是钱婆子让他们拿十两银子净身出户,她哪有十两银子。
王大江治腿也需要钱,今天正好就听到牛奶奶招工的事儿,她就想来试试。
但是她不敢把芳丫留在家里,怕钱婆子把芳丫卖了。
她上次偷听到她那个不学无术的小叔子跟钱婆子合计要买了芳丫做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