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候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描写的是长安城内的景色,他在写诗时用词不免夸张了些,后人在欣赏这首诗时也可以想象出当年帝都长安城的繁华,同样作为帝都的汴梁城,其繁华程度不比当初的长安城逊色,而一墙之隔的皇宫内院则与热闹的街道形成鲜明的比对。
巳时三刻,后宫百花园,惠贵妃钱嘉儿带着寝宫的小宫女漫步花丛间,面对此等良辰美景,钱嘉儿的心情愉悦不少,从她不断发出的笑声中就能听出来,她的心情是很不错,可有人k看到她这么高兴,自己的心情就不好了。
妹妹好雅兴,跑这赏花来了!钱嘉儿闻言没有回头看向来人,依旧自顾自赏着花。
皇后走上前,喝退一众小宫女,锦慈宫的宫女看眼贵妃,钱嘉儿朝着她们挥挥手,她们才肯离去,和皇后的人一并退到花丛外。
妹妹可真会调教下人,连我这个皇后的命令都敢不听姐姐说的哪里话,您可是皇后,你的话,后宫谁敢不听?我不是来跟你斗嘴的,我问你,是不是你撺掇着官家给轩儿选侧妃的?官家给轩儿选侧妃了?这事我怎么不知道??钱嘉儿看着皇后,露出惊讶的表情。
官家成天往你寝宫跑,你会不知?这么多年的较量,皇后早已看穿钱嘉儿的把戏,认定此事就是惠妃在官家身边撺掇的。
轩儿是你儿子,他选不选侧妃,跟我有什么关系??对皇后的无端指责,钱嘉儿不客气地反驳道。
没有关系?要不是你,官家能给轩儿找个商贾人家的女子做侧妃?你自己出身商贾,地位卑贱就算了,如今还想拉上我儿子,轩儿可是我大宋的储君,他的妃子,只能是名门望族之后!你把话给我说清楚,谁地位卑贱?没有商人经商,哪来我大宋昌盛的局面?选商贾人家的女子做侧室就是委屈轩儿了?选妃是官家自己的主意,与我何干?你找我问罪,问的着吗?你有火,去找官家啊!,对了,我怎么给忘了,官家已经大半年没去你寝宫了,罢了,念在你我姐妹一场,今晚官家来锦慈宫的时候,我好心帮你问问!钱嘉儿挑衅地瞪眼皇后。
到底是商贾人家出身,脸皮子果真厚,不知廉耻!我不知廉耻?我也是为官家生育了两位皇子的,地位不比你低,这些年你仗着出身处处打压我,你卜州高氏就这般了不起?你祖上不就当过几天丞相吗,你也好意思以士族大家的千金小姐自居?你也不看看你们高氏一族现在落魄成什么样子,还有脸跑来教训我!钱嘉儿,你!我什么?有这功夫跟我斗嘴,还不如去太子府帮帮忙,太子殿下的侧妃可没过几日就要进门了,你这做婆母的,不得张罗张罗?你现在得意,数年后等我成为太后,保准让你笑不出来!轩儿能不能继承大统还说不准,姐姐,你高兴的太早了咱们走着瞧!皇后丢下一句狠话,带着人气冲冲地走了,这一次,又是钱嘉儿胜了,可她却高兴不起来,太子选妃这么大的事情官家对自己竟只字未提,这很不寻常。
春儿!在,娘娘有何吩咐?去告诉官家我身子不舒服,请他速来锦慈宫看望!是!另一边,回到寝宫的皇后越想越气,丈夫不喜欢,一个卑贱商贾出身的妾室也敢骑在自己头上多年,她可是大宋名正言顺的皇后啊,想起过往种种,高采薇趴在桌前忍不住抽泣起来,皇后,您别难过,难道您忘了,您还有太后这座靠山呢!不忍主子被如此欺负,一个跟随皇后多年的嬷嬷上前劝慰道。
太后?她老人家远在临山呢,况且她身居庙宇多年,早就不管后宫之事她毕竟是太后啊,您想想,太后在宫中的时候,惠妃她敢这么骑在您头上吗?她就是看太后走了,官家又不宠爱您,她才敢这么肆无忌惮欺负您该用什么办法让太后回宫呢?咱们就说太子妃她。
嬷嬷趴在皇后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皇后边听边点头。
就按你说的办,即刻以太子妃的名义写书信送到临山,请太后回宫!是!钱嘉儿,你少得意,等太后回来,我看你还能笑得出来?娘,你怎么了?前来给母亲请安的赵灵茵进门就见娘亲一脸憔悴地趴在桌前,眼角里似乎还有泪痕。
茵儿,你来了见到女儿,皇后强打起精神坐了起来。
娘,是不是惠妃又惹你了?后宫除了她,还有哪个妃嫔敢给我气受?娘,你没事招惹她做什么,她现在正是受宠的时候,爹爹眼里的红人,你惹了她,她再在爹爹面前告状,爹爹又会来责怪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再得宠,终归也只是个妾室,而你可是大宋国母!你当我吃饱了撑的,没事去招惹她,还不是为了你弟弟,钱嘉儿明知我最看中门第,她还撺掇你爹爹给轩儿找个商贾人家的女儿为侧妃,这不是成心跟我作对吗!娘,你这可冤枉惠妃了,据我所知,爹爹之所以选苏韵婉为侧妃,也是被逼无奈,你要怪也只能怪你那宝贝儿媳妇,与轩儿成亲快一年,肚子迟迟没有动静,不然左丞相他们也不会要爹爹给太子选侧妃茵儿,你爹爹跟你说什么了?爹爹没有跟我说什么,我都是猜的,此次选妃,韩家、折家、王家,都想把女儿嫁进太子府,这三家都是我大宋士族大家,得罪哪个都不行,爹爹也是无奈,选个商贾人家出身的苏韵婉,名义上,她是以太子侧妃的身份进门,实际一点地位都没有,不过是为了堵住那些氏族大家的嘴,毕竟以苏家的家世,再有钱,也只是个地位卑贱的商贾皇后听了女儿的话,心里舒服了不少,拉着赵灵茵的手不撒开,庆幸自己生了个如此聪明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