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对婉儿好,婉儿会想不开?据老夫所知,婉儿嫁进太子府的半年过得并不好,当初皇上派顾大人去苏家提亲,我本意是拒绝的,奈何皇命难违,本以为苏家多给些嫁妆,你会对婉儿好点,现在我女儿躺在床上能不能醒来还不知道,你这个做丈夫的还有心思在书房练字,我是该夸你心大、还是夸你处事不惊!我、我。
我个屁你我,你要不是太子,老夫早一棒子打过去了,还能让你坐在这跟我说话?!忍了半天,苏茂行再也忍不下去,他看赵轩是哪眼看哪眼讨厌,自己当初真瞎了眼,没派人来京师好好了解就把女儿轻易嫁给这么个窝囊废,现在想来,是他害女儿成这个样子的。
爹,别说了,走吧苏韵磊也不想再看见太子太子妃,爹在这骂上一天,小妹也不会醒来,要想彻底解决这件事,只能去找派人去提亲的皇上。
苏茂行瞪眼赵轩,冷哼一声抬腿走了。
气、气死我了,这苏老头,居然敢对我说教?反了天了!你也不看看他是谁的爹!季舒窈看眼门口,思考片刻,她让赵轩进宫去找皇后、太后,苏茂行大老远从江宁府来,不只是为了教训太子这么简单,他肯定会进宫找皇上要说法,所以太子得先发制人,不然等皇上来找,太子就被动了。
事情也确实如季舒窈预想的那样,从书房出来后,苏茂行越想越气不过,当即带上二儿子去了皇宫。
承乾宫内,赵署正望着奏折发愁,自今年八月以来,襄阳府、京兆府连续几个月滴水未下,庄稼颗粒无收,数以万计百姓饿着肚子,朝廷拨给的银两也是杯水车薪,襄阳府、京兆府大旱已让自己很头疼,而在西北方,仗着大宋与大辽刚刚经历过大战,军士懈怠之际,西夏国蠢蠢欲动,屡屡犯我大宋边界,内忧外患,这可如何是好。
官家何事?苏茂行苏老爷来了赵署正对着折子发呆,顾彦走进来告诉他苏茂行来了,赵署顿时一惊。
他怎么来了?苏老爷是为了二夫人的事而来,您看?让他进来吧叹口气,将奏折推到一边,赵署说道。
不一会,顾彦领着苏茂行、苏韵磊走进宫内,见到赵署,苏茂行单膝跪地行礼。
草民苏茂行,见过皇上!苏老爷请起谢皇上!苏老爷请坐,这位是?赵署看眼苏茂行身后的男子。
他是我的次子,苏韵磊草民苏韵磊见过皇上!苏韵磊冲着赵署抱下拳,算作是行礼。
二少爷果然气质不凡啊望着器宇轩昂的苏韵磊,赵署称赞道。
皇上,草民此次是为了小女而来坐下后,苏茂行开门见山说出了此行目的。
婉儿的事,太子、太子妃告诉我了,这事确实是轩儿不对,我已经罚他闭门思过了·皇上,承蒙您厚爱,不嫌我苏家出身商贾,选小女为太子侧妃,小女嫁给太子已有半年,据我所知,她与太子的感情并不好,太子与太子妃感情深厚,时时冷落小女,让婉儿独守空房半年之久,可怜我女儿初入东宫,无依无靠,有苦无处诉,日久积郁,使她最终走上绝路,多亏大夫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小命说着说着苏茂行控制不住老泪纵横。
赵署看他这样更愧疚了,他也有女儿,若是将来长公主嫁人,她的夫君对她不好,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不会饶了驸马,所以苏茂行此举,赵署是很理解的,他知道儿子与二夫人感情不太好,却并不知赵轩让苏韵婉独守了半年空房,这意味着打从苏韵婉嫁进东宫,自家儿子就没去二夫人的宅院留宿过。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做父亲的,对太子疏于管教,亦有责任,可我是一国之君,整日国事都忙不过来,等我忙完国事,自会给你们苏家一个公道!赵署指了指桌上的一堆奏折无奈道。
皇上,敢问您可是因襄阳府大旱而苦恼?苏韵磊瞟眼桌上的奏折问道。
二少爷也听说了?略有耳闻,我因生意,每年会去襄阳县一两次,今年九月我去襄阳县时,了解到那里已几个月不曾下雨,庄稼没有收成、百姓饿着肚子,我便以家父的名义给襄阳县捐了一万两银子用于赈灾今年大旱涉及范围比往年都大,不光是襄阳府,还有京兆府下的州、县也饱受灾害困扰皇上,北方州县多干旱,您为何不多建几处水利用于防灾呢?到了少雨季节开闸放水,多雨时节储存雨水,岂不有备而无患?我又何曾不想多建几个储水堰,可近几年朝廷花在军费上的银两就占了国库的三分之一,每年我们还要给大辽进贡,实在是没钱再修建堤坝了赵署摇摇头,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听到皇上说缺钱,苏家父子对视一眼有了主意。
皇上,老夫愿出资给灾区的百姓修建储水堰!哦,真的?赵署一听,喜出望外。
老夫绝不敢诓骗圣上,只是,我有个不情之请苏老爷请说!只要你能出钱修建堤坝,有多少请都让你说。
还是小女的事情,苏家愿出资为圣上分忧,但我也恳请圣上能答应婉儿与太子殿下,和离!和离?让轩儿和二夫人和离?赵署没想到苏茂行所说的不情之请是让赵轩与苏家丫头和离,放眼我大宋朝,不,放眼几个朝代,也没听说过让太子和侧妃和离的。
圣上,小女在太子府过得并不好,与其把她强行留在东宫,不如让我带她回江宁府这。
堤坝要建,人也得留,太子和离,传出去我皇家脸面何在?可要不答应,苏茂行就不出资修建水坝了,有了水坝,襄阳府再也不用担心有干旱,百姓们也能有饭吃,这让我怎么选呢。
让太子和离,亏你们苏家想得出来!听见屋里的苏茂行让官家答应太子和二夫人和离,站在门外的皇后推门闯入。
皇后?苏茂行苏韵磊虽没见过皇后,但也可以从来人的衣着打扮上看出她的身份,再者,来人的身后还跟着太子赵轩,那面前的妇人一定就是大宋国母。
皇后走到屋内正位坐下,赵署看眼妻子,决定把事交给她处理,中间双方要谈崩了,自己再站出来打圆场。
在娘亲身旁坐下,赵轩有了底气,仰着头看向站着的苏茂行父子,苏茂行看他这狗仗人势的模样,大眼珠子瞪溜圆,吓得赵轩立刻把头缩回去不嘚瑟了。
太子乃大宋储君,未来的皇帝,他和二夫人和离,传出去,你让大宋的百姓怎么看?你让皇家的脸面往哪搁?你的女儿,从嫁进东宫那天起就没有一天老老实实的,仗着娘家有点钱,在太子府胡作非为,都敢骑到太子妃的头上了!太子妃的父亲乃当朝太师,为我大宋鞠躬尽瘁、任劳任怨,那在朝堂上也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了,你们苏家呢,一介商贾,教出来的女儿也是满身铜臭味,一身市井商贩的臭毛病!皇后的话,听得苏家父子一肚子火,你养的儿子是个窝囊废,逼得我女儿悬梁自尽,我还没说你教子无方,你倒先倒打一耙,什么一身市井的臭毛病,我女儿再不好,也比你儿子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