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他已经走了二十三天

2025-03-31 10:57:27

下午苏芸去王奶奶的老姐妹家,把剩下的四百五十块房租付清了。

然后从第二天起,她就开始了一边继续做生意,一边装修店铺的日子。

说实话,那叫一个累。

毕竟她虽然不用动手,却得不停的动口和动脑,天气还继续热热热,到后面几天,她嗓子都肿得快说不出话,人也肉眼可见的憔悴了。

幸好结果是喜人的,十来天后,基本完成了装修的苏记一下成了整条街最亮最醒目的店铺。

除了老远就能看见的全副红底黄字招牌,还有上面栩栩如生的鸡鸭鹅猪Q版图案——这当然就是苏芸亲自画的了。

店铺里面也一样醒目,天花板和所有墙壁都刷得雪白,地砖也是光可照人,加上照明的八根苏芸特意去黑市找的电杠,整个店铺给人的感觉便是干净明亮,光看着就让人心里舒服。

看得苏兰兰是直感叹,芸芸,这房子之前看着就好,没想到装好后更好了。

真的好亮,看着什么都清晰了,心情也好了,你怎么想到这么弄的?真的能干!顿了顿,就是吧,这样从早到晚都亮着灯,一天下来,电费都得好几块了吧?供销社都舍不得这样用。

苏芸就知道她姐会说这个,笑起来,没事儿姐,这些电杠就冬天才会全开,夏天本来就亮,一般开个两根或者四根就够了,一天下来也要不了多少钱。

不过现在的电费的确挺贵,一度基本得一毛二到一毛五,换算到几十年后,就是几块钱一度,苏芸也得说贵。

但花小钱是为了赚大钱,也就不能计较那么多了。

苏兰兰叹气,那也是不可细算。

不过咱们能花就能挣,也没什么好怕的,咱们花得起。

那我们啥时候正式开张呢,我觉得还是该选一个好日子,再多放几挂鞭炮,好好热闹一下。

苏芸笑着说,王奶奶给我们看的日子是这周星期天,说是黄道吉日。

正好还要请匠人打灶,案板也得多弄几张,该补的工具也得趁早都补齐了,我算着四天差不多。

所以我们就星期天开张吧,到时候也把王奶奶他们都请来吃顿饭,热闹一下。

苏兰兰应了,行,就星期天。

那这两天你好好休息一下,人都累瘦了,打灶时让你姐夫看着就是了。

苏芸摆手,不用,打灶的是个老师傅,我一说要求他就都明白了。

明天就他来时,我过来打个招呼,就不用管了。

苏兰兰感叹,幸好这次有杜支书,帮我们找的装修工匠们都能干踏实,我们自己找可未必能找到这么好的。

明天打灶的师父既然也是杜支书帮忙找的,肯定也没问题。

苏芸点头,是啊,幸好周围村子的人杜支书都认识,谁会干什么也如数家珍,不然我们光找人就得抓瞎。

回头让铁柱哥晚上回去时,问一问杜支书星期天有没有事吧,要是没事,就请他也来吃饭。

找装修的工匠王奶奶就帮不上忙了,苏芸便问杜铁柱他们村里有没有人能干的。

杜铁柱他们村里倒真有匠人,但他知道苏芸要求高,于是回去后就把事情告诉了杜正平,让杜正平帮忙找人,——杜正平跟周围几个村的支书干部们都熟,他出面帮忙找的人肯定更靠谱。

之后,杜正平果然帮忙找了两个大工两个小工来,事实也证明,他找的人真的靠谱。

所以姐妹俩有此一说。

苏兰兰又说,要是星期天陆同志也能赶回来,该多好?这都二十多天了,还不见他回来,不会是出什么事儿,给耽搁了吧?苏芸的心猛地一缩,是啊,陆泽煜都走二十三天了,怎么还不回来?其实她这些日子想起他的时候,并不多。

毕竟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累都快累死了,晚上好不容易能躺下了,也是什么都来不及想,已经直接坠入了梦乡。

但不多,并不代表她就没想过了,至少,一天一次,应该还是有的,不然她也不能她姐才一说,就确切的知道他已经走了二十三天了……苏芸回过神来,咳,他那么厉害,又有徐同志作伴,应该出不了事儿。

之所以还不回来,肯定是工作太忙了,等忙完自然就回来了。

苏兰兰点头,也是,陆同志和徐同志都是厉害人,肯定是有大事要忙。

也挺好,等陆同志再过些时候回来,我们的店铺已经很热闹了,家里也干干净净,再不会有各种味道了,他肯定会很惊喜。

他虽然从来不说,但都看得出来他是个讲究人,咱们天天烧、洗那么多肉,味道本来就大,肥肠的味道更是……他肯定早就受够了。

总算以后他不用再忍着了。

苏芸笑了笑,他之前不是就说过,闻久了早就习惯了吗?不过家里能干干净净的,肯定更好……姐妹俩正说着,她们才说到的对象之一杜正平,就说曹操曹操到了,苏老板、苏同志,你们好啊。

我隔老远就看见门开着的,想着可能是苏老板在,所以过来看看,没想到你们真在。

苏芸和苏兰兰忙也笑着给他打招呼,杜支书好。

太巧了,我们刚还说起杜支书呢,没想到杜支书就来了。

现在还没坐的地方,只能委屈杜支书站一会儿了啊。

苏兰兰随即又笑着说,杜支书,我刚还在跟我们芸芸说,这店铺装修得太好了,我们得好好谢你,星期天我们开张时,还得请你来吃饭。

你那天有空的吧?杜正平点头,有空的,到时候我一定来。

但我可当不起二位的谢,我就说了几句话而已,二位要谢也该谢匠人们。

反倒是我该谢苏老板,你给我们村孩子订的《少年文艺》、《故事会》、《读者文摘》和其他报刊都到了,我昨天上午都取回了村部。

下午村里好多孩子就都到村部看书了,小的不认字,大的还给他们读,我看着都比往天乖多了。

而且有了这些报刊,他们多少总能学到点儿知识,对他们以后也肯定是有好处的。

苏老板,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