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沈氏着宫装,画着精致的妆容,端坐着,面色严肃地盯着还福着身的乐晚书。
过了片刻,见她身子有些晃悠了才出声,不冷不热地道:起吧。
乐晚书起身,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
太后并未让坐,对方便自己坐了下来,面色当即露出不愉。
乐晚书瞧了出来,没有出声。
她是皇后,是六宫之主,若是装傻充愣,太后也只能吃了这瘪。
坐在太后身旁的徐嫣然这时起身,走到乐晚书的跟前,福身行了一礼:臣妾见过皇后娘娘。
贵妃请起。
乐晚书伸手虚扶了一把。
瞧着姐姐脸色不大好,可是身子不舒服?徐嫣然自觉坐到了其下首,若是不舒服,还是叫来太医瞧上一瞧为好。
她面露担忧之色,话语温柔。
昔日的乐晚书便是被这样一副无害的模样所蒙骗,直至死前才看清了她的真面目。
她是不算聪明,可也不傻,已经吃过一次亏,怎会在同一处跌倒两次?宫中的姐姐妹妹相称,一是按年龄分,二则是按进宫的日子算。
乐晚书微微一笑,略显苍白的面色很是和善,本宫与你同一日进的宫,且年龄也小于贵妃,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来,贵妃的这声姐姐,本宫都担不起。
自古以来为后者,并不需要多好看,而是应当端庄大方,娴静温婉。
乐晚书的长相却是与这丝毫沾不上边的,她生着一双能惑人心的狐狸眼,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好似能勾人心魂。
这也是太后最不满意的一点,一国之后,当是嫣然这般温婉的才是,怎可是这副狐媚之姿?皇后,嫣然唤你一声姐姐,是对你的尊重,怎可如此无理?丞相就是这般教养女儿的?太后厉声呵斥,一国之后,岂能如此的没有规矩?太后娘娘莫要生气,是嫣然的不是,唐突了皇后。
徐嫣然起身,倒了一杯茶水,端到了太后的跟前,笑得温和。
坐到哀家身边来。
太后接过她手中的茶盏,你呀,处处体贴,殊不知,这后宫之中,可不是人人都似你这般随和的。
语落,意有所指地瞧了一眼沉默着的皇后。
乐晚书正端着茶盏,瞧见这投来的目光,唇角一勾,微微一笑,似是没有听到太后的斥责和言外之意。
……太后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中郁闷,可又一时挑不出其他的过错,收回目光,拍了拍身旁之人的手:皇帝这几日休沐,想来是没什么事的,你若是闲来无事可以送些糕点过去。
他不来看你,你便去看他也是一样的。
徐嫣然虚心受教:臣妾谨记母后教诲。
……上方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相谈甚欢。
乐晚书这个正牌儿媳,倒是被忽略了个彻底。
重来一次,心境不同了。
这样的冷落,于她而言不痛不痒,反而乐得自在。
瞧着时辰差不多了,乐晚书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母后,儿臣宫内还有事务,且先告退了。
太后只是想要给她一个下马威,初次拜见,罚了站,冷落了些时辰,加之身旁又有嫣然这般乖巧懂事的人在,心里的那股子怨也去了少许。
丞相在朝堂上的地位与声望无人可及,她也不可太过,见好就收。
跟变脸似的,面对着徐嫣然时还笑得一脸慈爱,转过脸来,便是神情严肃:你昨日入宫,今日各宫妃嫔都会过去拜见,去吧。
https:// 乐晚书:儿臣谢母后体恤。
嫣然方才已经与你见过礼,她就不用过去了。
太后冷冷地道。
乐晚书眉眼低垂:儿臣不能伴母后左右,有贵妃在侧陪伴着,自是好的。
见她识趣,太后的脸色稍加缓了些:时辰不早了,你回去吧。
乐晚书:儿臣告退。
向后退了三步,这才转身,迈着优雅的步子离去。
出了寿安宫,乐晚书大大地呼了一口气。
前世她也站了一个时辰才被邀请进殿,心怀怨气,态度自然算不得好,加之太后身边有一位看似帮她,然一言一语皆有着极大妙用的贵妃。
这一来一回的,致使初次拜见便不愉快,顶着烈日,被罚跪在殿外两个时辰。
娘娘,太后怎可这般对您?紫玉眉头紧锁,面露忧愁,此事定然会被后宫各妃嫔知晓,到时,您这个皇后,岂不是威信全无?皇上是天子没错,可当下真正的权力并非掌握在他的手中,这后宫之人,素来是见风使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