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去见颜妃

2025-03-31 11:39:58

紫宸殿金碧辉煌,阳光照射下,更甚是洒下了一层金光,熠熠生辉,璀璨耀眼。

乐晚书站在御书房的门口,等待着紫玉跟守在两侧的内监交涉。

过了一会儿,紫玉回到了乐晚书的身边,说道:秦子说皇上正在召见大臣,娘娘不适合前往,说是让您先回去。

闻言,乐晚书向里望了望,沉思了片刻,什么都没说,淡淡地道了一句:知道了。

语落,便转身,打算着回去再想想别的法子。

然刚走出去没几步,秦子便追了上去:皇后娘娘请留步。

乐晚书停下脚,转回身,神色平静地看过去:何事?皇上让将此物给您。

秦子说着,双手奉上了一枚雕刻着龙纹的玉佩,皇上说,此物便等同于他的诏令。

乐晚书静默了片刻,伸手将东西接过来。

奴才告退。

秦子行了礼,退了回去。

乐晚书细细观摩着手中之物,回想起此物似乎曾在小皇帝的身上瞧见过,只是一直当是装饰之用,听内监方才的话语,想来不会是那么简单的。

娘娘,现下可是要回去?紫玉问。

去颐和轩。

乐晚书沉声道。

主子发话了,两人自是没有异议的。

到了颐和轩,瞧见外围果然有着禁军把守着。

紫玉拿着玉佩过去,对方便直接放了行。

乐晚书捏了捏重新回到她手中的玉佩,沉默着向里走去。

颜妃虽是被禁了足,然在宫殿内还是很自由的,并没有任何的限制。

乐晚书到时,颜妃正在后院走走看看,得知皇后来了,才赶紧的回了寝殿。

给皇后娘娘请安。

颜之玉恭敬地行礼,不知皇后娘娘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乐晚书放下手中的茶盏,淡淡地看过去:起吧。

坐。

她微笑着瞧了瞧颜妃的状态,发现要比自己所预料的好,道,颜妃倒是心宽,此番处境,若是换做旁人,怕是早就睡不好也吃不下了。

娘娘过誉了,臣妾也不过是得过且过。

颜妃看了眼桌上的茶点,淡淡地问道,不知茶可合娘娘的口味,若是不喜欢,臣妾便着人换。

本宫今日过来,可不是为喝颜妃这茶的。

乐晚书慢悠悠地道,昨夜,本宫细细想了想,发现了一些疑惑,今日前来,也是希望颜妃能为本宫解惑一二。

能为皇后娘娘分忧,是臣妾的福分,皇后娘娘但说无妨,臣妾若是知晓,定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颜之玉面带着温和的笑意应声。

乐晚书浅笑着瞧着她片刻,后才悠悠开口:颜妃昨日言,是为了一己私仇,而在本宫的晚书殿布下了杀人的局。

正是。

其实,昨日,本宫一直没说的是,那杀手来之时,本宫身边的人在一旁见到了,来人身形高大,并非是女子。

乐晚书若有所思了片刻,瞧着对方的表情变化,话语稍缓,其实,刺杀丽妃,并不是颜妃你设计的,对吧?皇后娘娘,臣妾只听闻过有好事上赶着认,倒是没有听说过,有谁往自己的身上揽坏事的。

颜之玉觉得此说法很是荒谬,轻笑出声,娘娘想必想多了些,臣妾敢作敢当,既然被发现了,也不屑于做那缩头乌龟。

是吗?颜妃的反应,在乐晚书的预料之内,并不觉得意外。

每个人在未涉及到自己所在意的之前,都可作为一个旁观者,可一旦涉及到了某些……人,便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止来,颜妃,你说,是与不是?世间之人如此之多,有娘娘所说的这类人,也不足为奇。

颜之玉的回答,可谓是滴水不漏,就连其神色都没有半分的波动。

乐晚书觉着,要么是此事当真无隐情,而引走紫风的人,就连颜妃也不知;要么就是此人太会伪装,半分破绽都没露出。

若是前者,那会是何人?紫风若在,发现有刺客,必会设法相救,指不定会暴露她会武功一事。

可若是后者,乐晚书心觉头皮发麻,更甚是怀疑起了那些前世里,自己所认为的雪中送炭,究竟是不是真的如此。

本宫记得,不久前,颜妃还向本宫这里递了投名状,这才没过多久,便发生了这样的事,颜妃昔日的那份投诚,该不会就是为了昨日这一出吧?细细想想,好像你的投诚,确实是在中毒之后,颜妃的这份算计,着实令本宫佩服。

乐晚书妖艳的狐狸眼中,流露出了一丝冷意来,她审视的目光落在对方的身上。

所以皇后娘娘,今日不惜违背皇上的意愿,到臣妾的宫中来,是来问罪的?颜之玉的目光平静如水,说话的语气也无半分波澜。

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不,本宫是来查问一个真相的。

乐晚书直言道,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本宫心中都已然有数,刺杀丽妃的人,并非是你,而是另有其人,至于是何人……虽是疑惑众多,猜测众多,然她潜意识里的,希望结果是如此。

娘娘既然有所猜测,大可去跟皇上说,虽然无凭无据,但以皇上对娘娘的心,定是会放在心上,去查探一番的。

颜之玉道。

小皇帝对她的心思?乐晚书冷笑,看来这也不过是一个被假象迷了眼的人。

一旦谋杀的罪名坐实了,就算皇上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不对你做些什么,你当真就以为你能安然无恙?既然已经迈出了这一步,那便是早就想好了后果,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那都是应得的,没有什么可怨的。

颜之玉不甚在意地道。

心之所向,亦无悔。

乐晚书轻笑,但愿颜妃能如愿。

话语落下,站起了身。

皇后娘娘。

颜之玉紧随其后起身,出声叫住了乐晚书离去的脚步。

她没有转身,亦也没有应声。

有些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更多的,需要用心去分辨。

多问问自己的心,切莫要一意孤行,伤人伤己,两败俱伤之后再来追悔莫及。

届时,若人还在,便还好,若是人已不在,便是一生将于悔恨之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