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二被王氏说动,第二天当真提出分家。
你说啥?!赵婆子跟孟老爹异口同声道。
孟老爹噌的站起来,指着孟二手都在发颤,恨声道:我和你娘还没死呢!分什么家?虎牙村大多是几代人住一起,除非兄弟关系特不好,或者父母待几个儿子极其不公平,才会在长辈健在的时候分家。
赵婆子简直要气笑了:就因为昨天那事你就要闹分家?是不是觉得我跟你爹不愿分家,就得哄着你让着你,求你改变决定啊?爹娘,你们先别生气。
苏小梨扶住赵婆子胳膊。
她原本不想插手,但她答应了孟常浩替他守好家里,要是孟常浩回来一看,好好的家散了算怎么回事?二哥,咱先别说是否要分家,以及咋分。
分家这种事,总得几个儿子都在场。
咱们等相公回来再议此事,如何?孟二正要说话,赵婆子突然沉声道:想分,那就分。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赵婆子,尤其是孟二。
这走势,跟他想的不一样啊!娘,您别生气,咱以后再说。
孟一作为长子,再不会说话这时也得站出来了。
赵婆子扶着苏小梨的手站起来,看了孟二一眼,带着轻蔑之色:不是你要分家的吗?分。
我一会算算咱家一共多少银子,老大占四成,老二老三各占三成,以后我跟你们爹,就跟着老大过。
打今儿起,各房收入不用上交,就留自己手里。
每月初,各房各给我五百文钱,作为一个月的吃饭嚼用。
面馆是你两兄弟一起经营,老大做面老二跑堂,各有各的辛苦。
老婆子我就做主了,赚的钱一人一半。
有问题吗?孟二讷讷道:没,没问题。
孟一看了孟二一眼,心中埋怨,但没再反驳赵婆子:都听娘的。
孟二谈完回屋,王氏抱着娃正在喂奶,期待道:咋样?孟二闷声坐在椅子上,后悔的抱住头:娘同意了。
啥?王氏有些惊讶,但并不觉得后悔,这也没啥,分了就分了呗。
以后咱挣的钱就不用上交了,都在咱自己手里,这是好事。
好什么!孟二放下抱头的手,低吼道,娘是真生气了,也伤心了。
王氏被吼正要发火,瞥见孟二难看至极的脸色,顿时噤声。
孟二毕竟是男人,又是在外挣钱的人,真动怒时王氏也是不敢呛声的。
另一边,孟老爹从孟二走后,就默默去了储物间。
这是一间空屋,堆满了孟老爹近几个月编的筐子、篓子、簸箕等物。
赵婆子不知何时来了,轻声道:老头子,看啥呢?我明白老二。
孟老爹突然说道。
早前,家里每个人都有事做,都能挣钱,就我这把老骨头吃闲饭。
这一难受,心思就歪了。
幸亏老三媳妇给我找了编东西的事做,其实我编上东西之后,也没摆过几次摊,更没挣到几个钱,可总算不觉得自己是废物了。
赵婆子撇了下嘴,道:说这些有啥用。
老三媳妇昨天买了鸡跟鱼,走,跟我做饭去。
老婆子,我想开个店,卖这些东西。
孟老爹转头说道,眼中有沉静的思索。
夫妻半辈子,赵婆子一下子懂了。
你想让老二将来经营这家店。
孟老爹知道瞒不住赵婆子,解释道:编东西这活,好上手。
老二没个手艺傍身,总不是个事。
行了,赵婆子扶着孟老爹胳膊往外走,老两口的背影相互依偎,我看他心思多得很,用不着你瞎担心。
但却没有反驳孟老爹开店铺的提议。
在老两口的眼里,没有手艺傍身只凭钻营,终究不是能依靠一辈子的赚钱手段。
苏小梨从旁边小过道出来,心中感叹:这就是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吗?苏小梨几乎没有犹豫,回屋取了钱,转头便去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