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梨脑中骤然闪过那日满地的画像,有种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的窘迫,双颊微烧。
好在,并不是人人都懂得风花雪月。
要我说,老三就是福气大,不管怎样的灾难都能躲过去。
孟二咂摸了口小酒,乐呵呵道。
王氏还想求孟常浩给儿子改名,面上凑趣的陪着笑,心里头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这个孟二真是,讨好人都不会搔在痒处!看不出来老三那眼神都长在苏小梨脸上了吗?饭毕,孟小妮和孟大郎主动请缨洗碗,其余人便回了自己屋。
苏小梨给孟常浩收拾行李里的东西,孟常浩就直凛凛杵在旁边站着。
苏小梨被孟常浩如有实质的视线盯着,无奈地停下手中动作:相公,你是有什么事要跟我说吗?他这样,她怎么可能心无旁骛地收拾东西?孟常浩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长条的木匣,动作略有僵硬,透露出他此刻的紧张:给你。
苏小梨被孟常浩这副严阵以待的样子感染,郑重接过木匣,脑中飞速闪过许多念头:这么严肃,难道要跟她提和离?不对,她来了此间世界后,哪次相处不是好声好气的伺候着这位男主大人!她这个娘子当得应该没有那么失败……吧?孟常浩见苏小梨久久未打开木匣,问道:不喜欢?苏小梨:??孟常浩青山远黛般好看的眉微动,蹙起略带忧心的形状,他眼中闪过失望,却强装着平静道:看都未看,怎知不喜欢?裘幼元说,收礼物对姑娘家来说一定是开心的事情。
苏小梨为什么不开心?难道因为礼物,是他送的?苏小梨后知后觉自己可能误会了,边打开木匣,边暗想道:我明明不傻,怎么总是会错他的意思?待看清木匣中的东西,苏小梨完全忘记了所有胡思乱想的杂念,眼神惊艳专注地看着木匣中的东西。
那是一支木钗,通体呈淡金色,花样是朵朵簇拥的梨花,外观极美,难以言喻。
就像女人在逛街时,会对某件衣服一见钟情般,苏小梨无法抵抗地被这支梨花木钗吸引。
真美。
苏小梨缓缓把木钗取出,细细观摩。
这钗子虽然质地是木头的,但是雕琢细致入微,光滑润泽,浑然天成。
孟常浩见苏小梨反应,深墨色的瞳仁沁出柔和的光,声音中透着淡淡的喜悦:你若喜欢,日后我可再为你多做几支。
这是你做的?苏小梨实在惊讶,居然连雕刻都会。
孟常浩点头,接过梨花木钗,动作轻柔而仔细地把它插进苏小梨的发中:金银不称你,它勉强可以。
苏小梨刚才光被钗子的外形吸引,此刻闻言,再想这钗子的颜色、纹理、手感,讶声道:金丝檀木?苏小梨前世外祖和祖父家都是传承世家,屋里头少不了名贵古典的木质家具,所以对此略有见识。
金丝檀木,价胜黄金,又比黄金更加有价无市。
这里是书中的古代世界,就算金丝檀木没那么稀缺,也绝对不便宜。
苏小梨想到什么,从孟常浩包裹中找出那件缝了银票的衣服查看,却发现银票还在,连个角都没少。
你没用这银子,那你是哪里来的那么多钱?苏小梨好奇,话出口才觉得唐突。
孟常浩却没有任何不悦,反而耐心解释:这银票是以防万一,我尚有余钱,便没用上。
至于这一路的用度。
孟常浩想到回程时一路的经历,嘴角含笑,气质沉淀,是我给人代笔写书信所得。
苏小梨眨眨眼,直觉这里面有故事。
看来相公这一路经历很精彩。
苏小梨继续手上动作,整理孟常浩带回的衣物等东西,表情却写着愿闻其详。
孟常浩也不闲着,去取了擦手的帕子,浸水拧干,站在苏小梨旁边道:谈不上精彩,只是略有感慨。
孟常浩不是会长篇大论的性格,但是此情此景,却让他很有谈兴。
为节省时间,我回程时,是跟着驿队走的。
这支驿队专门送信,我一路跟着,发现了件趣事。
这时苏小梨已经收拾完,孟常浩便把干净温湿的帕子递过去,叫她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