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梨原本以为,销身契的事在赵婆子这,需要多费一番口舌。
没想到赵婆子闻言,一拍脑门,懊悔不已:瞧我这脑瓜,咋把这事忘了!赵婆子扭头钻进屋找身契,见苏小梨诧异,孟常浩不由出声解释:娘原本私下同我说过,待你及笄就去把身契销了。
说完,孟常浩就噤了声。
其实赵婆子不仅说了这些。
她还说,等给苏小梨销了身契,再好好摆上桌喜酒,正式给他俩把喜事办了。
但如今,孟常浩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苏小梨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他不确定苏小梨的想法。
赵婆子找到身契,三人便一同去了县衙。
胡县令听闻三人来意,一下子瞪大眼。
是啊,小姐当初可是被卖进孟家的,身契还在孟家手里攥着!这还得了?胡县令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叫衙役取来官府登记人员户籍的册子,亲力亲为,郑重给苏小梨销去身契。
将笔放下后,胡县令长长吐出一口气,比苏小梨这个本尊还要激动。
苏小梨见状,只觉好笑,心中一派轻松正想打趣,却被突然进来的衙役打断。
大人,朝廷的圣旨到了!话音刚落,一个面白无须,且穿着制式衣服的男子,就捧着个木匣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个侍卫模样的人。
胡县令等人连忙跪下接旨。
赵婆子吓得跟着瘫跪在地上,孟常浩则慢条斯理整理好衣摆,这才缓缓跪下,还不忘扶了赵婆子一把。
苏小梨面上一派淡静地跪在孟常浩身边,心里头却有些惊奇。
这人瞅着年纪不小了却面白无须,难道是皇宫里的公公?果然,此人开口,便是经典的阴柔男音:县令胡呈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荒山匪窜横流,有碍社稷。
昭光胡县令胡呈,奉命剿匪,三月之内,剿除大荒山匪,钦此!苏小梨:是我听错了吗?还是皇帝脑子被驴踢了?身为皇帝,边境被敌国军队围了不管也就罢了。
事后一没有慰问,二没有布防方面的补救措施。
嫌自己国运太长了吗?胡县令毕竟在官场上沉浮多年,听闻这样离谱的圣旨,面上也没有露出异色,体体面面接了旨,又送走了宣旨的公公。
待他们人走利索了,胡县令负手站在原地,脸色黑沉眉头紧皱,不知在想什么。
不分主次,不能容人。
孟常浩扶着赵婆子和苏小梨站起,自己也站起来,直言不讳道,不堪为主。
赵婆子没太听懂,愣愣问:什么人,什么主的,老三你在说什么?胡县令像是被孟常浩的话惊醒,指着他佯怒道:不可口出狂言。
说完他四下看看,挥手叫所有衙役都退下,这才拎着圣旨走了几步,心累地坐在椅子上。
朝堂的事,你们不懂。
朝堂的事,我也不感兴趣。
苏小梨扯过胡县令手里的圣旨,瞄了眼上面真切的字迹,嗤笑了声扔在一边。
她突然理解原书中孟常浩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换皇帝了。
如果是能写出这样圣旨的皇帝,被换掉不足为惜。
胡县令没直接解释,反而留苏小梨等人用饭,并且说道:再等等,吃顿饭的时间,差不多就能到了。
大人此言何意?苏小梨莫名其妙,孟常浩却若有所思。
不管如何,胃口是被胡县令吊起来了。
吃饭就吃饭。
赵婆子百般不自在,悄悄把孟常浩拉到一边:老三,咱要跟县令老爷吃饭?赵婆子十分纠结,这事说来光彩,但她却很怵头。
跟县令老爷坐一起吃饭,想想她就浑身不得劲。
娘不喜欢,就先回去。
孟常浩安抚赵婆子。
最终,赵婆子先行回家,孟常浩跟苏小梨留下用饭。
胡夫人跟胡念春也都跟着一起,胡夫人依旧端庄慈善,胡念春经过这次围城之乱,却安静了许多。
苏小梨不知道胡县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饭快结束时,外面突然来报。
大人,又有圣旨到了!苏小梨惊愕:皇帝颁圣旨,还有分期付款这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