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筐的竹条也不费钱,以前都是孟老爹自己上大荒山角找竹子砍了劈成条的,如今开了店,就算换成采买竹条,这东西便宜也不会花很多银子。
爹娘忙了一天,吃点东西。
苏小梨端了两大海碗手擀面上来,老两口接了面,孟二突然问道:三弟妹,编织店的生意,你有啥章程吗?赵婆子吃面的动作停住,先是希冀,但转念一想:啥事都问老三媳妇,你自己脑子是摆设吗?数落完,赵婆子又瞪了孟二一眼。
赵婆子本意是觉得,苏小梨已经帮家里够多了,不能啥事都指着苏小梨。
这样既会让家里其他人养成臭毛病,又会寒了苏小梨的心。
岂知孟二却想到别处,那日捅进匈胡将领心口的赤苗刀,好像出现在孟二眼前。
孟二打了个哆嗦,脖子凉飕飕的,忙挤着笑道:对,对,我自己想。
三弟妹,你就当我啥也没说。
苏小梨如何看不出来孟二的想法,但她也不在意,反而沉吟道:凡事都是出奇制胜,咱们要是能做出点花样来,肯定也不愁生意。
相公。
苏小梨叫了孟常浩一声,正待说话,孟常浩却转身走了。
苏小梨:……她瞅瞅赵婆子等人,觉得有点尴尬,更多的却是不解。
孟常浩这是怎么了,她最近也没惹他啊!然而不到片刻,孟常浩又回来了,手里还端着一堆东西。
苏小梨看清他拿的东西,心头一撞。
笔墨纸砚。
正是苏小梨刚才想叫孟常浩帮着拿的东西。
苏小梨看了孟常浩一眼,心有灵犀的奇妙感觉萦绕心尖,又被苏小梨强压下去。
苏小梨拿起笔,沾上少许墨汁,边在纸上画边道:爹,您看这个东西能不能编出来。
事关编织店,孟老爹万般慎重的凑到跟前看。
不仅孟老爹,赵婆子等其他孟家所有人,也都围上来。
苏小梨下笔很快,几下就勾勒出大概形状。
孟大郎眼睛亮晶晶,嚷道:我猜到了,是床!才不是。
孟小妮细细打量,图形在苏小梨笔下越来越具体,床是平的,这东西斜的。
我瞧这是个椅子,不过椅背长得比较奇怪。
苏小梨画完,把笔撂在一边,双手拎着纸的上端来回晃动,好叫墨迹快点变干。
这题小妮更接近答案。
苏小梨抿唇粲然一笑,把墨迹干了的纸摊开在桌子上,这叫躺椅。
可以躺的椅子!孟大郎兴奋地竖起食指,指着图画。
孟二立刻想到其中商机,赞道:这东西好,肯定好卖!可问题是……孟二期待地看向孟老爹:爹,这躺椅你能编出来吗?编织上的事苏小梨只懂个皮毛,当初教给孟老爹编东西的基础后,后面就全靠孟老爹自己琢磨了。
如今这图,是苏小梨根据记忆中躺椅的样子画出,但至于编织此物时需要用什么手法,关键地方怎么操作,苏小梨并不清楚。
孟老爹迟疑了。
孟二着急:爹,那你好好琢磨啊!孟老爹被孟二这个态度气着了,抬手就给了孟二后脑勺一巴掌,骂道:光会指着老子琢磨?你脑瓜子是摆设啊!孟二愣住,他已经很多年没挨孟老爹巴掌了。
不过他想法倒被被巴掌打通了,摸着后脑勺:对啊,我咋没想到。
孟老爹不明所以,孟二扑过来抱住孟老爹胳膊:爹,你教我编东西,我好好学!孟老爹一个人可能琢磨不出来,他俩人一起肯定能行。
他还就不信了,这个躺椅能有那么难!孟老爹原本就是想让孟二有个傍身手艺,见他学编东西的积极性这么高,心里十分高兴。
这天之后,孟二一有时间就跟孟老爹去编织店待着,一边看店,一边学编东西。
面馆这边,还是孟一在后厨做面,前面端面招呼客人的则换成了孟大郎和赵婆子。
这天一家人忙完,正在一起吃晚饭,突然来了个暗红衣裳的婆子。
哎哟,孟家老姐姐,喜事,喜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