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孤身

2025-03-31 11:40:25

冯希在书院对府城发生的一切都一无所知,只是专心的准备着八月的院试。

曾师姐下山嫁人,顺子弃学从军,师兄远走逃亡......冯希的身边瞬间就空了下来,她开始变得沉默,每天照旧读书习字吃饭,来来往往都是独自一人,这样形单影只的日子逐渐成为了她的习惯。

冯希拿了案首,因为她正好是陆夫子的弟子,又是李寻的同门,因此受到了四面八方的关注,现在她在大同县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旁人说起冯希,也不知该如何评价她,不得不露出一脸复杂的表情:那个冯希啊......唉......所有人都只注意到了冯希,而另一个同样拿了府案首的苏城,却被忽视得彻彻底底。

但这次,苏大公子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跳脚。

好几次他碰巧路过书客斋的时候,看到冯希一个人形单影只,想跟她说些什么,却发现他们之间其实无话可说。

更多的时候他在食堂遇见冯希,只是默默的看着冯希目不斜视的从他身旁走过,他张了张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她已经离开了。

苏城突然就觉得跟她较真没意思了起来。

他们之间为什么一定要分一个胜负,他们的对手不应该是对方,而应该是书院之外的其他人才对......他们为什么非要成为对手,不可以是并肩同行的同窗好友呢?苏城终于明白自己到底想干嘛,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起来,原来他根本就不想跟冯希针锋相对,他心底其实是欣赏她的......苏城也不是扭扭捏捏的人,既然想通了,就会立即付诸行动。

他在冯希的必经之路上等候半天,终于见到了她的人影,立刻迎了上去。

冯希,本公子有话想跟你说。

苏城道。

冯希被苏城堵住去路,提着食盒抬头看向他,淡淡道:苏大公子又有何指教?苏城被她这冷淡的态度一噎,缓了缓,道:冯希,我觉得我们可以休战了。

冯希拧起眉头,你在说些什么?咳......苏城表情有些不自然,眼神晃悠了一下,清晰的说道:我觉得我们两个挺适合做朋友的,你看,你我二人不相上下,你是......我不需要朋友。

苏城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冯希一口打断,她看着苏城,平静道:我不会再交朋友。

苏城意识到自己被冯希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一时脸上红白交加,看着她,有些艰难的道:......为什么?难道我还比不上那个李寻?你忘了吗?冯希道:是你告诉我的,你从不交朋友,因为独木之桥两个人注定没有办法并肩同行。

我现在能理解你了苏城,一往无前的人确实不需要朋友......因为不能停下脚步,只能将他们留在身后,不断的跟他们告别,这其实是一种折磨。

还不如做一个独行者,不再有任何期盼,也就不会再有任何失落。

苏城听着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从冯希的嘴里说出来,一时顿住,不知该如何回答。

可你那时......冯希定定的看着他,轻声道:人都有天真的时候,苏城,我原以为所有的事情都很简单,我一开始甚至都没有将你们当成活生生的人......冯希垂下眼,看向地面,低声道: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都会有爱恨,会产生感情,会冲动。

她也会难受,会替他们惋惜,其实她也早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早就不分彼此......你在说些什么?什么活生生的人?苏城听着她这一番话怪怪的,不明白她到底在说什么。

冯希将食盒换了一只手拿,摇了摇头:没说什么,总之,我不想再跟你们有过多的纠缠,我只想好好读书,你别再来打扰我。

冯希说完,也不等苏城回答,提着食盒就往前走,直接将苏城甩在身后。

苏城好不容易打算跟她和解,谁知却换来一句你别再来打扰我,说心里不难受是假的,苏大少爷第一次屈尊降贵的愿意交朋友,没想到却被拒绝得如此彻底。

他一时难以接受,没想到在冯希的心里,他连李寻那个家伙都比不上。

苏城彻底郁闷了。

冯希才不管苏城如何郁闷,她是决心从此专心读书,再也不跟任何人来往了。

就当她以为一切都会这样按部就班的时候,今年的院试却突然迎来了大转折。

朝廷突然颁布条例,从今年开始,接下来的所有科举考试中,都要增加算科。

科举突然迎来改革,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也打了所有读书人一个措手不及。

算学一向是读书人最不重视的,他们认为只有账房先生、小商贩这等低贱的营生才会需要用到算术,甚至认为拨算盘是一种有辱斯文的行为。

科举考试中除了进士科,还有明经、明法、明算等其他科,但其他的这些科目被认为是走偏门,不正统的,便是考过了,也不如进士科出身的读书人地位尊崇。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可见这二者之间的难易程度相差之大,所以但凡是有些才学的读书人,都会选择去考正统的进士科,不会去学什么明经明算。

如今算科突然被列入正统科举之中,这让所有读书人都仿佛遭受了当头一棒,立即不知所措了起来。

现下已经是五月,院试就在八月,便是立即将算学捡起来,那也只能学个皮毛,根本不足以应付考试。

书客斋的气氛一阵低迷,尤其是这次准备参加院试的陈笛、宋松二人,他们上次府试都是险险而过。

二人本来就对院试有些信心不足,如今科举突然增加算科,这下好了,不用再担心,彻底考不过了。

廖群突然道:还是夫子他老人家有远见,给我们提前布置了拓展课程。

卢满擦了擦虚汗,感叹道:幸好我之前选夫子的课外科目的时候选了算科,这下可正好赶巧了,等我乡试的时候也能多几分胜算。

听着卢师兄的感叹,众师弟们更加觉得不好了,都纷纷哀叹自己眼光差,怎么偏偏就没有选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