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尚老爷就命人把他家枇杷园里成熟的枇杷都摘了,第二天就送了几十筐枇杷过来,这枇杷剥皮去核比较慢,沈小文就让冯家四口做白砂糖,其他人都和她一起做枇杷糖,人多力量大,就这样八个人两天就把所有枇杷全都做成了枇杷糖,称了一下一共出了三百多斤的枇杷糖,沈小文叫小武都送去了尚老爷那里就在作坊等消息了。
过了几天,精品白砂糖又出了五千斤,沈小文就带上冯大叔跟着送货的一起去了尚家。
尚老爷,不知那枇杷糖卖的怎么样了?沈小文见到尚老爷急忙问道。
哈哈!三少夫人,都被抢光了,你那糖是怎么做得那么好看的,这小孩子看到都吵着要买,我还收到很多外地商人的订单,等过个半个月这边的枇杷大量成熟就可以收枇杷做了。
尚老爷高兴的说道。
沈小文猜想尚老爷家的枇杷可能是什么早熟品种,既然还要半个多月枇杷才能大丰收,那自个留在这里也没什么事了。
尚老爷,我也是突发奇想,既然枇杷糖买卖顺利,那我安排好后就要去允州了,这位是我白砂糖作坊的冯掌柜,以后就由他给你提供白砂糖和枇杷糖,你要急着拿货或是有什么事找冯掌柜就行。
沈小文指了指冯大叔说道。
三少夫人这就走了啊!我还说有空请你好好游玩一下南方呢!尚老爷客气的说道。
下次有机会再说吧!今年我还得早点回去安排葡萄酒的事呢!沈小文笑着说道。
尚老爷一听是葡萄酒的事,就不再挽留了,这可是挣钱的大事,于是又送了沈小文两筐枇杷和一些南方的点心就当给沈小文辞行了。
沈小文回作坊后又想起这人手问题,本来只改良个白砂糖,留下冯家一家四口人慢慢做就够了,现在要做枇杷糖这就需要好多人了,看来还得再去多买几个人,可枇杷糖顶多做个三个月,做完枇杷糖这么多人买来不是闲着没事干了嘛!沈小文又想起这两次送白砂糖都得请人租车的花了不少钱,那不如就再买几辆骡车,男的让他们给尚老爷送货去,女的就在作坊做白砂糖不就行了嘛!沈小文决定好后就立马去了牙行买了三个小厮五个丫鬟还有一个识字的书童,又买了三辆骡车,让三个小厮架着骡车带着他们回了作坊。
回到作坊沈小文就用尚老爷刚送的两筐枇杷教刚买的下人怎么做枇杷糖,几人做了一遍就学会了,沈小文又让书童做了账房,教了他怎么记账,这样南方这边的账目以后才方便她查看。
沈小文又把所有人聚在了院子里,大声说道:以后这边的作坊就交给冯掌柜负责,由他安排你们的活计,你们好好干活,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还有这作坊的秘方绝对不能泄露,不然我可不会心慈手软。
众人一听立马吓得连连保证。
冯掌柜,到时做枇杷糖若是人手不够的话,就多请点人来剥皮去核,但是记住把人看好,不要让人在作坊里乱走,省得秘方泄露出去,知道了吗?沈小文叮嘱道。
夫人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冯掌柜回道。
安排好所有的事,沈小文归心似箭,立马就收拾行李坐船离开了南方去了青港镇,这南方刚好有船可以直达青港镇的码头那边,沈小文坐了十多天的船,终于在一个清晨回到了青港镇。
沈小文先去了茶楼,问三郎要了辆骡车,一行人就回了李家村。
到了李家村家门口,沈小文就听见里面传来热闹的声音,正是午饭的时间,一家人正聚在堂屋有说有笑的吃着饭。
沈小文快步走了进去,笑着喊道:家人们,我回来了。
呀!小文,你怎么回来了?肚子饿不饿?快坐下吃点吧!杨氏看见沈小文激动的起身道。
娘,赶了一路,我快饿死了。
感受着久违的亲情,沈小文忍不住撒娇道。
来人,快点给六小姐拿副碗筷。
沈忠立马喊道。
沈小文就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和沈家人一起开心的吃了顿饭。
吃完饭沈小文就和杨氏躲在房里聊家常,娘,刚刚这么热闹你们在聊什么呢?沈小文问道。
你五哥和四姐夫明儿个就要去参加乡试了,刚刚正在说榜下捉婿的事呢!你五哥到现在都还没成亲,还不是你爷爷羡慕里正家的二儿子,想让五郎也考中举人娶个官小姐呗!杨氏笑着说道。
小银三年前就嫁给了五郎的同窗好友齐天成,齐天成也是个秀才,家里是青港镇上比较富裕的人家,几年前跟着五郎来沈家做客,对小银一见倾心,就叫家里人来沈家提了亲,小银嫁入齐家生了个儿子后就一直在家相夫教子的,很少回来了。
以五哥和四姐夫的才情,这次一定能考取举人的。
沈小文想了想说道。
母女俩又聊了一会,沈小文就感觉房间有点闷,就准备出去走走。
刚走到前院,就见沈老爷子正在给几个要跟五郎一起去的下人训话。
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这次五少爷要是中了举人,有普通人家的来榜下捉婿,你们可一定要把五少爷看好了,知道了吗?沈老爷子说道。
老太爷,您就放心吧!就是我自个被抓走了,也不会让五少爷被抓走的。
一个下人信誓旦旦的说道。
沈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嗯!你表现不错,那若是县太爷家的来抓五少爷呢?另一个下人为了表现立马说道:老太爷,就算是县太爷家也抓不走,小人一定会不畏强权,誓死保护好五少爷。
沈老爷子气的吹胡子瞪眼:笨蛋!若是县太爷家的,你要赶紧把五少爷洗洗送去,知道了没有?小人知道了。
那下人吓得立马回道。
沈小文听得满头黑线,这爷爷真的是执着,啥都要和里正叔家的李默哥比,五哥真的是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