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很快就到了里正家,只见里正家是个两进的青砖房,此时大门开着,大郎扶了里正下车,沈小文敲了一下门几人就进去了。
里正的大儿媳妇黄氏正在院子里洗衣服,里正家院子里有口井平时都不用去河边洗衣服很是方便,沈小文想着以后家里也得打口井。
黄氏看大郎扶着满面红光的里正立马朝里面喊道:娘,二弟,快来,爹喝多了。
里正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李元读了几年书考了几次可惜没天分止步于一个小童生,于是就在镇上的一个米粮店里当了账房,一天能有个50文工钱,古代读书费银子认字的人少读书人很是受人尊重,许多人更是靠着读书科举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说起里正的二儿子李墨刚好相反,16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整个李家村就他一个秀才,里正可是寄全部希望在二儿子身上了,李秀才现在已经19岁了还未成亲,和大郎18岁这个大龄青年不同,人家可是镇上都很多人家中意的如意郎君,但是里正可能想着等他明年下场中举后娶个门第更高的所以就一直拖着。
里正的娘子和李秀才听到喊声就走了出来。
里正娘子笑着说道:哎哟!旺哥来了,还有沈家的小六小七都来了,麻烦你们送回来,快进屋喝点水吧!说着就和李秀才把里正扶了过去。
不用了,我先把你家牛赶进来这就要走了。
大郎说道。
你不喝,你弟妹也要喝的,那牛车就麻烦你了,牵那边的牛棚里就行。
里正娘子又朝黄氏说道:去厨房给他们泡3碗糖水来。
然后就扶着里正进去了。
黄氏应了一声就去厨房了,大郎只好去把牛牵进院子,把牛车卸了,牛牵进牛棚。
这时一个17岁的女孩子跑了出来说道:旺哥,还真是你来了,快进客厅坐会啊!沈小文看着这姑娘一副含羞带怯的样子,还叫得那么亲热,难道她和大郎有什么奸情,沈小文坏坏的想着。
于是就推了推大郎道:大哥,人家请你进去呢!你还不快点进去。
哪知道大郎居然说道:李姑娘,我就不进去了,等小文她们喝点水我们就走了。
我都说了叫我思思就行,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哪用得着那么见外。
李思思娇嗔的说道。
沈小文又在心里腹诽,原来还是青梅竹马。
这应该就是里正的女儿李思思了吧!虽然不是很漂亮但长得还算周正。
这时黄氏端了两碗水给了沈小文和小七,李思思立马说道:大嫂你忙,旺哥的我去拿。
然后跑进了厨房,一会就端了一碗水出来递给大郎:旺哥,快喝点水,可甜了。
大郎接过水一口气就喝完了,等沈小文她们喝完就立马和黄氏告辞走了,李思思幽怨的看着大郎离开。
走在回去的路上沈小文盯着大郎看了起来,常年劳作大郎晒得有点黑,但长相还是不错的,浓眉大眼高鼻梁,身材高大又壮实,帅小伙一个,难怪李思思会看上他。
大郎见沈小文一直盯着自己,就不好意思的说道:小文,你干啥一直看着我。
大哥好事将近,看来我们很快就有嫂子了。
小文你胡说什么呢?我哪有什么好事!大郎一下子脸红说道。
就是里正家的思思姐姐啊!我看人家对你很是中意呢!沈小文笑眯眯的说道。
谁知大郎板着个脸严肃的说道:这话你可不能乱说,我一个穷小子哪配得上人家,被人听到坏了思思名声就坏了。
古代女子名节很是重要,沈小文只好点点头保证不乱说,大郎才松了口气。
大郎也是知道李思思对他有好感的,但人家是里正的女儿,家里还有一个秀才公,就是镇上的富户都嫁得,他可不敢妄想,所以大郎这几年一直都躲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