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爷子倒是没有不高兴,他是担心以后沈忠他们一家都住镇上和家里人生分了,他还是希望一家人都能住一起的。
这会听说要把五郎小七送去书院,立马来了精神:明年真的要把两个小子送去读书啊!这可是家里的头等大事,银钱不够就从我这拿,家里起房子就简单点好了。
要是他们读书出息了,我就是闭眼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沈小文没想到爹这么给力,知道这时候得自己上场了,就说道:爷,哪用得着你那的银子,明年他俩的吃住学费都我包了,今天我不是买了头老牛嘛!等把牛宰了我做个吃食去卖他俩明年读书的钱就有了,明年我再想点挣钱的法子保管家里能供得起他俩读书。
沈小文想着这下老牛也不用想着怎么解释了,她总不能说她自己嘴馋了想吃牛肉了吧!秦氏知道了估计一巴掌拍死她。
沈小文其实无所谓一直供他们俩读书,不过家里人肯定不会同意的,所以先说明年的,其他以后再说吧!要不是大郎三郎年纪太大了,她都想让他们也去。
自从卤味方子卖了后,她可算知道在古代有权有势的重要性了,现在要早点开始培养家里人。
沈老爷子听沈小文这么说激动的说道:好!那这镇上的房子买的好,以后还是可以给小文当嫁妆的。
过年你们一家去住吧!我们还是喜欢住村里热闹。
那老牛你们也仔细看着点。
又把五郎小七叫到身前说道:你们两个臭小子可要好好读书,以后出息了可不要忘记小文,念着她的好。
五郎小七立马点头道:爷!我们知道了。
五郎很是开心,以前他也想过去书院读书,可是家里的情况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没想到现在他马上就可以去读书了。
小七懵懵懂懂的,看大家这么高兴也很开心。
沈孝想着家里刚分了100两,五郎读书应该自家出钱的,刚想开口说被柳氏抢先一步。
柳氏看到沈孝要上前说话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赶紧上前一步说道:哎哟!小文真的是咱家的福星啊!然后把五郎拉到沈小文面前说道:咱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就让五郎给你磕个头吧!五郎听话的刚想跪下,沈小文就把他扶了起来:大伯娘,你这么说可太见外了,都是一家人,再这样我可生气了。
杨氏也说道:大嫂,快让五郎起来吧!咱们一家人同甘共苦这么多年,分家了以后也还是一样。
柳氏听得又是羞愧又是感动,以后给沈小文干活更是卖力。
第二天一大早沈老爷子和大郎一人牵着一头牛出去吃草,村里人看见都惊呆了,路过的村民就问道:沈大爷,这都是你家的牛啊?沈老爷子嘚瑟的说道:可不是,我说不让买孩子非得买,拦都拦不住。
大郎心想爷爷什么时候拦着了。
又有村民问道:沈大爷,你家干啥买两头牛啊?沈老爷子说道:这不是一头老牛过段时间就宰了,过年也可以添个菜嘛!村民听得暗暗咋舌,沈家这是发达了啊!还要宰牛吃呢!没多久村里人几乎都知道了。
而且一传十十传百的一早上就传了很多版本了,沈家在李家村也引起了一时轰动。
听说沈家两个儿子天天去镇上做大买卖了,一天挣个一百两呢!一个婶子夸张的说道。
丁婶子,沈家两个儿子那么老实哪里是做生意的料啊!我听说沈家救了个达官贵人,那贵人报恩给了他家几千两黄金呢!我的天啊!几千两黄金啊!那放在一起得闪瞎你的眼了。
你们都不对,我听说是有个富家公子看上小金那丫头了,看那丫头最近看着是越来越俊了。
沈家还不知道村里的风言风语,早上都忙着做酸菜,沈小文又叫秦氏收了200斤,然后就和沈忠去镇上卖酸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