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文想着不如先就近在李家村收小猪,李家村是个大村,有三百多户人家,那么多户人家,几十头小猪总应该有的吧!于是就叫秦氏出去问问有没有人家要卖掉小猪的。
秦氏办事还是风风火火的,立马就出去了,一个下午就把村里要卖小猪的人家都说了一遍自家要收小猪,也没问清人家家里有几只小猪,更加没算过总共收了多少只小猪,就叫人家一个星期后都送到沈小文的小山坡那边。
搞得沈小文都不会了,这收了多少只都不知道,万一只有几十只她还得出去早点买的啊!可要是收够了买太多又要养不下,再让秦氏去跑一趟是不可能了,只能无奈的想着到时候收了村里的不够再去别处买吧!沈小文又想起还有那个小池塘也要打理出来呢!于是又去找了里正,想着最近自家老是麻烦人家,就让孙义在镇上买了五斤猪肉还有一小坛酒拿着去了里正家。
张氏最近看沈小文老是往自家跑,害得里正天天不着家,就有点不乐意,今儿个看沈小文拿了这么多东西过来,又热情的招待了沈小文进堂屋,嘴上客气的说着:这以后都是亲家拿那么多东西干嘛!有啥事和你叔说一声就行,准给你办好。
说完又立马接过了肉和酒。
里正想着能为村里造福,还是很乐意给沈家忙活的,沈小文和里正说了要买莲藕种子的事,里正知道离村里不远有个大户人家的山庄,好像就有个荷花塘,那户人家的主人夏天的时候经常来山庄避暑赏荷花。
于是里正跑了一趟山庄花了五两银子从那户人家下人手里买了很多莲藕种子回来,沈小文把银子给了里正就让人把种子种下去了,又给池塘四周做了木头护栏,沈小文美滋滋的想着等夏天的时候就会开一池塘的荷花了。
沈家这边忙活了五天终于把地基挖好了,也堆了一万多块的夯土砖,沈老爷子就把工钱结了,做砖的12个人,挖地基的13个人,做了五天二十五个人总共付了二十五两银子。
沈老爷子又叫沈忠赶紧去通知李工匠过来砌房子,李工匠第二天就带着三个徒弟过来了,家里几个男丁也一起跟着砌墙,沈老爷子想着马上春耕了,就又在村里叫了五个人一起砌墙,没几天外墙就砌好了。
等李工匠量房间尺寸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不对劲,这和他刚开始量的怎么大了许多,于是赶紧和沈老爷子说了,气得沈老爷子把沈孝骂了一顿,怎么量个地也会出错。
沈孝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当时量得好像没错啊!怎么会突然多出那许多,只能莫名其妙的就成了背锅的。
可是事到如今拆了再盖是不可能了,房子大一点就大一点吧!沈老爷子也只好将错就错的继续这么盖了。
村里人本来以为沈家的活计结束了都有点可惜,没想到沈小文说她也要夯土砖,而且还要六万块的砖。
沈小文打算把小山坡都围起来,这样她也可以搞一个小山庄,本来也想请人在小山坡那慢慢做土砖的,可刚听说马上就要春耕了,那她可要尽快让人做出来了,不然她那小山坡要是久了没围墙,这么多猪也不放心啊!沈小文就算了一下如果按沈老爷子一样请十二个人做,六万块砖就要花费七十二两银子。
沈小文决定干脆多出个八两银子就不包午饭了,给村里人二文钱十五块砖的价格自个直接收砖就行。
李家村虽然有三百多户的人家,但有一百多户是和沈家一样很早的时候各地逃难过来被官府安置在这边的,所以他们也不会做土砖。
沈小文就找了里正说了一下她的打算,让村里李姓人家每户做三百块土砖卖给她,把砖做好明天送到她那小山坡就行,这样二百户人家就刚好可以收满六万块土砖。
另外还要三十多个会砌墙的人,一天给二十五文工钱但不管饭。
里正一听这是好事啊!可以让每家都挣点钱,立马敲锣召集了村里每户人家的当家人集合到了祠堂,说了沈小文要买砖的事,还说了要找三十多个人去砌墙。
整个李家村都沸腾了,三百块砖一家人一个时辰都不用就可以做好,一家就能挣个四十文钱呢!于是当天下午就全家动员做了起来,男女老少个个都去挖土在自家院子里做,不会的就给家里会做的打下手,第二天一大早每户人家就把砖送到了小山坡,一个个兴奋地就等着沈小文来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