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彼南带着楚晚秋去了厂长办公室,三人在里面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厂长乐呵呵的把楚晚秋送到了门口。
虽然机械不是马上生产就能出来,但是有了这个开头,相信也不会很远了。
当然,这个价格也是不低的,不下六位数。
这在这个年代可是天价。
楚晚秋现在,是出不起的。
不过也签了合同,可以分期,分期这个概念还是周彼南提出来的。
生产出来后,先付10万,后续再每个月付一点。
虽然还是有压力,但不会那么大了,而且现在免票了,也分产了,以后衣服需求量会越来越多,等机械一出来,那这笔钱就不是问题了。
现在净利润每个月都好几万了,生产出来还需要最起码一个月呢,这十万还是可以凑到的。
解决完这个事情,楚晚秋开始布局往南省销售的事情。
虽然现在山苍服装厂的衣服已经在南省渗入,但是还不够,还没有渗透。
而省内都没解决好,省外更不用说了。
主要的问题是他们现在没有在省城的人,因此不像在大赤镇一样那么容易。
楚晚秋也想出了办法——加盟。
要想马儿跑,得让马吃草。
只要待遇高,不怕没人到。
楚晚秋找了韦若初,向她买了一个广告位,先在大赤镇的报纸上登报,内容是:待遇优厚,山苍村招各市代理,请大家向钱看!最后再附上联系地址。
先在大赤镇登报是有理由的,大赤镇虽然只是个镇,但来往的人多,从镇上的人传出的消息在别人看来,更有真实感。
而且大赤镇也有很多人的亲戚家人在省内的,这样能传的范围更广了。
现在她只需要把鱼钩放下去,等一个愿者上钩。
.1976年11月,各省报纸都印了同一个喜大奔普的消息。
各个村里也开了大会。
因为要实行分产到户了!(这里解释一下哦,写的是架空,因此日期提前了。
)全国农民沸腾了,吃大锅饭的日子要结束了。
在每个村都为分田吵闹的时候,山苍村已经果断的分好了田。
大队长徐爱国在村民中极有威望,也按规定来的,分得很公平,大多数人都没有异议。
知青们也有田,不过如果回城了是要重新分配的。
楚晚秋虽然搬出来了,但是她的田也是算在知青里面的。
不过楚晚秋也跟知青点的人说好了,她不去干活,因此收获的粮食没有她的份。
不是她大方,是她的空间的土地比这分到的地多了去了,而且用意念就可以种植收获,她就不用再去风吹日晒了。
反正现在的田还不完全属于知青呢,到时候回城了都要收回的。
不过分产到户,大家都能吃多一点了。
知青点的人都能干,也勤劳,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村里人都很高兴,觉得干劲十足。
分产到户,她们有了自己的田,无论种多少都是自己的,她们恨不得现在就去干活呢。
其实这个时间卡得很好,刚秋收完呢,现在大家还没播种,到时候自己负责自己的地就好了。
楚晚秋把这个事和知青点的人说好后,就回了家。
她在想一个事情,分产到户比想象中快了,那,私人经济是不是……而且,如果真的是私人买卖的时代快到来的话,那她就可以考虑买房了。
因为她现在虽然户口落在山苍村,但那是下乡啊,这个地她还没买下来呢。
这地她是想买的,也想在城里买,省里也想,毕竟后世,房价可是很高的。
京都四合院她也是想买的,不过也要等到有机会。
如果真的可以,那她就可以彻底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