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大赤镇笼罩在一片欢快氛围之中。
大赤镇的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经济越来越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口要求达到,工业产值要求达到,大赤镇申请转市成功!从今以后大赤镇变为了大赤市。
胡良在大赤镇待了几年,履历上添了浓重的一笔色彩,开始往上升。
胡良升为大赤市的一把手,二把手也是他自己那一派的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胡良的第一把火就是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并大力支持。
第二把火是修路,主要地区的路都被修平了,修宽了,这也是为了促进经济。
而这第三把火,则是将大赤市所有的企业家聚起来,谋划发展未来。
要想富,先修路,这路要修啊,但是钱从哪里来呢。
胡良也是个人才,他想出了三个法子。
这第一个方法是这样的:捐款修路第一名的可以将路命名为自己的名字,比如说捐款第一名如果是徐爱国,就可以将这条路称为爱国路。
这谁不心动啊!特别是那些追求名声的商人,都在心里唱起了是心动啊的旋律。
而这第二个方法则是,捐款的前30名会请人采访,登报表扬。
如果说前两个方法只是让那些家底厚的商人心动的话,那么这最后一个方法就是让在场的所有商人都心动了。
刻名碑——捐款的所有商人名字都会刻在那修路功德碑上,就立在大赤市的入口处,按捐款的多少排名。
这哪怕排最后,也是流传千古的事情啊,大家对捐款修路的事情都看重了起来。
不就是钱吗!拿去!更绝的是,捐款的数额先不公布,而是等大家报上来,写了金额上去,等捐款人确定后签字,所有想要捐款的人都签完名之后再当场公布。
这就导致那些家底厚的生怕输给别人,生怕自己不是第一名而大大的提高了捐款数额。
而这捐款也不是随便一个数额就能捐,2万起捐。
这捐的是钱吗!这明明就是买荣誉的机会!楚晚秋捐了3万,她不会去争夺那个第一,她没那财力。
但是捐款却是需要的。
修路是好事,将路给修方便了,来往方便后,对她的产品销售也会有利。
而胡良新官上任她也是要支持的,拜拜码头,毕竟前面帮她那么多。
.你捐了吗?周彼南走过来问楚晚秋。
从那天识破对方后,两个人现在更像朋友了,也会偶尔一起讨论一些产品和未来问题。
捐了3万,你呢?楚晚秋猜测周彼南会捐得多一点,毕竟他看上去就家底很足的样子。
机械厂呢,一笔订单就顶她半个月了。
周彼南张开手掌。
50万?!不是吧,你这么厚的吗?周彼南翻了个白眼,五万。
我还以为你家底真那么厚。
没有。
对了,你后面需要什么机器可以直接跟我说名字了,我在以前没事就看一些工业的书,说不定可以做得出。
周彼南直接说道。
看来你是隐藏大佬,我小瞧你了,友情价不?友情价!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
周彼南看着楚晚秋笑得眼睛都眯起来的样子,心又开始扑通扑通打鼓。
.远在京都。
老头子啊,不知道咱们的女儿现在怎么样了。
老太婆,你放心,只要我老头子一天没躺下,就不会放弃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