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着,她看着面前沈襄动作有些异样地落座,皱了皱眉从腰间取下一只玉瓶递给他。
这是什么?伤药,姜媚见他接过,便重新收回了手,治你外伤。
……多谢。
沈襄握住玉瓶的手微微收紧,随后将它放进自己怀里。
他还真的没有想到姜媚会给他伤药,毕竟自己身上的伤可只有自己知晓……她又是如何知晓自己身上有伤的?这样想着,他低头便看到桌上摆满了的早膳,不知怎么的心中顿时一松,他拿起放在手边的筷子,开始同这桌上的另外不相熟悉的两人一起用膳。
姜媚在这里胃口一向很小,她本来也就不需要摄入人类的食物,这件事她之前也想过,为了不给自己引起太多的注意,她特地保持了正常人类的作息习惯。
她刚刚站起来,便从不远处小步快走过来一人,姜媚眯眼看了他几眼,才反应过来这人正是那负责车队打点的总管。
大人,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总管一走到姜媚面前,还有好几步的距离便先停住了,依您的意思要何时启程?她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快要用完早膳的两人,又转回头来看向总管,微微点了点头道:半个时辰后便出发。
还没到半个时辰,原本还算冷清的乘风殿又重新变得热闹了起来。
宫里的大小主子们不知为何都来了乘风殿,此时正挤在乘风殿门口,望着里面时不时搬着东西走过的宫女太监,安静立着不知在等谁。
姜媚尚且还有些疑惑,不过她很快便知道了这些人聚在门口是为了谁。
国师!一道明黄的身影越过大片人影来到了最前方,姜媚的跟前。
……陛下,你怎么来了?姜媚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几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心中十分无奈。
国师今日便要离开,皇帝丝毫没有发现姜媚的细微表情,朕自然要亲自来送!那这些是……她抬头向他示意身后的一大群人。
……皇后她们听说国师今日便要离开京城,便说要随朕一起来送一送国师。
皇帝见她问起这事,便随口答道。
人太多了,姜媚有些无奈,倒也不用这么大的阵仗。
国师打算何时启程?皇帝也没有把姜媚这话放在心上,只是脸上洋溢着笑意道:路途遥远,国师路上可是要好好保重身体啊!多谢陛下关心,姜媚回道,待公主收拾好后我们便要启程了。
雯华那孩子在何处?原本还充当背景板的皇后突然往外走了几步,开口问道。
见皇帝和姜媚侧脸看她,皇后也不紧张,表情十分自然地继续说道:那孩子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是她舅妈,怎么说也该再看看她。
雯华公主就在那处,姜媚给她指了个方向,娘娘自行去找便是。
她话刚说完,便听到一声带着哭腔的叫喊:舅妈!穿戴精致华贵的常雯华不知何时早已从房间出来,她一出来便听到皇后的问话,不自觉便心中一酸,喊了一声便走了上来扑进了皇后怀里。
舅妈,还是您对雯华好,常雯华抱着皇后的腰,像个小女孩子一样对着皇后撒娇,我娘也不说来送送我,她是不是不愿意见雯华了?你娘她手头上有些事耽误了,因此今日没时间来见你,当然不是不愿意来见你,皇后脸上表情变了变,随即又恢复了以往笑盈盈的模样,这不是还有舅妈么?有什么事能比亲女儿还重要?常雯华娇哼了一声,她不来便不来,舅妈来了就好,舅妈,你平日里可最疼我,今日便要分别……雯华舍不得您!你这傻孩子,快别这么说了,皇后冷不丁看到了皇帝眯着眼看过来的表情,心中一跳,便连忙说道:你此次同国师出去不过是去涨见识开拓视野,你见京城里哪个小姐能得你此等殊荣?便是这样再不满足可不行!皇后让她从自己怀里离开,随后摸了摸常雯华娇嫩艳丽的脸颊,好了,你既然已经收拾妥当,现在便同国师一起走罢!沈襄与常默早就已经在马车里安置好了,原因便是他们二人不愿意面对外面的一众人士,前者是不知该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自己效忠多年的帝王,后者则是完全不知面对这么多人该如何反应,于是便也同沈襄一样,躲在马车里不肯出去。
他们二人自昨天结缘,此时也有了些同行的情谊,单独相处也不觉得有什么尴尬的。
沈襄武艺高强,心中自有沟壑,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种恣意从容,而常默虽然只是一十几岁的瘦弱少年,可他温和和善的性子同沈襄相处起来却并不觉得有何困难。
而姜媚与皇帝众人扯了几句后,终于开口说出告辞。
车队已经在乘风殿外集结完毕,而只需顺着乘风殿外的一条宫道便能直接从她一开始来时经过的门出去。
本来他们离开时就应该不引起他人注意,此时时机正好,于是一行人便在几位经验丰富的马夫的带领下往京城外驾车而去。
他们此次轻装上阵,只有三辆马车,一辆载着沈襄与常默,一辆载着姜媚与常雯华,还有一辆装着四人的行囊。
每辆马车都配了两匹高头大马,此时撒开蹄子在官道上一路驶过,激起片片扬尘,教原本腹中空虚的常雯华忍不住便白了脸色。
她捂住胃部,缩在马车角落里垂着头,而姜媚则坐在她对面,坐姿端正面色红润,看上去丝毫不像是在马车上,倒像是还在乘风殿的亭子中坐着一般。
怎么?不舒服了?她见小姑娘低着头的身影无端透着一丝委屈,不由得开口问道。
常雯华自然是听到了她的问话,不过她只是别过了头,只是盯着自己的鞋尖不说一句话。
你说你,姜媚无奈道,明明年纪也不大,怎么就这么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