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青华带着母亲一块往镇上去,路上碰到村里人时,李春花一脸地骄傲,说道:我闺女让我进城享福呢。
碰到一个说一次,没多久,颜家村的人都知道,李春花被闺女接到城里享福去了。
纷纷引得村里的大娘婶子们羡慕。
颜青云想着今天两位母亲都过来,怎么也得给弄个好点菜。
以示欢迎。
她想想做了四喜丸子,猪肉炖粉条,还炖锅鸡汤,再炒了鸡蛋,一个青菜。
这样有荤有素,有菜有汤,规格挺高的了。
段家村离得近一些,所以段家明带着婆婆就先到了。
本来她想回去的,但今天刚好碰到汉子休息,他便接了这个任务。
大宝二宝出去玩回来,就看到院子里的奶奶,高兴地跑上前,奶奶。
以前在东南庄村的时候,奶奶对他们真的很好,有好吃的就给他们吃。
所以他们跟奶奶很亲。
王桂花好久没见到他们了,抱着他们心肝宝儿地喊。
颜青云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之前答应了大宝二宝,说周末的时候就带他们回村里的,但自己的生意忙起来,从初四搬过来到现在一直没回去过。
也让老人这么久没见过孙子,而且还是仅有的两个孙子都没咋见,确实不应该。
脸上不禁带出歉意。
段家明走过来,握住媳妇的手,示意她不要过多自责。
他们都是身不由己的。
而且最应该自责的应该是作为儿子,父亲的自己。
是他没兼顾好。
颜青云对着汉子笑笑,然后给婆婆端来一杯水说道:妈,走了那么久的路,赶紧喝点水,休息休息。
对了,怎么自行车这会都没买?她看向段家明。
段家明会意,立马说道:自行车,我明天就去买。
之前都是这事那事给耽搁了。
后面都用不上,就一直忘了。
颜青云点头,但王桂花却说道:买那玩意干什么,又贵。
一点路走着就好。
以为是因为自己才让孩子们买自行车的。
颜青云忙解释道:妈,我现在生意做起来了,以后每次交货都是几百瓶的海鲜酱,自己背过去的话都得跑好几趟,要是人家不等咱,可不是错过机会。
再说,镇上赶牛车也不方便,有个自行车推过去挺合适的。
王桂花一想,也是,还是你们年轻人想得周到。
之后就不再管事了,她看得清,这是儿媳妇的家,如果她过多的插手,可能还闹得儿媳妇不高兴,既然这样,她还不如好好听话。
颜青云拉过婆婆,说道:妈,这是你跟我妈的房间,床啥我都整理好了。
我妈那人有些小毛病,她做得不好的,您直接说她。
王桂花之前就听家明说过,这次是让他丈母娘跟自己过来帮忙。
家里只有一间空着的卧室,得一块住。
她摆摆手,你妈那人我还不知道吗?放心吧,我们俩肯定能好好相处的。
作为好几年的亲家了,两人不说非常了解,但是各自的脾性还是清楚的。
正说着话,颜青华带着李春花就进了门。
几人忙走出来,李春花看到闺女第一句,闺女啊,咋不是楼房啊。
我还以为能住上楼房呢。
颜青云还未说话,王桂花就应道:住啥楼房,楼房又小又窄的,小云要做海鲜酱,楼房怎能忙活开呢?再说,这屋子都是青砖瓦房的,带院子,还有井,住得多舒坦。
李春花一听,反驳道:楼房要是不好,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想着住楼房?听说住楼房都不用打水,一扭就能出水呢。
可神奇了。
王桂花:反正我觉得楼房不好,还是平房好。
李春花:没说这不好,就是楼房会更好。
……颜青云头疼地看着两人争论,之后大声地喊道:好了,不管楼房,平房都行,只要是自家的都好。
被吼了一嗓子之后,两位妈妈终于停止讨论。
颜青云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会时间不早了,咱们吃饭吧。
王桂花和李春花吃饭时两人还是不断挤兑对方,看得颜青云很是头大,第一次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自信了。
以为自己能完美解决好婆婆和妈之间的问题。
好不容易吃完饭,两位母亲又就哪个先开始洗漱的事情吵了起来。
让颜青云吼到最后直接放弃了,爱咋地咋地吧,她不管了。
等晚上睡觉时,颜青云一脸哭相地看向汉子。
段家明拍拍她,安慰道:这只是第一天,大家还不习惯,后面相处多了就习惯了。
希望吧。
其实她心里一点都没底。
却没想到,第二天,颜青云都已经准备好她们继续吵闹的日子时,两人就停止战斗了。
一早两人就一块出去遛弯,顺便还在菜市场买菜回来。
那白菜,感觉还没我家的好,卖得还那么贵。
就是,菜帮子都蔫吧了,下次不在她那买了。
我昨天看了,后院有块地,要不咱们种点?能省个菜钱。
我看行。
两位母亲就这么有说有笑地往后院去。
看得颜青云一脸懵,不过两人能好好相处,这好事啊。
其实也很好理解,两人都是做父母的,都想着孩子们好。
所以平时吵吵没关系,对省钱赚钱这事意见都是统一的。
因为海鲜还没到,颜青云在吃了饭之后,安排先把瓶子消毒,然后晒干。
两位母亲很认真地听着媳妇(闺女)的话,就怕某一步骤弄错。
明白之后,两人开始干活,过程中还会互相提醒对方。
有活干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感觉都还没干多少,段家明就中午下班回来了。
他一回家就进厨房找媳妇,今上午上班时一直担心家里,就怕两个母亲爆发更大的争吵,让媳妇头疼。
媳妇,咋样?她们今天第一天干活,还顺利吗?颜青云斜他一眼,这都啥话啊,那两位,相处可融洽得很。
今早还一起出去买早餐。
哈?段家明很诧异,他都做好了两位老人家吵吵闹闹的准备了,没想到结果却是这样。
那她们去哪了?后院呢,两人想在后院种点菜。
段家明说道:我过去叫她们回来吃饭。
其实就想过去看个究竟。
段家明到了后院,果然两位母亲有说有笑的。
可下一秒,两人又吵了起来。
这坑挖得太浅了,得挖深的。
我看这样挺合适的,深了发不出来,容易烂掉。
谁说的,我一直都是这样种,我们村里的人都夸我种菜小能手呢。
切,你自封的吧,就这点技术,还小能手。
你要是种菜小能手,我都是全国典型了。
……颜青云看着汉子一脸憋屈地回来,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没叫她们回来吃饭?段家明抹了一把脸,说道:我刚过去,她俩确实挺好的,但一会两人就吵起来了,我直接避开了。
然后如实说了刚才看到的情景。
要是被她们拉着点评,他咋说都得罪另一个,干脆回来。
颜青云瞪了他一眼,她们吵归吵,还是讲理的。
她们要是拉着你给评论,直接说两个都合理,让她们分开按自己的意思种就好。
这人真是直肠子,一点都不知道变通。
看看时间,她只好自己喊了,开饭了!过了一会,王桂花和李春花才从后院出来。
菜都种好了吗?两人一个摇头,一个点头。
没有!种好了。
说完两人互相瞪视对方。
颜青云慢悠悠地说道:哦,不管种好没种好,记得瓶子要消毒。
要不给你们分开,一人一个任务?嗳,怎么能忘记呢,这点小事不用分。
肯定给弄得好好的。
王桂花应道。
李春花也表态,肯定不会耽误正事的。
然后转头看向亲家,说道:亲家,下午可不能去弄菜园子了,那菜园子弄成啥样就啥样吧,又不缺这两颗菜的,但这手可不能再有泥了。
颜青云今早就让她们洗手,修剪指甲,还打上肥皂,把指甲缝都洗的干干净净的。
这会去了趟菜园子,竟然又弄得脏兮兮的了。
王桂花一看手上的情况,点头表示赞同。
两人又一块去用肥皂洗手了。
看得段家明稀奇。
一会吵得跟仇人一样,一会好得跟亲姐妹一般。
果然啊,女人的心思,男人猜不着,不管年轻的还是老的,都猜不着。
既然两亲家都没啥事,他就彻底放下心了。
下午,颜青华带着颜家村的人把海鲜运过来了,两亲家就开始清洗,切块。
根本就没时间吵架。
颜青云等颜家村的人回去之后,问道:小弟,你今早在镇上的码头逛得怎么样?有合适的合作对象吗?昨天小弟跟她说了在颜家村的事情之后,她就决定多找几个合作对象。
颜家村要挟自己的事情太让人不爽了,但也从侧面反应出来,她不能在一个树上吊着。
要是这棵树断了,她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颜青华点头,有好几家有意向的,我从中挑选了三家,约了明天中午到国营饭店去详谈。
这三家都是哪家?可靠吗?可靠,这三家你也见过,其中一家还是钱胖子介绍的。
嗯,钱胖子为人还不错,他介绍的肯定也错不了。
明天咱两一块去。
合适就当场签协议。
他们两人谈话并没有避开,所以等他们商量好之后,王桂花问道:怎么又找船家?颜家村这不挺好的。
说起这事,李春花就气,直接把颜家村的干部想要涨价的事情说了。
这下子,王桂花也不觉得颜家村好了。
直接骂。
李春花也加入,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骂着颜家村的干部们。
颜青云看两人越骂越激动,提醒道:骂两句就好了,到了切海鲜的时候就停了哈,别把唾沫喷得到处都是。
之前也是她考虑得不周到,让她们过来,竟然忘了给她们准备口罩和手套。
下午让小弟出去买布回来自己做,今晚熬夜都做出来。
两位老人都知道这是做吃的,干净就是首要的。
所以听了颜青云的话,说话的时候都注意很多。
王桂花和李春花在家都是做惯农活的人,手脚麻利,这些洗洗切切的工作,对她们来说是十分容易的。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边聊边干活。
她们切好的海鲜,颜青云就带着小弟开始熬海鲜酱。
这些海鲜得在今晚就要油炸过,要不然明天就不新鲜了。
几人互相配合做活,一些切一些油炸。
两个老人切完之后,颜青华也开了另一锅,两位老人帮忙烧火。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两个小崽崽放学的时间。
颜青华连忙跑出家门去接人。
而王桂花开始煮晚餐。
吃了晚餐之后,四人又开始熬制海鲜酱。
今天只是打算把海鲜过一下油,保持新鲜度。
等明天再开始加配料熬制成酱。
几人连续干了四天,才完全熬成海鲜酱。
成品一共是两百五十瓶。
成品出来之后,颜青华用自行车把海鲜酱运去给钱胖子。
这个自行车是段家明承诺的第二天就买回来的,当时除了颜青云外,其他人狠狠稀罕了一把。
特别是颜青华,很喜欢,下午接小崽崽放学的事情基本都是他。
每天骑自行车去接人。
其实幼儿园离家里真的不远,没必要骑车,但颜青华就想骑出去炫耀。
颜青云就随他了。
海鲜酱做好之后,段家明对自行车加工,后座加了一块板,再把两个框绑好,就完全能运货了。
这样一来,颜青华一车就能运过去,根本就不用颜青云出马。
王桂花听说儿媳妇第二天早上会去市场摆摊,她表示到时候一块过去。
她想过去看看市场,如果可以让老大也挑菜过来卖。
早上的市场很热闹,卖早点的,卖菜的,卖肉的,就跟之前赶集一般,热闹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