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然边思索着哪里还要修改,说,这也算是个小车吧。
要是能做成功,就给咱们家也做一个带拉杆的。
等到收粮食的时候运送方便。
舒荷听懂了,但是又完全看不懂纸上画的。
看了一会儿,她就忍不住哈欠连连。
舒然听见了,好笑道,明日还得去盖房子。
你早些睡吧,不必陪着我。
舒荷打着哈欠往木床走去,那我先睡了。
大姐姐要是饿了想吃宵夜,叫我啊。
接连几日的晴天,地里的作物晒过太阳再喝饱了水,看着长势喜人。
红萝卜、番薯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
玉米也已经长到了一人高。
舒然看过之后,给大家宣布了一个喜讯。
最多再有一个月,这三种作物就能先后收获了。
众人已经亲眼看到了玉米结出果实的雏形。
自然不会再对舒然的话存有丝毫的疑虑。
他们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第一次丰收。
立秋前一日,舒家的小院也总算盖好了。
就差最后一步用干草封顶。
早起天气晴好,大家齐心协力,赶在正午前铺好了房顶。
张娘子笑道,今日咱们进度可真快。
这就算是提前完工了。
舒然再次带着家里人向众人一一道谢。
而后几个人站在院子中间。
看着大半个月忙碌的成果,都笑的自豪且满足。
老洪抓起挂在脖子上的布巾,胡乱擦着脸上的汗。
这房子还真不错,比我们过去在京城住的房子都好多了。
按之前商量好的顺序。
下一个盖房子的轮到老洪家。
老洪媳妇笑着说,我们都商量好了。
我家的也按这样式盖。
就是我家人多,每间屋还得稍微大一点。
不知道能不能行?舒然说,这有何难?只要地基打好了,房屋结构没有变化。
稍微扩展一些没问题的。
况且这活儿也是一回生二回熟。
刚开始他们砌墙不熟练,还耽搁了不少时间。
之后再做起来,必然会越来越快。
白秋显、刘少文、张娘子虽然是一个人住。
但也想要有院子,跟舒然家一样的。
唯独凤凌,还坚持最初的想法,只需要一间屋子就可以了。
既然提前完工了,众人都回家休息。
商量好了明日去老洪家继续帮忙。
院子里只剩下舒家几人和凤凌。
舒然亲自端了一碗水给他,大家都是一样盖房子。
唯独你只要一间屋子。
却又每天跟其他人同样来帮忙。
总觉得,是我害你吃了大亏。
凤凌似有些好笑地瞧了她一眼。
然后才接过水碗说,你难道不知,我从不做亏本买卖?见舒然不解,凤凌说,有你这么能干的盟友。
算起总账来,我怎么会吃亏?舒然轻笑出声,好吧。
此时,白姨娘正带着孩子们在各屋里转悠。
时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舒然回头看了眼,压低了声音问,不过你可是病号。
这般天天做体力活,能撑得住么?凤凌道,无妨,这毒药刁钻的很。
至少目前看来,不发作时与寻常无异。
舒然点点头,哦,那这样还好。
为了不给凤凌再增添烦恼,她嘴上说的轻松。
但心里却更加担忧了。
这种毒药听起来太奇怪了。
越是慢性的可能对身体的伤害越深入。
解毒的难度也会更大。
凤凌喝了一口水,讶异道,甜的?舒然笑着说,这是早起煮的金银花水。
里面给你单独调了一勺蜂蜜,可以清热去火的。
凤凌低头看了看碗里的水,犹豫了一下,问:这是……你专门给我一人准备的?舒然并没多想,答应的毫不犹豫,是啊。
一来这蜂蜜本来你也有份。
二来,我自己试过这么喝。
就算不论功效,它也好喝的紧,必须得给你尝尝。
她言语间充分展示了盟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情谊。
一时间凤凌也分不清,该为她有好吃的能想着他而高兴。
还是该为别的什么而失望。
凤凌内心复杂地又喝了几口金银花蜂蜜水。
别说,的确很好喝。
比宫廷御厨调制的果子露还好。
趁着屋里几人还没出来。
凤凌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并一块碎银子,全部递给舒然。
你的那些东西,里面的珠子稍微值钱些。
一共典当了一百五十三两。
银票一百两一张,一张二十,一张三十。
小额的银票应急时方便花销,还有这三两的零头。
几句话就全部交代清楚。
舒然也不检查,就直接将东西揣了起来。
多谢。
这次你帮了我大忙,算我欠你一次。
你要有什么事也可尽管跟我说。
凤凌轻轻叹了口气,你不是常说,你我是盟友么?既然同气连枝,又何须非要分个彼此?舒然望着面前俊美出尘的脸。
最近她好像对这张脸越看越顺眼了。
不行不行不行!舒然在心里使劲的摇了摇头。
姓舒的,你都活两辈子了,怎么还能为色所迷呢!她稳定心神,说,我进屋看看。
你先回去早点休息吧。
说罢,她也不等他回答,撇下他就蹭蹭蹭地走了。
时间飞逝,秋高气爽的时节。
老洪家的房子盖好了,张娘子家的开始动工。
也就轮到了今年作物收获的时候。
红萝卜和番薯,大家见过也都吃过,这没什么好说的。
唯独玉米他们没见过。
有人想知道玉米该怎么保存,有人好奇玉米要怎么吃。
舒然拿起一个金黄的玉米棒,进行详细的解释:嫩玉米虽然煮熟了能直接吃。
但做粮食用途的玉米,必须要像这样长老了的。
所以萝卜和番薯收获之后,再等几日收玉米才正好。
有人举手提问,舒大姑娘,玉米这么能存放多久?舒然说,玉米可以拧成一串一串的,这样做可以节省地方。
然后就挂在有阳光的通风处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