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荷说要给大家补补,还真说到做到。
她用肉干和野山菌干炖了汤。
小火慢炖出来,鲜美清甜,热乎乎的喝两口,胃口都开了。
除了汤,主食是一盘玉米面团子,搭配一盘拌萝卜丝,还有一盆番薯蒸熟磨碎,加了冰糖熬成的糊糊甜汤。
甜汤专门留了些给舒晴,就放在灶房里。
等她醒了随时能喝。
舒然真觉得饿了,一口气吃了不少东西。
她吃饱了就回屋美美睡了一觉。
醒来时外面的雪已经停了,天边尚能看见夕阳的一丝余晖。
舒然进屋看见白姨娘还守在舒晴床边。
她放下一包药,说,晚饭前再给晴儿喝一顿。
然后观察一夜。
白姨娘连声答应,笑着说,刚才我摸了几次。
晴儿都没烧呢!这会看她就睡的舒服。
其实舒然很能理解大家对舒晴紧张的心情。
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小孩子难养活。
也许一场风寒,一次高烧就能要了命。
更何况北地还没有现成的大夫。
大夫?现成的大夫……舒然猛然惊觉,既然没有大夫,那是不是应该弄个大夫啊?北地如今有这么多人。
有流放村,有之后新进来的那些人。
说不定这其中还真有这方面的人才呢?还有周叔和秀兰那边。
他们是北地人,这么多年总该比别人更了解这地方的生存之道。
舒然当即就坐不住了,准备出门去找人打听。
白姨娘回头看见舒然的动作,说,都要吃晚饭了。
大姑娘这是还打算去哪儿?舒然回头,嫣然一笑,我去串门拉家常。
中午吃撑了,饭好了你们先吃,不用等我。
她说着话,人已经打起帘子出了门。
白姨娘急忙起身追到门口,刚下过雪,当心脚下湿滑!早点回来,天黑了不安全!舒然笑盈盈地边走边大声答应:知道啦!我不去远处,掌灯前后我一定回来。
舒然第一站先去了白秋显家。
刘少文正好也在,他和白秋显正在树皮上写字。
这是他们商量出来明日要教给孩子们的课程。
白秋显开的门,迎了舒然进屋,舒姐姐你怎么来了?我们俩正在发愁呢,这段该不该放到明日教。
你帮我们拿个主意吧。
舒然像被蝎子蛰了一样拼命甩手,别!教小孩子我最不擅长了,你还是饶了我吧。
她煞有介事地对两人拱手一礼,说:所谓术业有专攻,还是请二位先生多多费心。
刘少文失笑,对白秋显说,好了,煎熬掉头发的事就由咱们俩来。
舒大姑娘这时候过来。
应该还有别的事要说吧?舒然也不客气,自己扯了一把凳子坐下。
刘先生果然是洞察力惊人啊。
我的确有事。
她把宋襄的意思说了一遍,问,你们怎么看怎么想。
不用顾忌,尽管直说。
刘少文和白秋显对望一眼,又各自思索了片刻。
刘少文说,传道受业解惑,这本是件好事。
但咱们现在这条件你也看到了。
教室倒是可以再扩大两间。
但是人手呢?谁来教导?白秋显最不愿拂了舒然的意,但他也不得不考虑现实。
他犹豫了会儿,有些艰难地开口,刘先生说得对。
这如今咱们这十二个孩子,已经够多了。
再加上孩子一多,大大小小的年龄不同。
同样的课程,让他们都能听懂,似乎也不现实。
他们俩人的顾虑,舒然也有想过。
她提议道,人多了,就分成大小两个班怎么样?至于教书先生,那就再增加一位。
有你们三人给两个班轮流上不同的课程。
这样如何?刘少文与白秋显再次对视。
两人都点了点头。
这办法听起来应该能行得通!舒然当即拍板,好嘞,既然你们没别的意见。
那我就想办法再去找一位先生来!白秋显有些担心舒然,舒姐姐,这样会不会太为难你了?你整天总是为了大家操心,太累了。
说到最后,他声音小的犹如蚊子哼哼,耳根子也悄悄红了一片。
舒然笑道,没事儿,我已经想好人选了。
刘少文吃惊,这么快?舒然笑眯眯地点头。
放心吧,咱们北地还是有些能够识文断字的人才滴!她说了声告辞就一阵风似地走了。
刘少文站在窗前目送,摇了摇头,又啧啧两声。
我怎么觉得,舒大姑娘方才那笑容,看起来……他转向白秋显,征求道,好像有阴谋?白秋显还傻傻地看着早已不见人影的院子。
听见刘少文的话,他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说:舒姐姐果然还是那么的聪明。
她就是跟别的女子不一样。
刘少文眼看不能从白秋显这得到统一意见。
决定还是回去写自己的教案吧。
舒然又去了周家。
周黑娃父女入冬后也搬回了山里的老宅。
舒然和周秀莲两边串门,或者见面一起玩都很方便。
如今周黑娃见到舒然,也比从前多了几分真切的热情。
舒然来找秀兰了?快进来。
我们正要吃饭呢,一起吃。
舒然摆手道,多谢周叔,不过我家里饭都准备好了。
若在这儿吃饱了,回去就得剩下。
我姨娘又该念叨啦。
周秀兰拉着舒然的手坐下。
舒然直接表明来意,向周黑娃虚心请教起来。
周黑娃也是知无不言。
他的确自有一套生存法则。
比如山里的什么药草,怎么搭配,能治什么病。
一切常见的小毛病,都是他自己解决的。
不过,究竟哪有郎中,他当然也是不知道的。
舒然还是将周黑娃说的药材和用药方式一一记下。
再三谢过之后,才出了周家。
次日,舒晴早起就已经恢复了活蹦乱跳。
不得不说这现代成药对古代人的效果出奇的好。
舒晴不过是吃了三顿药,就没再继续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