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静面色大变,她跪了半晌都白跪了吗?原本在她得知那位嫂子就是京城里臭名昭彰的楚王妃后,她就十分不屑,还是丫鬟们劝着以王爷的恩宠为重,让她伏低做小,她才不得已向她低头。
可如今头也低了,跪也跪了,还得被罚,那她这大小姐脾气可不惯着谁。
王爷,妾身没有见过三嫂,不知者无罪呀,况且她也骂妾身了,她说妾身没教养呢。
李宴琦一噎,又急道:那你就本事让三哥惩罚她去。
单静一脸的不甘被噎了回去,被禁足之后,哭喊着要去找她阿娘主持公道。
李宴琦下令封了消息,也不准她与她的人踏出房门半步。
可即便如此,此事依旧很快传到了赵家。
因为,梁王府没有秘密,处处是赵家的眼线。
梁王真是太过分了,他装病不迎亲,不拜堂,也就罢了,到底对外有个说法。
可是他们才刚成亲,他怎么就惩罚了静儿?看这样子,回门怕是也省了。
他如此轻慢静儿,若是传到她哥哥耳中,不知得多心疼。
宁安郡主这么说,就是在向赵首辅施压。
你想动用单家的力量,那么她的女儿就不能受这么大的屈辱。
赵首辅沉着脸道:你可以过几日递帖子去梁王府中探望,梁王封锁了消息,虽说咱们有人在梁王府中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
宁安郡主皱眉,这么说来,我们知道了,还只能装着不知道吗?不然呢?宁安郡主十分不满。
赵首辅黑着脸。
赵老夫人见状,出来打圆场,郡主,老身知道静儿受了委屈,不过往深处想,其实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
哦?娘这意思是……?梁王其实并非针对静儿,他在心在那个女人那儿,你又不是不知道。
谁进了这梁王府啊,他都针对。
宁安郡主并不笨,一点就透。
我明白娘的意思,他针对的是外人便罢了,可他现在针对的是我的女儿呀。
梁王心里不舒服,我知道。
他孝顺,不会将这口气撒到君上身上,也不会怪罪到赵家,那他这气,可就全撒到静儿身上了呀。
赵老夫人眼见时机成熟,便说:老身倒是有一计,不知郡主听不听。
宁安郡主只为女儿的事着急,忙道:您说,儿媳听着。
赵老夫人笑了笑说:老身知道一个女子,梁王更讨厌她,但她非常的想进梁王府中做妾室。
宁安郡主皱起眉头,赵老夫人的意思她清楚了,就是想让梁王纳妾呗?可是他们才成亲,这就纳妾,那她的女儿岂不是更要被人笑话?赵毅道:娘说的可是叶家那个小女儿?赵老夫人笑了起来,正是,叶家那个小女儿的事,上回那女子拖着她爹去梁王府中闹了一通笑话,想来你们都知道。
赵毅笑道:那娘的意思是说,反正梁王有气得撒,撒谁身上不行?没错,老身就是这个意思。
转眼看到宁安郡主还有些犹豫。
赵老夫人劝道:郡主,梁王与静儿都不认识,何来讨厌她之说?他让静儿禁足那是在撒气。
娘,你说的我都明白。
你明白就好,听娘的没错,将另一个他更讨厌的人送进府中,他自然就将气撒到别人身上了。
到时静儿再拿出正室的气度来,大度一些,不时的顺着梁王说说话,这一对比之下,梁王早晚会对静儿另眼相看的。
赵毅也在一旁鼓吹。
我娘说得没错,叶家的那个小女儿蠢得很,她进了梁王府肯定会一天惹三回麻烦,到处梁王都忙着对付她了,哪里还顾得上找静儿的麻烦?要是静儿能在他焦头烂额之时帮他解决些麻烦,指不定他还感激静儿呢。
宁安郡主听他们这么说,就认真的考量了一下。
叶家那什么门第?那大女儿能做楚王妃,那是托了死人的福气,和他们自身能力没有半点儿关系。
一个无背景又被梁王讨厌的侧室,根本没必要放在眼里,拿来当出气筒再好不过。
好,那全听娘的安排。
……赵家筹谋着给李宴琦安排侧室,与贺素琴母女勾搭上了。
贺素琴母女那脑子,自然想不到其中深意,高兴得不行,叶彩霞还跑来叶婉兮这儿炫耀。
叶婉兮全程拿她当猴看,她是楚王的正室,她不知这个脑子有病的庶妹因为能进梁王府做妾,有什么值得跟她这个楚王正妃好炫耀的。
与此同时,李夜璟这边,在认真的考虑上回他同李宴琦说的话。
叶婉兮见他再次提起,便认真了几分。
你说的是真的?李夜璟点头,又摇头,不知道,我正在考虑。
这么大的事,如果真的定下来,可就不能是考虑了呀,不成功便成仁。
你约了李宴琦去山庄,不就为了这事儿?我知道,所以才会慎重的反复考虑。
叶婉兮不太明白,你为什么会突然这么想?我记得你以前说过,想争一争那个位置。
而且你还说过,谁做皇帝都不能让李宴琦做皇帝。
不错,但我现在不想做皇帝了。
叶婉兮:……听你讲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我觉得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
住皇宫有什么好的?那口井还不如王府的井口宽阔,干嘛要为了虚妄的权力将自己困住呢?说着,他转头看向叶婉兮说:我还想多看看这个世界辽阔的天空呢。
叶婉兮听着他说的话,有些哭笑不得。
她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李夜璟。
皇位,可是皇子们的终极梦想啊,他现在都不想要了。
既然你觉得皇位这么不好,为什么还要说帮李宴琦夺取皇位?那你不是害他吗?李夜璟摇头。
他跟我不一样,他的自由在权力。
他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愿意为了天下百姓去做那些繁琐又吃力不讨好的事,在这方面我便不如他。
换了我去处理户籍田产之事,乡绅们都被我杀光了。
叶婉兮:……要真杀完了,那可就乱了套了。
乡绅们,那是年龄大了,告老还乡的官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