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追妻开始(2)

2025-03-31 13:09:42

第三日,举止略微轻浮、不稳重的北清世子倒没来,宋芷燕却在门口意外捡到一位迷路的老太太,这老太太看着慈眉善目的,应该不是坏人,她衣着虽然普通,不过是薄柿色的棉衣,头上一个简单的发髻,只插着一直素色的玉钗,却难掩她身上的一股贵气。

京城果然是卧虎藏龙的宝地,随便捡到一个老人家,都像是名门世家的老太君一般。

宋芷燕本来是想出门去买糖人,她最近嘴馋的厉害,总有吃东西的欲望。

刚开门,就遇到那老太太扒着门缝往里看,第一眼未看清她的脸时,她警觉起来,担心她是坏人。

最近几日总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围绕在院子四周,他们或者是装扮成小商贩,挑着货担来回走动,或者是装作偶然路过的路人,四下张望,不管如何模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看着不像是好人。

也难为了拓跋骏的这群影子们,他们从来没接手过如此困难的任务。

隐藏是他们的强项,但是伪装不是他们的擅长。

尽管他们自认为伪装地极好,眼睛雪亮的宋芷燕还是发现了他们的破绽,如果是小商贩们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叫卖货物,脚上的鞋子多少会落了尘土,可他们这群人的鞋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脏东西。

如此不合常理的现象,让宋芷燕不得不小心了些。

扒门的老人家,不是旁人,就是宋芷燕的婆婆——王太后。

她一向冷静处事,遇事不惊是她最令人佩服的地方,不论是与沈相斗智斗勇,还是协助拓跋骏绞杀叛贼,皆是镇定自若,谋划万全良策,唯有偷偷出宫来看自己儿媳妇这件事情上,她沉不住了气。

她嫌自己的儿子没用,都两天了,还没拉上媳妇的小手,照他这乌龟的速度,等自己孙儿出生了,自己都不能名正言顺当上奶奶。

不行,还得是亲自出马才行。

太后深夜将安泰公主从北清世子的宴席上强行召回,详细了解了最近两天的进度后,为自己制定了一套完美作战方案。

太后化身的老太太,是个可怜的老人,她腿脚不好,大儿子还不孝顺,因为误会赶走了自己的儿媳妇,可怜了那媳妇还怀着孕,她听说这一带新来了个孕妇,就拄着拐杖挨家挨户打听,想着来这里碰碰运气,看看是不是自己那可怜的儿媳妇。

这理由完全说得过去,宋芷燕一下子就共情起来,瞬间代入,怕自己也是这样的可怜身世,被狠心的夫婿赶出了家门,才想不开去跳崖,摔伤了头,失去记忆,弄得现在无家可归。

想着想着,宋芷燕哭了起来,这可把太后吓坏了,好孩子,你不要哭,别哭伤了身体,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走,咱们先回家去,坐下来喝口水,有什么委屈,你就告诉我,我来给你做主。

老人家领着宋芷燕进了院子。

早早地,院子里那群丫头婆子得了消息,全员出动,低眉顺目、垂手而立迎接她们,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这哪是陌生人第一次到人家的样子,反而更像是家里主人的做派。

宋芷燕泪眼模糊,她见过家里仆人的这般架势,那还是在北清世子和安泰公主来访的时候,只是现在太过伤心,无心搭理她们,没品来这般阵仗背后的深意。

你们都下去吧,我没事,不用紧张,我哭一会儿就好了。

那群人悄悄抬头,紧张地看着太后,太后一个眼神,她们才敢悄悄退下。

娘,娘子,你先坐下,是不是心里有委屈,说来我听听,我年纪比你大,遇事比你多,或许能帮上你。

多谢老人家,我不是不愿说出心里的委屈,只是我不记得我为何这般委屈,我失忆了,之前的事情都记不得,幸亏遇到了很多好人帮助,不然我们母子现在必定是漂泊不定,如同浮萍。

浮萍,随波而流,当真是可怜呀。

孕妇情绪不稳,容易激动,这一哭就停不下来,下边一群人都心惊胆战跪着,生怕太后会迁怒于他们。

果然,太后变了脸色,满眼疼惜,你莫要太过激动,我知道你的委屈,你放心,一切都会过去,过去的事情既然不记得,就不必烦恼去寻了,过好现在的日子,才是最大的福气,母子连心,你这样伤心,肚子里的孩子也会感知到你的难过。

宋芷燕摸摸肚子,刚才还在肚子里手脚欢快施展的孩子,这会儿确实安静了下来,她不想自己的孩子跟着难受,她忙止住了哭声。

为母则刚,所有的委屈都自己默默扛下。

不好意思,让您老人家见笑了,我平日里不爱哭的,只是听了您刚才的话,有所感触,这才没忍住。

太后自责起来,差点绷不住自己的情绪:她受苦了,是他们对不住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她狠狠垂着桌子,恨自己不争气的儿子,自己为虎将,怎么生出来这么一个遇到感情优柔寡断的儿子。

要不是他,这会儿自己就可以刚明正大陪着宋芷燕,等着她的孙子出生。

拓跋骏自出生以来,第一次受到来自母亲的嫌弃。

他狠狠打了一个喷嚏。

太后命人送上来新鲜的瓜果和小食。

你多吃点,你看你瘦成了什么样子,看了让人心疼。

宋芷燕摸着自己长胖的脸,有几分疑惑,难道自己真的瘦了,瘦的这么明显,自己的手都快遮不住这张脸了,要知道,自己以前可是脸若巴掌大小,盈盈一手便可以遮住娇颜。

以前?她的记忆好像慢慢恢复起来,一团模糊的影子出现在脑海中。

太后趁着宋芷燕吃东西的空隙,环顾四周,一看便是凤颜大怒,若不是怕吓着宋芷燕,她一定会大发雷霆。

她只能压低了声音,说道:你们就是这么伺候娘,娘子的,太不像话了,她怀着孕,受不了尘土,可屋子里全是蜘蛛网和灰尘,还有这,这椅子、桌角为何不用棉纱包起来,万一磕着碰着了,伤到了孩子,你们担待得起吗?她语速不快,音量略低,宋芷燕听不出有何不妥,只是为何那群伺候的人,全部泪流浃背,面如死灰,如临大敌一般,未等老妇人再次发话,赶紧行动起来,搬椅子的、拿香炉的、洒水除尘、端茶倒水,十几个人,分头行动,却井井有条丝毫不乱,一看便是训练有素之人。

宋芷燕看呆了眼,不自觉说了一句话:果然是宫里出来的,就是与府里的不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一句话,是晴天霹雳,差点把太后从椅子上惊起,她努力保持镇定,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底下的人也是极力保持克制,不敢停下自己手里的动作,他们必须和太后保持一致,不能出任何岔子。

缓了半天,太后才可以用平常的语气说话,娘子,我看你这院子小了些,我正好有一处空的大院子,不如你去那里休养,无聊的时候还能四处走动,看看花园风景。

宋芷燕吃完了一个苹果,智商回归,老人家,您不是来找儿媳的吗?您儿媳长什么样子,您说说看,她们平时出门的时候,帮您留意一下,兴许就能找到。

哪里还需要去找,王太后的儿媳妇可不就在眼前吗。

太后差点老泪横流,她真的心疼宋芷燕,她受了太多的苦难,这些苦难都是为了拓跋家而受。

她拉过宋芷燕的手,反复摩挲,宋芷燕一向不喜欢陌生人靠近自己,只是这次奇怪,见那老人家,总觉得亲切,像是自己的一位长辈,她忍不住问道: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我总觉得您眼熟,可是全然记不起来以前种种,若是您见过我,可否告诉我一些以前的事情,我像是闷在葫芦里的虫儿,心里憋得慌。

这一句话,直接让太后落了泪,可是她不能说,太医说了,宋芷燕这失忆之症,除了外伤所致,更多的怕是情伤所困,她脑子的淤血已经在武将军的照料下化开,按道理,她应是可以恢复了记忆,之所以迟迟不愿醒来,怕是内心深处在抗拒。

可怜的孩子,你不要怕,你只管现在好好养着身子,时候到了,你就会记起来,不管如何,你只记得大家都是真心为你好,没有人辜负了你。

不负我?以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似乎每个都在说着自己的以前,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总是藏着什么秘密一般。

她疑惑过,苦恼过,好不容易说服了自己接受眼下的日子,总是不顺心如意。

哎,一声叹息。

太后不能出宫太久,如今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完,她怕自己这样会暴露了宋芷燕,让她被坏人惦记着。

好孩子,时候不早了,我要走了,我会常来看你,你一定不要乱想,只管开心生活,照顾好肚子里的孩子。

老人家,谢谢你,你心真好,我想你的儿媳妇有你这样的婆婆一定很幸福吧,希望你快点找到你的儿媳妇。

太后强忍着不哭,她使劲脱下自己手上的玉镯子塞到了宋芷燕的手上。

这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是在佛祖面前受过了祈福的经文,我见你也是如我那媳妇一样的可怜人,就收着,希望它能保你和孩子平安。

太后还想再塞几条金镯子,被一旁的婆子拦下,老人家,够了,再多,娘子可不敢收了,来日方长,您以后常来陪着娘子说说就是了。

这婆子是她身边的老人,特意送来照顾宋芷燕。

宋芷燕盯着手里那翠绿的镯子,这是普通东西吗?这老人家怕是老眼昏花了,脑子不好用了。

虽然自己没见过多少好东西,可就这镯子成色,比安泰公主的那条翡翠镯子都好上千倍,绿油油没有一丝杂质,一看就价值连城,若非大户人家,绝对买不到这种宝贝,宋芷燕再次看那老人,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这太贵重,我不能收,您还是留着给您的儿媳妇吧。

太后一个威严的表情露出,让宋芷燕心里咯噔一下,像是着魔一般,乖巧听话起来。

我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这些东西算的了什么,都是身外之物,我那儿媳妇会有更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