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英子听说刘逸轩还有条件,看着刘逸轩问:你还有什么条件?等你的铁面将军回来,一定赏光去我醉霄楼吃顿饭,就算给我做宣传了。
想想怕方英子不答应,补充道:我请客。
方英子笑了:有人请客为什么不去?我替他答应了。
刘逸轩道:明天中午,2300两白银送到。
看着刘逸轩的身影,方英子忍不住想:世事弄人,谁能想到,这么一个生意人竟然跟他处成了朋友。
第二天中午,刘逸轩就送来了2300两白银的银票,对方英子说:明天去进货,你有什么想跟平安说得,我帮你捎信。
方英子提笔写了一封家书,说明了这些天京城里的情况,并且告诉方平安自己在京城买了宅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以带母亲一起来京城。
送走刘逸轩,方英子开始考虑把产业搬到京城的可行性。
从京城出货,到任何地方都很方便,只是地皮是个大问题,京城的地皮太贵了!思考了一夜,方英子决定等弟弟来了再拿主意吧,他做生意比我强。
第二天方英子起了个大早,收拾完毕就去丞相府给老夫人打针,史丞相已经康复了,现在只有老夫人还需要打针。
方英子给老夫人打上针,史丞相就来了。
看样子,史丞相刚刚下了早朝回来,还没来得及换上常服。
史丞相先是问候了母亲,再问了方英子母亲的病情,得知母亲没有大碍后才放下心。
方英子施了一礼道:大人,那天听管家说,大人的别院想要出售,不知现在是否还有这个意愿?史丞相看了方英子一眼:姑娘想要买下那个宅子?方英子点点头:不瞒大人,小英在京城也有生意,如果有处宅院,将来来来往往也方便很多。
史少峰插嘴道:小英姑娘好眼光,我家那宅子可是花了大功夫的……史丞相瞪了他一眼,史少峰乖乖地闭上了嘴。
史丞相道:如果姑娘喜欢,住着就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姑娘的救命之恩本相还没有报答呢。
方英子微微一笑,眼神明亮看着史丞相:大人言重了,一码归一码,老夫人的诊金其实早就付过了。
史丞相和史少峰同时一愣。
方英子道:老夫人的那株千年人参就是诊金,它可帮了小英的大忙,就连这次顺利救治老夫人,也有那颗人参的功劳。
老夫人笑道:那就好,那株人参还是皇上赐下来的,放了好几年也没什么用,既然帮了姑娘的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方英子掏出银票递给史少峰,道:大人,这里是2300两银票,请大人收下,那处宅子卖给小英可好?史少峰把银票递给爹爹,史丞相从中抽出一张300两的银票递给方英子。
姑娘且收着,2300两是几年前的价格了,现在卖不上这个价了。
既然姑娘喜欢,那处宅子就是姑娘的了,等下我让管家把房契和地契送过来。
方英子毫不客气地收了那张银票,对着史丞相施了一礼:多谢大人成全。
房契和地契送到的时候,方英子已经帮老夫人打完针,仔细叮嘱刘妈后,正打算离开。
史少峰拿着房契和地契,喊:小英姑娘,你在京城安了家,可喜可贺啊!是不是应该请我喝酒?方英子还没说话,刚从床上坐起来的老夫人发话了:真是没羞没臊,人家安家应该你送给人家姑娘送一份大礼,怎么到你这里就反过来了?史少峰笑着:祖母不知道,她是醉霄楼的老板,跟着她在醉霄楼吃饭不用提前排队。
还没等方英子走出相府大门,管家匆匆赶来,拦住方英子:大人有请,请姑娘书房叙话。
史少峰无奈地摊开双手:这顿酒又泡汤了。
方英子只好跟着管家往书房走。
史丞相跟一名中年男子正在书房说话。
看到方英子进来,史丞相介绍道:这位就是给我母亲治病的大夫。
又转头对方英子说:小英姑娘,这位是皇上的御前侍卫高大人,今天高大人前来想要姑娘帮个忙。
这名男子一身藏青色长袍,腰里挂着刀剑,腰板挺得笔直,一看就是位武功高手。
男子对方英子抱拳道:在下高敏浩,久闻姑娘大名。
皇上的妹妹冰怡公主天生心疾,皇上得知姑娘治好了相府老夫人,想请姑娘进宫看看冰怡公主的病。
方英子问:宫里这么多太医,公主的病情也控制不住吗?高敏浩摇摇头:冰怡公主的心疾是天生的,从小就吃药控制,一直都是时好时坏,最近公主的病情反复,太医也束手无策。
方英子看了一眼史丞相,史丞相明白方英子的意思。
笑道:姑娘放心,治得好就治,治不好皇上也不会怪罪,我已经跟皇上说好了。
方英子笑了:那我就跟高大人走一趟。
高敏浩笑道:姑娘果然是爽快人。
但是姑娘不必着急,明天一早我派马车接姑娘进宫,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姑娘只管告诉我就好。
暂时没有什么可准备的,以后有事再麻烦高大人,民女这就告辞了。
说着方英子退出了书房。
高敏浩也辞别史丞相,回宫交差。
史少峰道:走,还能请我喝酒,吃饭的时候我把冰怡公主的事情跟你说说,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方英子笑道:这可太好了!我正愁着不知道去哪里打听呢。
两个人一行来到醉霄楼,正在忙碌的刘逸轩,抬头看了一眼,对伙计说:给他俩加个塞。
对不住了两位,今天太忙了,我就不奉陪了,你们慢慢吃。
方英子笑道:刘老板忙碌是好事,我也喜闻乐见,哈哈。
反正钱财都流进了你们的腰包。
史少峰不合时宜地嘟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