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也看见了他,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出现在轿夫旁边。
她张了张口想说话,蓝秀才却用眼神阻止她。
蓝秀才的眼神一直朝她的脚下瞥去,凌烟弯腰刚想把脚下的布条捡起来却被跟在一旁的贴身丫鬟发现。
丫鬟掀开珠帘告诉小姐刚才发生的事,吕珠神色一恼让人把蓝秀才喊上轿子,同她一块坐轿子,并且让丫鬟把布条弄走。
得令的丫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捡起来布条递给了自家小姐。
蓝秀才脸色一白,低下头不吭声。
怎么,荒郊野外还有你的老熟人不成?你指望一个乡下丫头来救一山的人,你怕是太看不起我们吕家。
吕珠透过轿子的小窗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凌烟,忍不住一声冷笑。
蓝秀才听到她话后激动地说道:你发现也就发现了,大不了你杀了啊我,不然我蓝秀一定会想办法救一山的苦力,你不要小瞧了我们。
吕珠摇了摇头,觉得他说话太天真,闭上眼睛开始养神。
蓝秀才刻意离她远远的,可是鼻子里面老是有姑娘家的幽香窜入,他努力稳住自己的心神。
三娘看着已经走远的轿子,纳闷的说道:那不是蓝秀才吗?他怎么变成轿夫了?凌烟摇了摇头,她也不知道情况,但是看蓝秀才的神情像是有什么事情要告诉她。
似乎,他好像在向她求救。
可惜刚才的布条被丫鬟捡走了,她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张生虽然也感到意外但是也没有太在意,他随口问了一句,烟儿,你早上看见小九和铁蛋他们没有?我问李奶,他们说连小宝也没有看见人。
\'这都快晌午了,怎么他们就还不回来呢。
张生皱起眉头看着空旷的窝棚地儿。
三娘安慰他说兴许是出去玩得忘记时间了。
凌烟也没有太着急,她的看法和三娘一致,但是她环顾一圈后忽然想起来好像凌书也不见了。
她这才开始有些着急,凌书现在是一个有分寸的孩子,不会到晌午还没有回来。
于是凌烟先安慰了两个大人,再说自己出去找找,是不是他们和外村的男娃一起去玩了。
三娘不由得也开始担心起来,她先是去找了春花和小六,可是俩人都说一早上起来就没看见几个男娃的身影。
这下大家连午饭都顾不得吃了,开始大范围的喊着几个娃的名字。
喊了半天也没有动静。
李奶颤颤巍巍喊着小宝的名字,可没有一点儿回应。
外村的狗蛋忽然跑到三娘面前,你们是要找小九他们吗?三娘听到狗蛋的话赶紧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薯递给他,狗蛋,快告诉婶婶,你是不是在哪里看见他们了?狗蛋接过红薯先是大啃了一口后才说道,早上见着他们了,在城郊有个地方在舍馒头,他们去哪里了。
三娘和张生愣了愣,他们怎么不知道哪里有舍馒头的地方。
凌烟听到狗蛋的话,又想起刚才从她们身边经过的轿子,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为什么要舍馒头?这里有什么蹊跷?娘,让女儿去找弟弟们~!而且我一定把他们一个不少的找回来。
凌烟做出一个决定,她要去会会舍馒头的人。
三娘听到她要一个人去当即就不同意,说要去也是她和张生去,怎么能让她一个女娃去冒险。
不,娘,张叔,你们要相信烟儿。
烟儿有这个能力,如果你们去烟儿反倒会担心,烟儿可以带着弓箭去,你们不用担心。
说完后,凌烟使出最大的力气对着旁边的一棵碗口大小的枯树直接来了一个倒垂拔柳。
三娘惊得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她没想到女儿怎么突然有了如此大的力气,连树都能拔起来。
张生也学着她的样子试了试,可是一旁的小树纹丝不动。
鉴于她又会射箭,又有神力,三娘不得不同意她一个人去。
在出发之前,三娘拉着她的手叮嘱她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发生什么意外一定要先保护自己。
哪怕....哪怕救不了儿子也不能把女儿搭进去。
说着说着三娘眼泪大颗大颗的往地上砸。
张生也是一脸沉重,怎么能让一个女娃去救人,可烟儿又是一个倔性子怎么都不愿意让他们跟着。
烟儿.....你....你且小心些。
张生不仅担心自己的儿子,也担心凌烟的安危,要是烟儿再出什么事这可让三娘怎么活下去。
小六一点都不同意凌烟一个人去闯龙潭虎穴,他要求要和凌烟一起去。
凌烟婉拒他的好意,自己带着弓箭朝着舍馒头的地方出发。
她朝着别人说舍馒头的地方赶路,一路上发现有许多难民和乞丐都涌了过去。
当她走到舍馒头的地方发现一个草棚子外面站满了难民。
草棚子正上方挂着一块红布,上面写着赠送乡邻施恩不望报。
门上左右两边还写着乐善好施几四个字。
草棚子正前面摆放着一个桌子,上门铺着一层蓝布,蓝布上门又放着一个簸箕,上面盖着一层红布。
凌烟正在观察,草棚子里突然走出几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抱着拳护送着一个笑眯眯的中年男子出场。
他的手上带着一个玉扳指,笑意盈盈地看着众人。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他便开口说道:乡亲们,我吕海常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往日里对乡亲们多有照顾不周,今日我吃斋念佛,研读经卷,在佛的指引下。
我知道自己错了。
\'为了更好的造福乡里,我开了馒头铺。
只希望能让乡亲们吃饱,我也就开心了。
说着说着他一把把桌上的红布摘下来,红布下面盖着的原来是一筐白花花的大馒头。
吕海揭起红布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只要你饿了,想吃尽管进来吃,吃完了你一句话不说,摸摸嘴,拍拍屁股就走,我吕海绝不怪罪。
不管您走到哪,只要说一句。
南阳城里有个吕海,别人舍粥他舍馒头,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