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一行人来到一处叫做广源的庄子前停下马车。
众人见到三个粉雕玉琢的奶团子,喜欢至极。
世子妃见状掏出礼物给三个奶团子,周夫人和谢夫人同样拿出银锁,玉佩等物。
三个奶团子抱拳谢过众人的礼物。
奶团子小大人似的动作几个夫人连连夸赞。
被夸的奶团子嘻嘻笑着可爱至极。
世子妃此时才说出了来意,他们带方华来到庄子,想着看看方华能否找到那两个高产种子。
世子妃说这是葛世子和乔钰等人一起商量出来的。
方华笑笑没有说什么,有世子妃的帮助,那就一起找找。
不多时,乔钰,葛世子,周公子,谢公子都到了。
乔钰目光灼灼地看着方华,众人带着三个奶团子离开。
给乔钰和方华腾出了说话空间。
乔钰把方华拥进怀里道:刚才看到我了是吧!嗯。
乔钰松开方华两人四目相对,他的手指轻轻划过方华的脸颊。
一字一顿道:不出意外以后不会再有人要嫁给我,你我之间不会再有其他人。
这么做值得吗?方华说不激动是假的,有这次的事为前提,哪里还有人敢嫁给他。
他用自己的名声成全了他们的感情,代价有点大。
只听乔钰道:只要能和你在一起,都值得。
方华和乔钰紧紧的相拥,她不想多说,以后只能用自己的余生,好好的报答眼前这个男人,为自己做的牺牲。
果不其然,此刻一行人还在庄子,京城里关于乔钰差点马踏赵霜的传闻,已经传遍整个京城。
京城的贵族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乔钰在警告众人,他可不是谁想嫁就能够嫁的。
也要看他是否愿意。
搞不好鱼死网破都有可能。
他不在乎身败名裂。
因为并未对赵霜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乔钰的事只能到此为止。
郭氏听到这消息,吓得瘫在地上,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那天乔钰走时说过的话,历历在目。
她以为乔钰只是说说,可他真的做了。
到如今她都没有明白,她依旧认为自己是为儿子好。
时间一天天过去。
由葛世子牵头,只要休沐便带着方华和乔钰以及各家的子弟,去各各庄子,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可方华知道这样是找不出来土豆和地瓜的,庄子都是老把式在种地,如果有不可能不会被发现。
但方华什么都没说,她不想打消了大家的积极性。
虽说一切都是徒劳,可这事还是惊动了皇上。
此时宁康帝听说此事,葛世子经常带着方华和乔钰到处转悠找高产种子。
他想着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女子,没有人帮她,她哪里有时间出去找高产种子。
就在宁康帝苦思冥想时,德公公小心翼翼道:皇上,不如去狩猎,我们皇家的狩猎场,可是有千年历史的老林子了,没准那里面有好东西也说不定。
德公公是谁呀!他可是宁康帝肚子里的蛔虫,宁康帝想什么,他如何能不知。
瞬间宁康帝眼前一亮,手指了指德公公,笑骂道:你个老滑头。
说罢宁康帝立刻下旨,三日后去皇家狩猎场狩猎。
狩猎人员名单,宁康帝刷刷刷公布出来。
由大皇子也就是太子代为监国。
三天后,由皇上为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狩猎场进发。
由于狩猎场较远,队伍天不亮就开始出发。
一路上不敢耽搁,中间只停留了两次,给大家解手的时间,吃饭都是在车上。
天黑前总算到达了目的地。
方华下了车,仔细打量着周边,这里很有原始森林的那种味道。
乔钰和方木把三个奶团子抱下马车。
三个奶团子兴奋的叽叽喳喳,抱着方华的大腿,说这说那。
这时各家的下人开始搭建帐篷。
方华开始准备生火做饭,只见一个太监手拿拂尘走了过来。
请问,可是方娘子。
一看这架势就是宫里的太监,方华不敢怠慢,微微颔首道:民女正是,你是?来人正是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德公公。
只听德公公恭恭敬敬地施礼道:咱家是皇上身边的德公公,是皇上派老奴请方娘子和乔二公子带着几个孩子过去。
此时乔钰正在搭帐篷,见德公公过来,连忙走过来拱手施礼道:不知德公公有何贵干。
德公公微笑把皇上请他们一家过去的事又说了一遍。
乔二公子,方娘子我们走吧!好。
乔钰应了一声,和方华一起牵着三个奶团子去了皇上的住所。
因为刚到,帐篷还未搭建好,皇上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
旁边有护卫和宫女保护着,还有两个小太监在皇上的一左一右小心地伺候着。
德公公上前禀报道:启禀皇上,人来了。
皇上深沉的声音传来,嗯,让他们过来吧!方华有些郁闷,见到皇上肯定是要下跪的,可她从未给任何人跪过。
没办法跪就跪吧!谁叫这里是王权社会呢!方华虽不懂古代的礼节,可她知道古代都是以夫为天的年代。
她便退后乔钰一步跪在了乔钰的身后,三个奶团子跪在了方华的身边。
一家人给皇上磕头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个奶团子有样学样,跟着方华和乔钰学。
给宁康帝听的是哈哈大笑。
都平身吧!说完皇上仔细地打量着早就知道,可又是第一次见面的方华。
这女子果然不同,一个乡下女子第一次见皇上竟然不知道害怕。
其实方华哪里是不害怕,她是强装镇定罢了。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淡定在皇上的眼里却是令一副光景。
宁康帝收回视线,看向三个奶团子,这三个小家伙虎头虎脑的,让人喜爱的紧。
你们三个小家伙近前来。
说着宁康帝向三个奶团子招招手。
三个奶团子看都不看方华和乔钰一眼,哒哒哒地跑到宁康帝的身边。
规规矩矩地在宁康帝面前站成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