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厚脸皮的打扰,方家终于可以清净地吃饭了。
高氏还是在饭桌上指责方华和方木,你侯婶子来吃点就吃点了,为了这么个人影响了你们的名声多不值得。
方木气的与高氏争辩道:名声,名声,娘你就知道名声,难道为了名声,连那种人都要忍让不成,反正我是忍不了。
忍不了也要忍,你们知道这样对你们的名声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吗?高氏气的骂道。
方木刚要反驳,被方华的话截住了。
好啊!为了名声,现在娘就可以把她请回来,我走就是了。
说完把筷子往桌上一丢,站起身往外走去。
方父连忙叫住方华道:老闺女,你娘说的都是气话,饺子你还没有吃,回来多吃些。
高氏被方华的话给镇住了,一时之间怔愣在当场。
不吃了,饺子本就不多,给外人留着吧!对了我明日去镇上找工作,找到了可能有一段时间不回来了。
方华说完去了自己的小房间。
姑娘大了不好和父母住在一起,特意隔出了一间小房间。
方家人一听都怔愣住了,方华今日如此一说,和从前的方华判若两人。
从前的方华特别听高氏的话,高氏说一她不会说二,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突然间方华的改变令高氏有些适应不了,几步冲到方华的屋里。
大声吼道:我不准你去。
此时方家其他人挤到方华狭小的房间内,听着母女的唇枪舌战。
娘,我想大家是搞错一件事,我是通知大家,不是征求任何人的意见。
说罢,把整理好的一个小包裹系好放到一旁,站起身面向众人。
众人顿觉眼前小小的身影却无比高大,无形当中给人一种压迫感。
方华用一根食指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道:我的人生我做主,任何人都不可能代替我活着。
高氏用颤抖的声音道:我是你娘,都是为了你好,你不能不顾忌自己的名声……。
我不可能为了名声,没有下限地活着,什么恶心的人为了名声,都让我陪着笑脸与她同桌吃饭,那样我宁肯饿着。
说完方华把脸扭到一边。
娘只是担心会影响你们将来的婚事。
高氏此时哭的泣不成声。
如果为了嫁人要委曲求全,那我选择一辈子不嫁人。
方华的话斩钉截铁。
方父适时插话道:好了,好了,都别说气话,好好的一顿饺子,为了一个外人自家人如此不值得,都少说一句,都去吃饭,老大,老二,老三快带着你们娘和妹妹去吃饭。
高氏捂着脸呜呜地哭着,我真的是为了孩子们好。
方父无奈道:行了都吃饭吧!孩子们没有错,一味地忍让换不来人家的理解。
一家人虽然坐在桌子旁,众人都没有吃几口,好好的一顿饺子被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搅和个彻底。
躺在床上方华双手枕在脑后,她的事家人不知道,如果知道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何种事。
不管咋说,高氏是个好母亲,是原主太过依赖高氏,这种现象终究要改变。
古代女人活的艰难,大多都是委屈求全的活着,可方华不想委屈自己。
借着厚脸皮的事方华故意把事情闹大,她和高氏的冲突在所难免,宜早不宜迟,让高氏知道她的事,高氏不可干预太多。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另一个房间里,哥三躺在各自的床上,望着帐顶发呆。
小妹,好像不是从前的小妹了。
方森道。
可我很喜欢现在的小妹,自信,洒脱,活泼。
方林道。
重要是她不听娘的话了,变的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小妹比从前可爱好多。
方木道。
娘这辈子也不易,不能让小妹和娘生分了。
方森道。
不会的,小妹只是在告诉娘一些道理,不是真的与娘生分,你们没听小妹说,她的人生无人能代替。
方林道。
娘这辈子活的太累,让小妹点醒她也好,人总要为自己活着,顾忌那么多作甚。
方木道。
另一边,方父苦口婆心的劝说高氏放下心结。
如果女儿的泼辣影响了她的婚事,说明她的缘分没有到云云。
缘分到了自然有人会欣赏女儿的性格。
方父话锋一转道:女儿如此性格有何不好,起码不会受婆家的气。
有你这样安慰人的嘛!高氏瞪了方父一眼。
哎,我说的是实话,你看咱们村,有几家的婆娘不挨打的,咱闺女要是厉害点,看谁敢欺负咱闺女。
道理我懂,可谁不愿意娶个温柔的女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呀就是想的太多了,睡吧,别想了,咱闺女有主意着呢!他爹,你说咱闺女为何性格突然间变了。
方父瞪起眼睛,警告高氏道:无论怎么变都是我闺女,以后这话不准再说。
知道了,我就是和你说说。
方父瞪起眼睛高氏也怕。
翌日,天刚蒙蒙亮,方森,方林,方木三人便去了山上,方父和方华留在家里。
方华吃完了早饭,与方父和高氏道:爹娘,我去趟镇上。
女儿的强势令高氏不知道如何劝慰,无奈瞅了瞅方父。
老闺女,咱不去镇上不行吗?一个女孩子出去爹娘不放心。
方父劝慰道。
她也不想去,那人威胁自己,那人真要来她家了可如何是好。
她只能硬着头皮去,应该没有几天那人该回京成亲去了。
再说她还要去看看能不能谈成生意。
于是方华道:爹娘,你们放心吧!我会好好的。
要不娘陪你去。
高氏道。
娘,你和爹放心吧!今日我就是去看看,下晌和哥哥们一起回来。
方华不知道如何与家人说,只能强硬些,其实心里难过死了。
方父和高氏绝对是一对好的父母,虽然有时保护孩子的方式是错误的。
出发点都是为孩子着想。
见方华非去不可,方父只好劝方华早去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