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大不由娘,老夫妻顿感孩子们大了,有些事不是他们能操心的。
方华答应一声,背着常背的小背篓,装上要带的东西,独自去了青石镇。
这一走就是半个多时辰,脚底板生疼生疼的。
总算到了青石镇,方华没有急着去新宅子,她先来到上次卖猪肉的地方。
想着她的五香粉如何推销。
这时便听到有人大喊,小姑娘,小姑娘。
寻声望去,方华就见一位大娘眉开眼笑地跑了过来,小姑娘,可见到你了。
大娘,找我有事。
方华见大娘有些眼熟,一时之间忘了在哪里见过。
哎呦小姑娘,你那天卖野猪肉……。
不等大娘说完,方华迅速反应过来,大娘,那天的野猪肉加上我给的调料,大娘吃的可喜欢。
喜欢,哎呦小姑娘,你不知道,放上你给的调料,煮肉的香味都飘出好几里地。
大娘真风趣。
小姑娘,你那天的调料还有没有啊!我用钱买,如今呐,不放你那个什么调料啊!煮出来的肉简直难以下咽。
方华笑道:不瞒大娘说,我今天真带了,不过我这是带给别人的,不能外卖。
大娘道:这样吧!我家是开杂货铺的,我在你这里订购这种货如何。
大娘家是开杂货铺的?小姑娘不信,走我带你去我家的铺子看看,就在前面不远。
好吧!这叫做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方华正是想找个合作伙伴,这不大娘就如及时雨般的找来了。
有大娘带路,一会儿便来到镇上唯一的一家庄记杂货铺。
刚进店,店里的年轻掌柜上前道:娘。
你这是干嘛去了。
大娘兴奋道:中哥,我找到那位送我调料的那位姑娘了。
回头看向方华道:小姑娘,这位是我的小儿子,庄纪中,也是杂货铺的掌柜,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方华。
方华大方地介绍自己。
方华,好名字。
庄纪中道。
一个名字而已。
大娘看方华怎么看怎么顺眼,走方华姑娘我们进里面谈。
说着拉着方华进了后院。
庄纪中紧随其后。
店铺由小伙计看着。
纪中啊!去给方姑娘倒杯茶来。
大娘道。
好的娘。
庄纪中听话地去了。
大娘拉着方华坐在大树下,方姑娘,来坐这里,这里凉快。
谢大娘。
二人刚坐下,庄纪中端了两杯茶走了过来。
方姑娘喝茶,娘喝茶。
把两杯茶分别放在方华和大娘的面前,庄纪中自己则坐在大娘的身侧。
问道:方姑娘,那天我娘回来煮肉时,说姑娘送的调料,用过后发现肉的味道的确是好,不知道方姑娘的方子能否卖给我们。
方华笑了,不瞒你们说,这个方子不是独家,别的地方有人用过,而且老谭野味再收这些药草。
哦,姑娘如何得知。
庄纪中道。
前几天我刚去过老谭野味铺子。
方姑娘是实在人,多谢姑娘如实相告。
方子钱少了我是不会卖的,钱多了你们又不划算,不如我们合作,一包调料二两重,我给你送货,你在卖出去如何。
方华道。
说着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大布包,里面分别装了数个小布包。
大娘拿出一个小布包闻了闻,怎么感觉比那天的还要香。
方华解释道:这些是炒制过的,自然要香些。
原来如此,不知道这个要如何卖。
庄纪中道。
十五文。
十五文,就这一小袋?庄纪中诧异为何这一小包为何如此贵。
不贵不行啊!老谭野味收达到三十文,做好成品,送到杂货铺钱少了哪里合算。
再说自家采摘肯定是不行,要发动村里的人一起上山采,她家收购,钱少了可不行。
物以稀为贵,如今还没有人卖这种调料,何不试着卖卖看。
方华道。
道理我懂,太贵了,我担心……。
这样吧!十五文的价格给你,你往外卖多少钱那是你的事,如果没有人要,你再原封不动退给我如何。
方华有自己的打算,三个哥哥天天上山是能挣不少钱,可必定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利用这些能带动全村人一起上山采摘,一是村里人另外有个收入,二是哥哥们不用那般劳累。
听方华如此说了,庄纪中拍板道: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们签下契约,那我们双方按照契约办事。
好。
庄纪中拿来纸笔,写下契约,双方签字画押,一人手里留了一份。
契约便生效了。
庄纪中诧异一个乡下的丫头如何认识字。
虽诧异庄纪中并没有多问,有些打听太多惹人厌烦。
方华只给了杂货铺二十包试卖,庄纪中亲笔写下收条后递给方华后,方华起身告辞了。
大娘再三挽留,方华推脱有事,便离开了。
出了杂货铺,方华直奔老谭野味铺子。
刚进铺子,见谭大叔坐在凳子上,一手端着茶,嘴里哼着小曲摇摇晃晃的。
谭大叔,啥高兴事,说出来听听呗。
方华喜滋滋地看着谭大叔。
哎呦,小姑娘过来了,快快里面请。
谭大叔蹭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谭大叔下次可不能如此起身了,要慢慢起身。
为何要慢慢起,方华没有多解释,听不听在谭大叔自己了。
多谢提醒,刚才起身猛了些,还真有些眩晕,走,去后院聊。
方华随着谭大叔来到后院,坐在阴凉处,小伙计上了茶,去前院看铺子去了。
谭大叔直言问道:小姑娘今日来可有事。
方华也不绕弯子,不知谭大叔收的草药是做什么用的。
卖给酒肆,小姑娘为何有此一问。
方华从背篓中拿出自己做的五香粉递了过去,谭大叔看看我的五香粉可能入了您老的眼。
接过五香粉谭大叔闻了闻,这味道比自己做的香多了。
无意间听说几种草药可以当调料来用,至于是哪几种,他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