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现代不同,方华没有把话说满,至于大家如何想,如何做那就是他们的事。
毕竟方华多少懂些玉米,水稻,小麦,小米的种植。
不管咋说,方华的话提醒了那些种田的老把式,既然产量都不好,何不春季秋季交叉种植试一试。
万一碰上有那么一种,两种的作物高产,在这个时期,他们就是大功一件。
几个老头一合计,离开方家,去老地方集合,商讨大事去了。
所谓的老地方,是一棵老槐树,据说这棵老槐树有上千年的历史。
老槐树高大茂密,像一把大伞,给树下的村民遮挡大半的阳光。
老槐树是村里人聚集的地方。
方森,方林,方木哥三个陆续回来后,方家收购草药到了尾声。
村民们拿着今日的收获一家人高兴地回了家。
厚脸皮尴尬的上前,支支吾吾道:方丫头,你看我家的草药,你还是收了吧!方华淡淡道:我可不能影响了婶子赚大钱不是吗?不是方丫头,我这人就是顺嘴胡说,方丫头不要同我一般见识。
厚脸皮不得不赔礼道歉,她的行为惹恼了她的家人,只留下她一个人面对眼前的一切。
灵泉村人少基本没有挑事的,厚脸皮便是村里的一大奇葩。
这时方父走了过来,老闺女,这里我来你去帮你娘整理草药。
方华刚转身要去后院,就听道有人喊,还有我,还有我。
回头望去,就见两个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的男人急火火地跑了过来,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筐子,里面装着大半筐的草药。
二人就是乔衡和向松。
方华的眉头皱的死紧,这个男人到底要干嘛!说实话这男人长的还真不赖,浓眉大眼,鼻梁高挺,是典型的帅哥长相。
此人戴不戴面具对方华来讲都一样,她一眼便知道此人是谁。
可方华就是厌恶,也许是那天的事对她造成了伤害。
乔衡小心翼翼地来到方华面前,把筐子递到方华的面前,你看我采的草药行吗?方华捏捏眉心,他来卖草药,这是逗她玩呐。
给她的银子和银票加起来将近二万六千两了,他竟然来卖草药。
不得不想起那句话,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方父走了过来,低头瞅瞅这两人采的惨不忍睹的草药一眼。
想要说话被方华制止,说这里她来搞定,把方父推进了屋。
其实向松采的还可以。
乔衡采的有些惨,而且手上都是树枝的划痕。
一瞧就是公子哥一枚,没有干过活的那种。
见自家人都在后院,方华压低声音道:你到底要干嘛!有没有完了,我再说一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给的银子我收了,我们两清,别在来了。
乔衡委屈道:我知道我做错了事,难道我就那么不可原谅吗?我就是来看看你。
方华无语,我说我们两清了,你听不懂吗?我付出了一个女人最宝贵的东西,你也给了银子,我再说一遍,我们两清,行了你走吧!说罢从荷包里掏出一把铜钱塞到乔衡的手里。
顺手接过了筐子。
乔衡心有不甘道:我明日就要回京了,家里那边催了,我会再来看你的,我叫乔衡。
知道了,知道了,赶紧走吧!方华不耐烦道。
乔衡从向松手里接过镇上宅子的钥匙递了过来,这是钥匙,你可以去镇上住,买个丫头照顾你,过些日子,我会再派人给你送银子过来,你不用如此辛苦。
这不是辛苦,这是快乐,行了,你赶紧走吧说了你也不懂。
乔衡的确不懂,养尊处优长大的公子哥,哪里懂得简单的快乐。
那我走了。
乔衡说完和向松离开了灵泉村。
乔衡刚走,方家人都走了过来,看着乔衡离去的背影。
那人是谁呀老闺女,你们认识?高氏疑惑道。
不认识。
方华懒着解释。
有些慌撒不圆不如不说,说了肯定是漏洞百出。
其他人虽疑惑,见方华不愿多说,各自去忙没人再多问。
方家收购草药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每日里,方森和方林依旧上山,但采的是菌菇,有村民看到问方森。
方森说这东西有的有毒,让大家小心,把认识的几种菌菇教给了大家。
方家以每斤二十五文的价格收购,不过菌菇有的有毒,方华检查时非常仔细。
方家后院晾晒的都是菌菇。
只等着晒干了再卖。
村民们上午上山,方家上午先由方华配置出来五香粉的比例,高氏炒制,晾干后,方木碾成粉,方父称秤,然后包成一个个的小纸包。
方华瞅着小纸包就不顺眼,问方木道:三哥,知不知道哪里能定制小瓷瓶。
小瓷瓶?万一有一天能用的上。
可小瓷瓶造价有些高,这样还能挣钱吗?看看瓷瓶的价格再说,也要看看纸包卖的如何。
行,小妹,明日我去换零钱,我去问问看,可这钱?方木道。
方华顺嘴胡说道:钱你就放心吧!谭大叔给了我五十两的定金。
方华哪里能说这几日付给村民们的银钱是那个男人给的,她只能拿谭大叔说事。
三天后,方华拿着第一批五香粉来到镇上。
首先来到老谭野味铺子。
谭大叔看到方华高兴道:方姑娘,盼星星盼月亮的可算把你盼来了,五十包不够,我要一百包五香粉,货我已经定出去了。
谭大叔不愧是老板,卖的如此快,不过明日给你送一百包,今日只带来五十包。
那好吧!别忘了。
但看到方华拿出的纸包,眉头微皱道:方姑娘,这包装能不能换换。
谭大叔,五香粉就是一种调料,用的着那么好的包装吗?不过我三哥还是去打听小瓷瓶的价格了,可价格太高就……。
谭大叔立刻明白方华的意思。
方姑娘,这样,我卖给酒楼是二十五文,如果我需要你换包装在通知你,我给你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