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刚到的青石镇,仔细看去,与乔衡有几分相似,他便是乔衡的亲弟弟乔钰。
乔钰笑着与小厮永辉道:你瞧那个小娘子,笑得跟小狐狸似的,多可爱。
只有公子觉得她可爱,她是有求于人,才笑得如此灿烂,虚情假意的。
永辉不屑道。
可我看着那姑娘的脸上可没有虚情假意,她是单纯的有求于人。
公子难道钻进她心里去了不成。
乔钰白了小厮永辉一眼。
说你笨,你还真笨,用的着钻进心里看吗?一个人呐是不是真心,从面上便能看出十之八九,别废话,找到住处没有。
小厮永辉抱怨道:哎呦,我的公子,去哪里找住处,不能住客栈,不能租房子担心被老爷找到,你说奴才还能有啥办法找到住处。
嘿,你还抱怨上了,怎么给你家少爷我做小厮委屈你了,平时你家少爷我不亏待你吧!没良心的狗东西。
呵呵呵。
小厮永辉笑的一脸的谄媚,公子,我就是抱怨几句,房子是很难找,公子给点提示呗。
乔钰思考片刻道:你找找看,有没有空房子,没人住的那种,我们借住几天。
啧啧啧,公子为了逃个婚至于嘛,把自己弄的惨兮兮的。
你懂什么,赶紧去办。
小厮永辉很是不解,老爷要给自家公子定亲,便把公子吓成这样,说近几年都不想再回家了。
老爷给自己的儿子定亲,最次也是个千金小姐,怎么就把公子吓到了。
都躲到这小地方来了。
方华不知道她给小伙计钱的事被人瞧见了,她兴致勃勃地一通大采购。
回到灵泉村时已经是正午。
灵泉村穷的连个驴车,牛车都没有过,更别说突然来了一驾马车。
孩子们欢呼着,围着马车打转。
小伙计担心伤到孩子们,只好下车牵着马车走。
方华拿出买的饴糖,分给孩子们。
谢谢方华姑姑。
孩子们软糯的声音方华听了柔软一片。
乖。
方华丫头,这一车都是你买的。
方华笑笑没说话。
邻居大婶羡慕不已,看着一车的物品眼睛里喷出嫉妒的火苗。
他们如今指望着方家挣银子,只能有嫉妒的份。
方华还没到家门口,孩子们边往方家跑,边大叫道:方爷爷,方奶奶,方姑姑买一大车的东西回来。
方父,高氏,方木闻声跑了出来。
高氏着急道:咋了,咋了,出啥事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方华买了好多的东西。
虽说孩子们各说各话,方家几人还是听懂了。
方木围着马车转来转去,小妹,你这是要开铺子吗?不会是把铺子里的物品都搬家来了吧!赶紧的搬东西。
方华瞪了方木一眼。
方木回过神来,这一大车的物品,村里的长舌妇不得到处宣扬,嫉妒的要命。
高氏要说什么,被方父制止。
一家人一趟趟地往屋里倒腾东西。
车上的东西搬进屋,邻居婶子大娘们嫉妒的小火苗依旧没有消散,嗖嗖地往外冒。
打发走了小伙计,一家人回屋瞧着方华买回来的物品。
方父问道:老闺女,你哪里有这么多的钱。
谭大叔每天加到一百包五香粉,杂货铺加到五十包五香粉,这些是用十天的定钱买的。
方华道。
哎,这些得花多少银钱啊!攒着不好吗?高氏道。
挣钱是为了让日子过得好一些,钱是赚出来的,不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方华一字一顿道。
方木道:小妹,你怎么一下子买了这么多的布匹。
方华知道他这是故意转移话题,担心母女俩发生不愉快。
其实方木多心了。
对于从小不知道富裕生活是何样子的高氏来说,方华并没有责怪高氏的意思,她说这么多,希望高氏慢慢会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她希望每个家人都会幸福,而不是小心翼翼,从嘴里省出钱来过日子。
这些布料足够每人做两身新衣裳了,我买了面粉和白米还有肉,足够家人吃一段时间了。
方华道。
够,太够了,这也就是小妹你,咱家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你败家。
方木说完,迅速后退到门边,准备往外跑。
方木,所有的好吃的都是我买的,你不准吃。
方华瞪着方木道。
呵呵呵,小妹我可是你亲三哥,你不能这样对我的。
方华眼睛瞪的溜圆道:我再说一遍,钱是挣出来的,不是不吃不喝攒出来的。
她的话同样提醒着家里其他人。
知道了。
方木心不甘情不愿道。
瞧着方华带回来的东西,方木同高氏一样心疼不已,这几天挣的银子基本上都在这一堆物品里了。
那他们何时能攒出钱来娶媳妇。
这时方华道:爹,三哥,你们知道哪里能买到小鱼和小虾。
高氏虽心疼花出去的银子,可看到那些的布匹,粮食,肉,还有换回来的铜板,心里莫名地好了起来。
这些日子她家的生活改善了许多,菜里有了油水,好吃了不少,就是有些浪费。
高氏问道:老闺女,你要小鱼小虾干嘛!我想研究点别的,必须用小鱼或者小虾,如果成功了,做菜的味道会更好。
这些日子大多都是方华做菜,总算没有猪食味了。
方父思考片刻道:小鱼小虾根本就没人买,当然就没有人卖,如果老闺女需要,我们自家可以下地笼试试。
爹你会下地笼啊!方华诧异,她怎么不知道自家爹会下地笼。
方父笑道:下地笼有何难的,只不过大家做出的鱼不好吃,所以村里很少有人去抓鱼。
那爹帮我弄一些来,如果抓着大鱼了,我来做给大家吃,不过做鱼必须有醋,赶明我去镇上,买些酱油,醋,白糖回来,这些都是做鱼的必备材料。
方华叹口气,要是有大酱就更好了。
说起大酱,方华又想到一个挣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