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和乔钰吃好饭,高氏、方林还有方木一起走了进来。
人刚进门方木担心道:小妹,你确定你的身体无碍吗?三哥,我好多了。
乔钰搬来凳子,顺手沏了一壶茶,一家人围拢一起话起了家常。
方华道:二哥,家里的宅子建的如何了。
方林想起家里建的大宅子兴奋不已,都建好了,都是按照小妹说的建的,小妹回家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住,家里还有一些琐事,爹担心小妹就让我先过来看看,对了小妹,栓柱一直帮咱家建好了宅子才同我一起来的。
行,让他和永辉一起送餐吧!订餐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人送不过来。
乔钰抬起头兴奋道:永辉还可以在铺子里工作?这时方华才想起,永辉是乔钰的小厮,永辉总帮自己干活好像不对。
那算了吧!我忘了永辉是你的小厮,要贴身照顾你的。
乔钰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永辉很喜欢在铺子里工作,你就让他去铺子里帮忙吧!方华抱歉道:那你不就是没有人照顾。
这些日子都是我自己照顾自己习惯了。
开玩笑,他以后要照顾娘子,身边总跟着一个小厮让娘子看到还不得说自己废物,方华看不上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
那好吧!方华还是觉得人要经常的动动手比较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间久了人会变得懒惰。
这时乔钰想起姚家赔的五十亩地,娘子,姚家村的那五十亩地怎么办。
方华看向方林和方木。
方林道:小妹要是不想种就把地佃出去。
是啊!姚家村不想去咱就不去。
方木宽慰道。
方华思考片刻道:五十亩地的收成让姚家人自己去收吧!毕竟是他们辛苦种下的,明年开春开始我们再种。
都听小妹的。
方林道。
方华开始默不作声,她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可如今她只能动动嘴。
小妹你怎么了,没事吧!方木道。
没事,我想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可如今只能劳累家人去做,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而已。
高氏笑道:嗨,我老闺女想的就是多,这有啥的,你问问他们是不是巴不得你多想些挣钱的点子,他们好过上好日子。
就是啊小妹,你说我们做如何,谁叫我没长一个挣钱的脑子。
方木叹气道。
方林笑了一下,小妹,你有何想法就说,你让二哥如何做,二哥都听小妹的。
瞧着如此的一家,注视着方华的乔钰,如今看方华就像是一名将军,在下达命令。
如一道霞光,光芒四射十分耀眼靓丽。
不知不觉间乔钰竟然看痴了。
方华不在卖关子,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娘和二哥回趟青石镇,把我做的大酱带些回去给谭大叔和庄记杂货铺。
方林点点头。
高氏不乐意了,老闺女,娘回去做什么,你的身边离不开人。
不等方华说话,乔钰道:娘,你放心娘子有我。
方华瞪了乔钰一眼,同高氏道:娘,你不回去谁做大酱啊!心不甘情不愿的高氏点头道:那好吧!娘,我如今不用人照顾,等月份大了娘想回家我都不依。
方华撒娇道。
高氏破涕为笑道:娘知道了,放心我把该教的都教给你大嫂做,娘再回来。
娘,再有两个月要收玉米了,那时我一定和乔钰一起回去的。
方华道。
听方华如此说,高氏乐了,那娘就在家等着我老闺女。
方华继续道:娘做些我们平时吃的几种酱,明日好带回家。
行,娘这就去。
高氏站起身往外走去。
方华大声道:娘,用买来的小罐子装。
知道了。
高氏乐呵的走了。
二哥,明日回家后还要回来。
方华道。
这么急。
方林疑惑道。
二哥要在二个月的时间里学会识字,以后要管理铺子,不识字可不行。
好,二哥都听小妹的。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方家的大酱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
肉酱,辣酱,香菇酱,甜面酱等。
松子镇的大酱买完之后,灵泉村的大酱正好接上。
因为有大酱的生意,灵泉村方家雇佣了两个帮手。
这一举动,方家成了灵泉村万众瞩目的人家,是众人纷纷巴结讨好的对象。
只要有时间乔钰便成了众人的老师。
所谓的众人,是指方华,方林,方木,栓柱,狗剩一帮人等。
在方华看来想要做生意赚钱,识字是必须的。
方华学识字完全是给自己找个自己认识字的理由,她主要的目的是练习毛笔字,没办法这个年代还是以毛笔字为主。
炭笔只有自己偶尔用下而已。
当然认字最快的莫过于方华,众人倍受打击,一群男人不如一个女人认字的速度快。
方华挑挑眉,她才不解释自己早就认识的事实。
她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更能激起众人学习的信心。
果不其然众人如同打了鸡血似的,二个的时间里,所有人都能看书了。
铺子的活计基本上交给了乔钰的三个护卫,永辉,图信和图琪。
因为发生了一件事,方华买下了隔壁的书静轩。
原因真是令方华无语,男人的通病,姚瑶的类似事件在尹家的门口再一次上演。
那日尹家突然来了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妇人,手里抱着一个吃奶的孩子。
孩子看上去刚满月不久,看穿着妇人过的还是不错的。
到了书静轩的门口跪地就是哭嚎,求尹老爷给他们母子一个名分。
不一会儿功夫书静轩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乔钰扶着方华出来看,见尹翔面色铁青,尹婶子几度昏厥,方华连忙上前安慰。
尹婶子摇摇头,表示没事,她是知道的,可事到临头还是打她个措手不及。
这时尹婶子的夫君急冲冲的走了出来,似乎刚睡醒的模样。
看到来人,心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