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们,我们先把肉卖了吧!方华道。
行。
方林道。
卖肉走这边。
方木道。
三人来到集市,不愧是赶集的日子,就跟不要钱似的,人流摩肩接踵。
看到众多的人群,方木道:我们来晚了,没有地方了。
方华不以为意,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新鲜的野猪肉,大家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啦,十文一斤,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喽。
说着从方木的背篓里拿出两条子用麻绳绑好的肉,举起来让大家看个清楚。
哥俩目瞪口呆,他们的小妹太厉害了。
哥俩试了半天还是没有张开嘴,有些难为情,默默跟在方华身后不吱声。
小姑娘,你这肉怎么卖的。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娘问道。
大娘,这一条一斤多重,十文钱。
方华爽朗地答道。
大娘又问道:小姑娘,人家卖肉都是要多少称多少,你怎么?方华明白大娘的顾虑,大娘,不瞒你说,我家的野猪在村里卖了大半,剩下的家里还是吃不完,拿出来卖些,我家没有秤,只能借邻居的秤称好了,大娘一看就是行家,大娘看看这肉新鲜不新鲜,份量足不足。
方华一通的吹捧,把大娘捧的是心花怒放,谁不爱听夸赞的话。
说罢还把肉举起来让大家看清楚。
小姑娘,真会说话,给我两斤。
大娘说完,掏出二十文钱,递到方华的手里。
好嘞,大娘。
方华乐滋滋地接过二十文钱,把手中的两条肉递给大娘。
回头看向自家二哥,二哥,把料包给我。
诶。
方林乐呵地递过来两包料包。
这是方华准备的一些料包,卖肉时搭配着卖的,算是给自家打广告。
方华拿了两包料包递给大娘道:大娘,这料包是赠送的,煮肉时放些进去,是帮助肉提鲜的,别忘了再加些葱和姜进去一起煮,味道更好。
哎呦那敢情好,多谢小姑娘了。
大娘刚走,旁边看了半天热闹的中年男人问道:小姑娘,你那个料包里面是什么,煮肉时放点真的会增香吗?方华笑了,大叔,至于里面是什么抱歉,无可奉告,不过你可以买肉,我送你一包,你回家试试不就知道了。
大叔一听也对,给我来两斤肉。
旁边的人听了稀奇,是什么还能让肉提鲜。
平时家里煮肉就是放些盐进去,有股腥味,没觉多好吃。
众人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肉回去,就是试试小姑娘口中的提鲜是否是真的。
反正肉十文钱也便宜。
很快三十多斤肉销售一空,方林拿着三百多文钱乐不可支,这可比做工好多了。
走吧!我们打听一下哪里收山货。
方华道。
方林想想道:我知道一家收野味皮毛的,菌菇收不收我就不知道了。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方木道。
好,那我们就去试试看。
方华道。
兄妹三人来到一家名为,老谭野味的铺子门前。
就这里了。
方林说完率先走了进去。
方华和方木紧跟其后,刚进门,见方林已经开始问里面的伙计了。
请问你们收不收菌菇。
方林道。
小伙计好像没有听清楚似的,你刚才说什么。
方林一听小伙计如此说,心凉了半截,没有回答小伙计的话,回头看向方华和方木,意思是没戏了。
刚才小伙计的话方华同样听到了,方华可不认为没有戏,恰恰相反,方华觉得很有戏。
于是上前道:请问你们这里收不收菌菇。
方华把菌菇两字说的大声了些,清晰了些,唯恐其他人没有听清楚。
这一声还真奏效,这时躺着闭目养神的一位中年大叔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菌菇,菌菇我听见谁说菌菇了。
小伙计连忙道:掌柜的,是这几位问我们收不收菌菇。
收,收,收。
中年大叔连忙道,突然又觉不对话锋一转道:要先看看货。
中年大叔这一出可把方华可坏了,谭大叔可真风趣。
谭大叔道:小姑娘如何知道我姓谭?老谭野味。
方华一指牌匾道。
哈哈,鬼灵精。
谭大叔指了指方华道。
方林和方木看着自家的小妹迎刃有余地应对,看的二人大跌眼镜。
他家的小妹何时如此的能干了。
两位哥哥,快把菌菇拿给谭大叔看看。
方华提醒两位哥哥道。
哦哦哦。
方林和方木才回过神来。
谭大叔一看可不得了,乐的嘴都合不拢。
不曾想这个小镇上还有人认识菌菇,我还以为这次要白来一趟,诶,这是什么?谭大叔发现菌菇上面的小布包,打开来闻了闻,可不得了,这个可是他找了好久的。
小姑娘,小姑娘,这个也是你们采的。
方华点点头,嗯,这些我是用来煮肉了。
谭大叔疑惑道:你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方华又点点头。
走,我们去后院谈。
谭大叔邀请道。
回头看着小伙计道:去,给几位泡茶,拿点心。
方华几人跟着谭大叔到了后院的院子,坐在了一处阴凉处落座。
谭大叔道:不瞒你们说,我都来镇上好多天了,你们是第一个来卖菌菇的人,至于这个认识的人就更少了。
不知道谭大叔是如何收这几种菌菇和草药的。
方华道。
菌菇我给你们三十文一斤,至于这几种给你们一斤二十文如何。
谭大叔道。
方林和方木欣喜不已,方华没有任何表情问道:那晒干的菌菇呢!两百八十文。
两百八十文,这么多。
方木脱口道。
十斤能晒出一斤就不错了。
方华说完转头问谭大叔道:这些草药二十文太少了,因为近处根本采不到,只有深山里才有。
要不这样,一斤和菌菇一样给你三十文如何,因为我自己还要加工出来。
谭大叔道。
方华想了想答应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