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是当着方华的面前去献媚。
他们简直没有脸见人了。
肚子气的鼓鼓的村长大骂道:是谁家的,给我带回去好好教训,眼皮子浅的东西别在这里给我丢人现眼。
那些个大姑娘小媳妇的家人见状,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太丢人了。
长得好看的男子多的是,她们为何盯上了方华的夫君。
这时有自家姑娘的人家低着头把自家的姑娘拉走,其中有两个小媳妇被自家的夫君黑着一张脸拉回了家。
远远的便能听到哭嚎声一片。
这是挨打了,虽说是同村,可她们见到好看的男子连脸面都不顾,方华并不同情。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多,不是你的就不该惦记。
这时大家才注意到乔钰口中的那两个人。
刚进村子的那会,村民只留意方华去了,没人留意跟在车厢后面骑马的两个护卫,而且手里拿着宝剑。
此刻再看,他们才知道方家的姑爷可不是他们小老百姓能够得罪起的。
不想再理会外面的事,方华和乔钰转身回屋。
乔钰并非真的不卖种子给村民,他只不过是找个由头臭骂村里那些女人一顿,给他们一个教训。
竟然敢当着方华的面,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自己,他只觉得这些人恶心至极。
两个月的时间乔钰对有意无意与自己没话找话的那些女人态度不假辞色,他身边不再有如苍蝇般的女人围绕。
他懂得有时对有些女人一味的温和是不行的,有些人会得寸进尺,给脸不要脸。
见方华进屋来了,高氏心疼道:老闺女可算是回来了,累坏了吧!坐下歇歇,娘这就给你端饭去。
谢谢娘,我真的是饿了。
娘,你陪着小姑和妹婿,我去端。
苏欣笑着转身出去了。
自从嫁到方家,苏欣的日子简直舒心的不得了,夫君对自己好不说,公婆对自己同样好。
高氏自豪地道:我老闺女就是有本事,这可不是救了一个村子,是救了整个景朝。
方华浅笑嫣然道:娘,玉米只是其中一种,还有两种作物既能当菜,又能当饭,亩产甚至比玉米还高,可惜我没找到。
乔钰来了兴致,娘子,竟然还有这样的东西,娘子见过。
那人和我说玉米的同时还说了其他的两种作物,我还真的去找过,不过没有找到。
太好了,既然有这东西,肯定是在某个角落,只不过大家不认识,如果有缘娘子一定会发现的。
嗯,会的。
这时苏欣用一个托盘,端着饭菜走了进来,小姑和妹婿吃饭吧!谢谢大嫂。
苏欣羞的满脸通红低头去了灶间。
吃完饭,方华才感觉有了力气。
吃饱了吗?乔钰温柔地道。
嗯,吃饱了,你呢!我吃饱了。
乔钰宠溺地点了一下方华的鼻尖。
恰巧高氏走了进来,方华问道:娘,你和爹为何不住在新宅子里。
高氏不以为意道:嗨,住哪里不一样,我和你爹住在老宅子就行,你们兄妹四个每人一间,走,娘带你去看看你们的房间。
逛了一会儿新宅子,方华实在是累了,躺下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乔钰轻手轻脚走出房间,图信和图琪走了过来,兴奋道:二公子,原来老爷说让我们听你的话,是因为有这样的好东西。
嗯,我已经给爹去信了,图信你回去后,把在这里知道都说给我爹听,你在带些种子回去,记住一定要先保密。
二公子你放心,奴才知道轻重。
图信,如果爹让我回去,你就说我知道还有两种作物的亩产量比玉米还要高,我要留下来继续寻找,这几年都不会回京。
是,二公子。
睡了一大觉,方华精神饱满地起身。
听到动静乔钰走进屋子,娘子,你醒了。
嗯,我睡了很久吗?没有,你才睡了半个时辰,走吧娘子去老宅,你不知道,爹娘,哥嫂,激动的嘴都合不上了。
外面的事情都处理好了。
嗯,村民都走了。
两人来到老宅时,一家人才吃完饭。
进屋时,方华看到苏欣在收拾桌子,她回头看看外面的天色,此时应该是下晌了吧!方华疑惑道:爹娘,你们这是中饭还是晚饭。
高氏埋怨道:你爹和你的哥哥们只顾着乐呵去了,哪里还记得吃饭,中饭和晚饭一起吃,省饭了。
方父高兴的嘴就没有合拢过,哎呀,一顿饭不吃而已,从前过穷日子的时候,两顿饭能吃饱就不错了。
然而高氏骄傲地道:你也知道从前,如今咱家,甚至全村的好日子都是我老闺女的功劳。
是是是,村里人都记得,村长今天不知道和我说了多少回,多亏了我老闺女有远见。
方父着实的出了一把风头,此时傲娇的样子,逗坏了一家人。
方华看向方木撒娇道:三哥,我想吃玉米碴子粥。
方木一脸的宠溺,刮了一下方华的鼻子,你让三哥去拉磨是吧!行,三哥这就去。
三哥,要小米粒那样的颗粒。
知道了。
我陪三弟去吧!方森同方木一同走了出去。
此刻方华想的是让乔钰送到京城多少玉米种子合适。
于是方华问方林道:二哥,村里人买走多少玉米。
六百多斤。
方华扭头看向乔钰问道:乔钰,你觉得你送回京多少合适。
什么回京?方父不解道。
是,我让乔钰告诉他的家人了,有乔钰的家人禀报给朝廷。
方父觉得方华说的有理,于是道:对,对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应该的,应该的。
乔钰想了想道:要不送五百斤过去,咱们留出来自家种的,我还想着让戴县令出面,让别人家同样开始种植,这样不出三年,咱们景朝就能摆脱吃不饱的困境。
沉思片刻方华觉得乔钰说的有理,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