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阙深重》林念若 > 第113章 庞十的婚事

第113章 庞十的婚事

2025-03-31 13:15:06

这转眼进入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阳光冉冉。

念若坐在栖凤宫榻上看医书,庞十站在边上为他讲解要点。

沐晴引着三位小宫女进来,瞧庞十也在,脸上飘上一抹娇红,柔声对念若禀道:这三位是新进来服侍您的人。

三人上前跪下叩礼: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玉体安康!念若放下医书问:你们几个起来吧,都叫什么名?三人齐声答道:请皇后娘娘赐名。

一般新分配的宫人都要请主子赐名,表示忘记过往,一切重新开始。

赐了名以后就是主子的人,以示对主子忠心。

念若抬眸打量三个人。

这三人的情况,元光帝已经摸过底,念若自也大概知晓她们情况,年龄大的那个17岁,圆脸,相貌中等,读过书,擅长烹茶,是个稳妥聪慧的;另一个十六岁,长得清秀伶俐,是个手巧的,吃食、针线做得甚好。

最小的那个只有十四岁,这是个相貌出众的,念若之所以选择她,是因她爱笑,面上一对梨涡常常浅笑嫣然。

念若想了一下,为她们三个各以三味中药命名:云苓、月见、朝颜。

三人谢恩,由沐晴带着退了出去。

念若看了一眼庞十,笑着解释道:你跟沐晴的事,本宫与皇上说了,打算为你们挑个吉日就把事给办了。

这不特意又选了几个宫人,先让沐晴带几日,沐晴是本宫身边最得力的人,走了本宫还真有点舍不得。

庞十面上淡淡,看不到马上新婚喜悦:新人只怕侍奉不好皇后,臣不急,臣觉得再让沐晴侍奉皇后一段时间,等您用惯了新人再结婚也不迟。

念若瞧他迂腐样有点气:庞哥哥,你与沐晴都不小了,这事怎不急?本宫身边暂时还有桑葚,你不用考虑本宫。

念若真觉得这庞十就像一块木头,她又安顿道:虽说沐晴是宫人,但是本宫很喜欢她,她的嫁妆本宫都会为她备得好好的,断不会亏待了她。

本宫也会给她备些银钱,她嫁过去这都是你们的,本宫不会让你们日子过得难。

庞十憨憨的嗯了一声。

他没有家人,念若也只有多为他操心,又交待道:你与太医院请几天假,宅子里也买上几个下人,把宅院好好收拾妥当,静等新娘子过门就好。

庞十木讷回道:臣还要为您讲书呢,不用请假,宅子抽空收拾就行。

念若被他气笑了:书晚几天讲也不耽误,你先准备娶亲的事。

念若又唤来沐晴:你不是为庞太医缝了一件衣裳嘛,取来让他试试。

沐晴转身出去取来了衣裳,念若让沐晴带庞十去偏殿试。

庞十换好衣裳进来。

沐晴为他缝制的是一身帝释青①色斜襟长衫,上面用银线精致地绣了云纹。

庞十穿上十分合身。

念若笑笑赞:沐晴手艺真好,庞太医穿着很合适。

也到了午膳时间,庞十该回去了,念若让沐晴去送他。

沐晴能感觉出来庞十对她淡淡的,但是这不影响她对庞十的喜欢。

她在宫里长大的,见多了红颜未老恩先断。

谁都盼鹣鲽情深,可是大多数平凡夫妻都是亲情多于爱意。

她觉得女人最重要的是找个可靠的,有前途的,感情可以培养。

她也想过,可能庞十一辈子对她也不会有多深感情,但是感情当不得饭,庞十前途稳定,人老实,只要她不犯错,她永远会是正妻,将来再有个孩子傍身就可以了。

感情不深有感情不深的好处,感情不深,对对方的期望就会少,期望少了,失望自然也就没有。

像皇后说的:有爱就好好守护,没爱就守着自己的心过,生活不憋屈,不亏待自己就好。

过十日就是庞十与沐晴的婚事。

念若让人把栖凤宫装饰了一番,挂上了红灯笼和红绸,沐晴穿上一身大红嫁衣,带着念若为她备下的丰厚嫁妆,由庞十扶着嫁去了庞十置办的宅院。

晚间元光帝从御书房回来,看到红彤彤的栖凤宫,想到了他们的大婚那个时候。

他还清楚记得念若当时一身大红凤袍,局促不安的样子。

那天他表面很淡定,其实内心也很紧张。

他快步走进寝殿,念若坐在榻上看书,一身着银红色的罗衣长裙,乌发高挽,发髻上插了一只白玉兰钗,在烛光映射下熠熠生辉,淡然自若。

元光帝感觉喉结发紧,快步走上前,坐到念若旁边,夺过她手里的书:念念,朕回来了,你就别瞧书了,有这个功夫多瞧瞧朕吧。

念若今没看医书,而是瞧一本新得的话本子,正瞧到小姐与书生庙里私会。

书放到几案上,元光帝扫了一眼书名:鸳鸯记。

看这俗名就知道是什么书生小姐传记。

元光帝又拿起来,粗略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随手丢下:念念这种书你也看得津津有味,朕不比那些个书生好多了。

念若无奈地笑笑,顺着他的话奉承道:皇上是比他们好多了。

元光帝听了念若的话,笑意更深,把念若揽到怀里:念念你还记得咱们大婚那日吗?那日朕在东阶等你,心里害怕得紧,生怕中间出了什么变故,直到看到你缓缓从西阶而上,朕的心才算放下。

朕牵你手的时候,你有没有发觉朕手心里都是汗。

念若笑笑回道:臣妾当时太紧张没注意。

元光帝又低头凑到她耳边,轻柔的嗓音带了几分撒娇:念念,你还欠朕一个洞房花烛呢,大婚那夜你可是碰都没让朕碰一下。

念若没想到一个男子说出口的话竟然也能带着几分娇媚,应该说是妖媚。

皇上……桑葚在殿外轻唤。

元光帝放开念若,出声让她进来。

桑葚进来后颇为难地禀道:丽锦宫高充媛的人来寻皇上,说四皇子生病了,情况严重,想让皇上去瞧瞧。

如果说嫔妃病了,桑葚会直接打发走,皇子病了,又说得比较严重她不敢不禀。

元光帝一边换衣裳一边对念若交待:念念你先安歇,朕过去瞧瞧就回。

念若也想跟过去:皇上您等臣妾,臣妾跟您一块去。

你不去了,夜里凉。

元光帝走到殿门口又停住,怕念若担心说了一句:朕答应念念的事,朕记得呢,那边如若没事,朕立马回。

元光帝赶到丽锦宫之时,高充媛正抱着皇子哭,四皇子发烧了。

传了太医还没到,气得元光帝打发人又跑了一趟太医院。

又等了一会儿太医摇摇晃晃才来,元光帝一看他那样就知喝醉了。

元光帝厉声问去太医院传太医的小公公:怎叫来这么个东西,其他人呢?小公公吓得赶紧跪下禀:皇上,今日太医院就他一个人当值。

按规矩太医院夜里最少要两位太医留值。

眼下这种情况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最紧要的是赶紧为四皇子瞧病。

这喝废的自然瞧不了病,另外传太医,就要出宫,时间来不及。

元光帝想到了念若,她跟庞十也学了这么长时间,或者她能瞧。

赶紧吩咐小公公:快用朕的辇去接皇后过来。

元光帝又瞧向瘫跪在地上的太医,朝殿外喊:来人,把他给我架院里,浇盆冷水让他清醒清醒。

进来两个公公把那太医架到了院里,直接一盆冷水从头浇了下去。

春的夜里还是很凉的,他就那样湿漉漉地跪在院里,也许是冻得,也许吓得,一直在抖。

念若很快来了。

元光帝迎到她跟前:念念你去瞧瞧老四是怎么了?念若走到床榻跟前:充媛你先让开,本宫瞧瞧皇子。

高充媛她可不信皇后会为她孩儿瞧病,她不愿离开。

元光帝走过来一把拉起她,扯到一边,让念若坐到床前小凳上。

念若观四皇子皮肤有些发红,先摸了一下他额头,有发烧症状,又查看了一下他舌苔,摸了一下脉搏,然后剥开他胸口衣服瞧了一下。

回过头对元光帝说道:四皇子要发水痘。

元光帝一把扯过念若,他怕念若被传染,虽说念若是成人,他晓得成人如果儿时没出过水痘,成年了也有可能被传染。

揽着念若离床榻远远的,让她坐到窗前榻上问:你知道现在怎么处理吗?这种小病症念若还是会瞧的:先让宫人为四皇子用温水降温,一定要看着他,不要让他抓痒,另外注意不要让他受风,水痘发出来就好了。

高充媛赶紧让宫人去打水,宫人开始用温水为皇子擦身子。

元光帝又问:念念会开方吗?念若没实际开过方,而且现在皇子最重要的是别让他烧坏就行,暂时不急于用药,念若就说:今可以不用药,只要有人盯着,按臣妾说的做就没问题,明早再找太医瞧瞧,再说开方的事。

元光帝拍拍念若,示意她坐在那等,他走到床榻边,瞧了一眼皇子,然后对高充媛吩咐道:你按皇后交代的做,让人盯着皇子,给他降温,别受风,别抓痒,明早再去一趟太医院。

朕先陪皇后回去,有事再差人过去寻朕。

高充媛全部心思都在四皇子身上,听了元光帝的话,头也没回,应了一声。

元光帝揽着念若上了辇。

邪皇注释:①帝释青色:中国传统色,属于沉蓝色,颜色沉静。

亦称帝青、鹘青。

王夫之《广落花诗三十首》咏祖绿帝青添几色,新阴还得醉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