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继位那个冬天,宋瑾家里举行赏梅宴,宋瑾是朕曾经的伴读,也是朕的好友。
赏梅宴上朕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皇后。
那个时候朕带着四喜在梅林赏梅,忽听闻动人吟唱声。
她的声音干净清婉,曲唱得如怨如诉,如同一湾清泉流入心田。
朕觉得这只应是天外音,她比乳母唱的还要好。
朕循声而去,她背身站在远处,朕想走过去瞧个清楚,瞧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才能唱出这样的曲。
她回过头,朕当时觉得她就是一个小孩子。
念念那个时候才十五岁,她又比一般女孩子瘦小一些,看着只是一个十二三的小女孩。
她瞪着一双杏眼带着几分怒瞪着朕,朕当时只觉得自己像是惹了一只幼兽。
现在想想朕当时也没有对她起甚心思,毕竟她当时是一副幼齿模样。
后来她与姜家庶女一同落水,九皇弟跳下水竟然第一时间去救她,朕心中还为九皇弟不值。
那个时候朕觉得念念太普通,又有些愚笨。
第二次见她是在宫里元宵宴上,那次名门世家女来的众多,他们有意让自家女入宫,朕也有意多观察一下,看有没有符合朕心意的女子。
宫宴上美人众多,朕原没有注意到她。
放烟花时,她出了意外,九皇弟上前拥住她,朕看出九皇弟对她有些不同。
当时朕觉得她家世不好,各方面都普普通通。
第三次见她是在姜府,那次朕与姜将军和九皇弟去狩猎,回到姜府去烤肉。
当时朝堂平稳,朕志得意满,年纪也大了,加上群臣纷纷上书劝朕充盈后宫,绵延后嗣。
朕也开始考虑要找个什么样的人为皇后,朕没有想过爱与爱,朕觉得能配得上朕的必要是绝色美人,哪个男人不喜颜色,朕在生理上也就是一个普通男人。
朕要的人除了外貌出众,她还得是个聪慧的,朕可不想为了她操心,她必要有足够能力在后宫生存下去。
朕在姜府见到了姜家嫡女,发觉那是一个聪慧,貌美的,有那么一瞬朕觉得她跟朕合适。
宴席上朕偶尔抬眸看到垂眸啃肉的念念,她像个小孩子大快朵颐。
朕心里生出捉弄她的想法,只是单纯想逗逗她,就像逗弄一只可爱的幼兽。
朕命她唱曲,她不敢推脱,清唱了一曲。
声音还是如此好听,迷人,还是如此醉人心扉。
朕后悔了,后悔不应该让她唱,朕不想让旁人听她唱。
朕淡淡地让她坐下,便再也没有理她。
你也许会问朕那个时候爱她吗?朕那个时候心里一定是没有爱上她的,只是单纯不想让别人听她唱曲。
第四次见到她是在九皇弟生辰宴上,朕发现念念和姜家嫡女都心仪九皇弟。
当时朕就歇了纳姜家嫡女为皇后的心。
朕觉得念念不管是家世还有外貌才学都配不上九皇弟,反而是姜家嫡女与九皇弟甚配。
不过九皇弟心仪念念,这是任何一人都能看出来的,因为他的眼神一直围着念念转。
如果当时九皇弟求朕为他和念念赐婚,朕真的会为他赐婚。
第五次见念念是在邺城,那次邺城发生瘟疫,这瘟疫来得有点怪,朕查出与苏家有些关系,朕亲自带着太医前往。
等所有事务处理好,朕去邺城一座山上散步,遇到念念。
她去山上药王庙为她祖母上香。
朕本不予理她,与她攀谈之时说到她祖母的病,也许是她眼含泪的模样触动了朕,不信神佛的朕陪她去了庙上。
后来遇到苏家刺客,朕不能丢下她不管,只能抱着她跳了崖。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朕突然发觉念念也很美,她比朕见过的任何一个女子都要美,她心思纯粹,善良,还如同朕乳母一般温柔。
她如同珍珠,如同那皎皎明月,乍看不显,越看越让人喜欢。
朕晓得她与九皇弟两情相悦,朕心里嫉妒九皇弟。
她祖母去世,朕去看了她,越看越入心,朕却没有理由陪着她。
朕先回了桑都,心里却担心她,特许了姜一旻假期,让他去邺城照顾她。
朕回到宫中,像丢失了什么重要东西,朕心里纠结,想到她就烦躁,又总是会想到她。
朕不能把她给九皇弟,她是朕想要的。
朕亲自在宫中挑了四个美人,故意给送九皇弟,朕给她们四人下旨,命她们勾引九皇弟。
九皇弟正是年少气盛之时,朕希望他耐不住美人诱惑,或者九皇弟就不喜欢念念了。
四个美人九皇弟一个没碰,朕明白九皇弟是情根深种了。
朕又抑制不住想见她的心,可是朕不能明着去追她,她胆小,见了朕总是怯怯的。
而且她满眼都是九皇弟,朕嫉妒得发狂。
朕压抑着嫉妒小心筹谋,每次想见她,都要宣姜家嫡女,九皇弟,和嫣然顺带把念念带上。
他们谁也不晓得朕的心意。
念念长大了,朕怕姜府着急为她订婚,也为了自己频繁宣她们进宫不让他们起疑,朕故意跟姜将军隐晦的表明想纳姜家嫡女为后。
所有人都以为朕是为了与姜家嫡女接触,为了让她陪伴姜家嫡女才把她捎带上的。
朕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到特别好的主意,后来就计划等国丧期结束就立马宣旨接她进宫。
这期间朕想了很多法子撮合九皇弟与嫣然,嫣然是百年难遇的美人,朕原想着只要九皇弟喜欢上她,那么就是双喜临门,大家皆大欢喜。
朕在九皇弟跟前一直称赞嫣然和姜一梅就是希望他能多留意她们俩。
谁晓得九皇弟一根筋,那架势是非念念不娶。
念念祖母孝期刚过,他就着急让朕赐婚,朕怎能赐婚。
朕不得不提前谋划。
朕可以随便一道圣旨宣念念入宫,可是朕不能,念念父亲只是一个五品武官,入宫只能是个美人或者贵人。
虽然那样朕依然能得到她,可是朕心悦她就不得不为她考虑。
朕不能像父皇那样让自己爱的女人,因宫中争斗而香消玉殒。
朕要给她一个可以依赖的身份。
所以朕就计划了一场救驾的戏,把她父亲封了侯。
然后两道圣旨同时进了姜府,赐姜家嫡女为九皇弟为王妃,另外就是纳念念为后。
朕晓得圣旨发出必出事端,九皇弟匆匆进宫,求朕改圣旨。
朕如若可以放弃就不会下那样的圣旨了,他不晓得朕也如同他一样对念念情根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