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府的日子虽然过得惬意,但是各种功课却安排满满的,除了跟着墨黛妈妈学习礼仪,还要跟着女先生识文写字,现在又加了女红课。
念若虽然也觉得累,但是看看姜一梅和姜雨晴的成绩,她每门功课也不敢怠慢了去,姜一梅还另学了各种乐器,就连姜雨晴都额外学了古琴。
教女红的妈妈,让她们先练针法,针脚要匀称,平整,接着又练缝直线,绣一些简单样式。
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她们要做些简单活计了,妈妈让她们每人绣一个荷包。
今日是她们三个休学休息的日子,念若饭后坐在阅柳苑的柳树下绣荷包。
现在已经进入四月天,四月天气温暖舒适,小院里,翠柳茵茵,花也开得娇艳。
念若住的小院虽然不大,里面花草却打理得很好,有桃花、芍药、玉兰等。
年初九贤王还让人为她种下一棵丁香;那丁香花也开了,洁白的花极其素雅,淡雅的花香飘满了阅柳苑。
九贤王来了。
她不抬眼看,听脚步就能知道是他,九贤王一身皦玉色绣五爪团龙的长袍,乌黑的头发带了白玉冠,手里提着食盒,不用说里面又是念若最爱的吃食。
念若见他也不用起身见礼,俩人笑盈盈地望着对方。
九贤王把食盒放到念若身侧的圆桌上:念若做的什么?念若放下手里的针线,笑呵呵地打开食盒:教女红的妈妈让我们每人绣一个荷包。
九贤王拿起看了看,白色素锦上绣出了一点点绿绿的枝条,能看出是柳枝,旁边还有两个什么黑黑的什么动物,好像是鸭子还是什么的。
九贤王自然是要夸赞一下念若啦:绣的真好,这柳枝绣得秀美,连这鸭子都很生动。
正在往嘴里塞糕点的念若差点噎着:这哪是鸭子,这是两只燕子。
九贤王又仔细看了看:燕子不该飞着嘛,这不是在地上站着吗?念若抢过自己的荷包,自己仔细看了看,灰心丧气地叹了口气:其他功课我还勉强跟得上,这绣工、针线我无能为力了。
九贤王摸摸她的头,温声安慰道:我觉得绣得很好,这只荷包我跟你提前预订了,做好要送给九哥哥。
念若摇摇头:如果我能学会,以后为你做,这个太丑了。
九贤王从食盒里拿出一块糕点递到她手里:不要有负担,以后你又不用做这些活计,针线自有绣娘做。
九贤王见她还是沮丧,又接着说道:不管什么功课,将军和夫人让你学,咱们也不好推脱,你就跟着学即可,至于学得怎么样,不要那么在意。
女子学这些无非是希望将来在夫家好安身。
其实爱你的人不管你什么样,他都会爱你,不会对你有那么多苛求,他会只希望你快乐就好。
念若晃了晃小脑袋,接过九贤王递过来的点心,有气无力地道:有这么好的人嘛。
九贤王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觉得九哥哥怎样?念若抬起脑袋一脸骄傲:九哥哥自然是好的,将来哪位漂亮姐姐能嫁给九哥哥一定很幸福。
九贤王望着一脸娇憨的念若,心里默默问了一句:你可愿意。
这话他现在还不能真的问出口,因为他没有信心,也怕吓到了念若。
……此时姜一梅正坐在姜夫人房里,手里拿着一只荷包绣。
她们娘俩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儿。
姜夫人唤来一个小丫头吩咐道:你去阅柳苑去跟表小姐说,让她晚间过来吃饭,厨房做了酒糟鸭。
姜一梅爱吃酒糟鸭,这酒糟鸭想做好,可费时候,需将肥嫩的鸭斩去头,爪,翅尖,洗净,投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用清水洗净血沫,放入汤锅中煮至八成熟,任其自然冷却,捞出斩成四块(前胸腹两块,后腿两块),两面用盐巴腌渍约莫半个时辰至入味。
然后再放入鸭汤和相等调配料,调好口味后过滤净汤内杂质,做成香糟酒汁。
将腌渍入味的鸭块放入香糟汁,内浸渍一夜,即可取出食用。
小丫头一边为夫人添茶一边回话儿:刚九贤王又来了。
姜一梅手一滞,问道:又去了阅柳苑?小丫头嗯了一声,接着回道:这九贤王对表小姐真好,每次来各种吃食和各种好玩的,一股脑地往表小姐那送。
哎哟——姜一梅不小心扎了手指,雪白如玉的指尖渗出一滴鲜红的血。
姜夫人摆手让丫头退下。
姜夫人看着姜一梅,心一沉,她养下的,怎会不知道她想什么。
姜夫人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婚姻我与你父亲自有打算,九贤王那里不可考虑。
姜一梅想跟母亲说自己喜欢九哥哥,可她知道九哥哥只拿她当妹妹,所以跟母亲争辩这些有什么用。
姜夫人能看得出,女儿对九贤王用了情,也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看着开朗随和,其实也拗得很。
她心里谋划着,要早点把她的婚事给敲定下来,这样也断了她的念想。
(天桑国有规定,皇帝去世,新皇和五品以上大臣家三年不能大办喜事,比方皇宫封个美人,家臣府里小规模纳个妾啥的倒是可以,但正主大婚这事必须得国丧三年后。
)姜一旻婚事也没有着落呢,之前因碍着九贤王在府里生活,他的婚事没有着落,姜一旻自然不好订婚。
现在九贤王另立府邸,她也该为姜一旻谋划一门子亲事,姜一旻是大哥,只有他定下来,一姐儿这个妹妹的婚事才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