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阙深重》林念若 > 第4章 不过尔尔

第4章 不过尔尔

2025-03-31 13:15:06

今日是丞相府的赏梅宴,一早姜夫人房里的高妈妈就来了阅柳苑,月儿正在为念若挽发,念若命人直接把妈妈引进内室。

高妈妈走到念若跟前儿,微微屈身算是见了礼:表小姐,夫人让我为你带来一支上好的白玉钗,这可是夫人当姑娘时,最喜欢的物件。

念若示意云儿接过钗,又笑盈盈地吩咐云儿,为高妈妈上茶,递点心。

麻烦妈妈回去代念若谢过舅母,这钗我很喜欢。

高妈妈扫了一眼床榻上放着的衣裳,笑着问:表小姐是准备穿这套衣服参加梅宴?是,念若初到咱们府里,之前也没有见过这场面,如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妈妈提醒。

念若转过头,一脸乖巧恬静,既无傲气,也无谄媚,忽闪忽闪的一双眼睛,亮晶晶地望着高妈妈。

高妈妈满意的点头:这衣裳既庄重又明快,刚好符合表小姐的年纪。

接着高妈妈又寒暄了几句便回去了。

姜夫人也正在梳妆,常妈妈正在为夫人戴耳环,见高妈妈回来,夫人问道,把钗送去了?高妈妈回复道:送去了,表小姐非常喜欢,接着转而说道:老婆子去时表小姐正在梳头,衣裳她已经准备好了,准备的是月牙色银丝绣长枝纹抹胸裙,外搭月牙色绣梅花褙子,外氅是一件粉白绣粉团花兔毛滚边。

姜夫人听了很是满意:这孩子懂事,心思灵巧。

常妈妈也忍不住赞道:表小姐没有穿那套新做的浮光锦裙,应是想到咱们二小姐要穿,也没有直接选她常穿的粉色,应该是为了避开大小姐,大小姐喜欢艳丽的颜色,她是怕大小姐要穿粉色。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姜夫人也是越来越喜欢念若:等会儿让这孩子跟一姐儿坐我的马车。

她又转头吩咐高妈妈:你去看看九殿下和少爷准备得怎样,收拾停当没,天寒让他们也乘车去。

……念若穿戴好到姜府大门口时,几辆马车已经停在路边候着,九殿下和旻表哥已经到了。

九殿下也穿了月牙色,月牙色衣裳用银线细致的绣了竹叶花纹,头上簪了白玉发簪,儒雅而又贵气。

旻表哥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流云滚边,他头上簪了一只云纹墨玉簪,衬得他高挑雅致。

念若向二人见礼,姜一旻看看念若,又看看九殿下,皆是一身月牙色,打趣道:九哥哥你跟念若妹妹这是商量好的?接着发出一阵爽朗地哈哈大笑。

念若心里觉得有点尴尬,只想着别跟姜一梅和姜雨晴撞色,没想到竟然跟九殿下……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耳尖都红了。

幸而此时姜夫人和姜一梅出来了。

姜夫人身上穿着缕金锦花绿色缎窄褃袄,下穿绿色锦花褶裙,外罩绿色兔毛滚边大披风。

姜一梅本生就了一张清新脱俗脸,她身形苗条,发髻上银镶绿宝石的莲花冠,长发披于背后,用一淡绿的丝带轻轻挽住,一袭新做的浮光锦衣裙,浮光掠影,只觉她身上似有烟霞轻拢,高贵清雅。

念若刚要见礼,姜夫人一把拉起她,笑着说道:你这孩子,舅母知你是个懂礼数的,以后不用见了就拜,我虽是你舅母,但是你母亲不在了,我是从心里把你当自个孩儿。

几人闲聊之间姜雨晴也到了,高挽随云髻,碧玉簪和玉步摇两相映衬,点插白玉珠花。

一身粉色七重锦绣衣,衣领微窄,露出雪白纤细的脖颈,犹如凝脂,外罩一件水粉色滚白狐狸毛披风。

这姜雨晴一张标准瓜子脸,细长眼,大双眼皮,皮肤洁白,本就是一等美人。

姜夫人见她也出来了,便吩咐大家上车,主子和下人一行五辆马车往丞相府驶去。

马车上姜一梅随机为念若讲述着哪里有什么好玩的,那个店铺有好吃食,一路说笑间便到了丞相郊外的别院。

丞相为什么要搞赏梅宴呢,因为这丞相夫人喜梅,在郊外有个梅苑,里面是丞相夫人花重金从各地搜罗来的各色梅花。

丞相也是清流人士,家里只有两位夫人,丞相大夫人生有两子,丞相二夫人育有一女,丞相的长子一十九岁,不但一表人才,文采出众,还习得一身武功,新皇还未登基之前是太子伴读,现在虽无官职,但是一直在御下办事。

今天这赏梅宴,丞相夫人也有提前为长子相看媳妇的意思。

天桑国民风开化,女子只要防护得当,也可上街行走,少男少女结婚也不早,一般都要长到十七八岁才会结婚。

天桑国有个规矩,国丧期间皇家大臣三年内不能大办喜事。

因先皇薨,大臣家适龄子女成婚这个事都推迟了。

但丞相长子已年满十九岁,所以先相看,定下来,等三年后再成婚。

丞相与将军虽然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但是两人相互欣赏。

两家如若能成为亲家,也算是天作之合。

姜夫人细细为女儿盘算过,目前来看的话,丞相家长子是姜一梅最佳的选择。

虽然女儿还小,今年才十五岁,但是国丧三年,三年之后,女儿也刚好18岁,可以成婚了梅苑里一大片梅花林,立春时节是腊梅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各种颜色的梅花,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黄的赛金,顶着还有些刺骨的春风,凌寒飘香。

梅苑赏梅的贵客三三两两的结伴赏花,浅笑低语。

到了梅苑后,姜夫人便去房里与丞相夫人闲叙,九殿下和姜一旻两人则去了丞相大公子书房。

林念若,姜一梅和姜雨晴三人则直接到了梅林,梅林中间有个赏梅亭,亭子里少女们有的在弹琴,有的在下棋,有的则在作画。

见她们过来,有两位女子起身迎了过来,姜一梅也欢快地快步迎过去,三人高兴的手握在了一起说笑。

姜雨晴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朋友,也走到另一处攀谈。

姜一梅回身为林念若介绍,她先指了指穿红色衣裳的少女:表姐,这位是御史家嫡女张姐姐。

又介绍另一位穿黄色衣裳的女子,左侍郎的嫡女——赵姐姐。

两位姐姐这是我姑母家的表姐,与我同岁,大我几个月而已,她父亲是游骑将军。

三人相互含笑相互招呼。

御史家的张姐姐说梅园东边还有一个亭子,那里人少,几人赏花,说笑更方便。

几人便由张家姐姐带着寻那个亭子去了,这梅园还很大,几人一路说笑,走了好一会儿才走到亭子。

亭子虽偏僻,主家很周到,这里也备了几盆炭火,石桌上给放置了几个手炉,石凳垫了厚厚的绣花棉垫,这里清幽,赏花,闲话儿最适合不过了。

念若与她们不熟,她们聊的很多事她都不知道,也就无法插嘴。

见几人聊得热络,她便悄悄起身去看梅花。

念若看看这棵,又看看那株梅花,不知不觉走得有点远了。

忽而看到一株奇梅,枝干弯曲,形成龙的形态,开出来的花,花瓣雪白,就如同肤若凝脂的美人。

这可是梅中珍品,她看母亲画过这种梅花,看到这个,她想起了母亲,伸手摘下一支梅花拿在手中,小声吟唱起母亲教她的一首小调: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惟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①今日的赏梅宴,不但桑都三品以上府邸的家眷都来了,天桑国的新皇,元光帝此时也穿了一身常服在梅林赏梅,他常带在身边的公公此时也是穿了一套普通家仆的青布衫。

元光帝隐隐听到有几句清新婉转的歌声,他朝着歌声寻去,看到远处梅树下站着一女子,女子的声音干净悠扬,女子唱腔里透出来淡淡忧伤。

他在远处站住脚,继续听她唱歌,没有惊动她。

一阵风吹来,梅花在枝头抖动,散落的花瓣从枝头飘下,此情,此景,加这动人的歌声,元光帝有些触动,他大步走上前去,想去看清楚,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元光帝离念若几步之遥的时候,念若也听到动静,转身回眸,看到一男子出现自己身后,男子一身黑色滚金边锦服,身形又高又瘦,长脸儿,悬鼻,薄唇,一双狭长的凤眼犀利透着薄凉。

念若见来人毫不避讳地在她脸上扫视,有点生气,回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睁大一双杏眼回瞪他。

元光帝见女子转身,一张清秀的小圆脸,弯月眉,杏眼,樱唇,乌黑的发髻上插一只白玉钗,点缀几支珍珠小簪,只是看着年纪还小,也就十二三的小孩儿。

元光帝见她奶凶奶凶地瞪着自己,不禁觉得好笑,淡淡的撂下一句:不过尔尔。

便转身离去。

邪皇注解:①出自宋代晁冲之的《汉宫春·梅》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惟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译文: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

横斜着挺出三两枝。

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霜欺。

燕子无情无义,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

唯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

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

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

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