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这么些大事,朝务自然堆积众多,元光帝每日忙到深夜。
但是不管多晚他都会回到栖凤宫,哪怕回去只能歇一个时辰就要早朝,他也会回去看一眼念若。
他不晓得自己的毒能不能解,如果最后还是解不了,那么现在这三年,就是他与念若的最后时光了。
元光帝想,人说爱一个人希望生生世世,如有来世,他自是愿与皇后一起。
只是有没有来世都是未知,今生他能多陪她一刻,就赚一刻。
念若每日看皇上都要喝药,各几日晚上还要泡药浴,追问庞十皇上的病情,庞十说皇上毒已解,只是身体需要慢慢调理才能恢复。
再问元光帝也是同样的说法。
而且元光帝每日朝务忙到深夜,见到她脸上都是笑意盈盈,念若也就没有多想。
……皇上忙着处理朝务,庞十也忙碌起来,天天翻看各种医书查找解毒之法,也再没有时间为念若继续传授医术。
念若学医的事却不想搁置,她开始自学。
每日除了偶尔照顾皇子,念若还会抽出时间去照顾元光帝。
经历过这次事件让念若静下心来,开始晓得照顾元光帝了,真正开始像个妻服侍起元光帝。
虽然她还做不到像个贤妻一样,早起晚睡事事躬亲,但是她已经开始愿意跟着高妈妈学着亲自做些吃食给元光帝吃。
元光帝对吃食越来越不在意,在栖凤宫用膳还会陪着念若吃一些,在御书房忙起来有时一天都不进食。
四喜公公常常因元光帝不用膳来寻皇后。
今不等四喜公公来寻,念若自己亲手做了山楂酪,炖了鹿肉粥端到了御书房。
四喜公公见念若进去,悄悄退了出去。
念若走过去,放下承盘。
元光帝抬眸看见念若,展出一丝笑意,放下笔, 拉住念若手,拉她坐到自己腿上:朕看奏章瞧的烦闷,念念正巧来了,让朕抱抱你。
声音里透着疲累。
元光帝以前耳力警觉性特别强,但凡周边有个风吹草动,他都能察觉,这次中毒,让他的耳力,灵敏性都大不如前。
念若反抱住他:皇上,您身体都还没有恢复,这么些政务身体怎么受得了。
元光帝抱念若在膝上,轻声宽慰:朕的身体好多了。
念若任由他抱了一会儿,起身,拿起一块山楂酪:皇上这是臣妾亲自做的,山楂开胃,你近日食量太小了。
元光帝咬了一口她递过来的山楂酪,不忘赞一句:念念做的要比那些御厨做的还要好。
念若温婉的笑笑,晓得不管自己做成什么样子,他都会说同样的话。
念若又端起鹿肉羹给他,他接过碗,吃了两勺,就放下说道:朕等会儿吃,念念先回去歇息,朕把这些奏章处理完,就过去陪你。
念若不理他的话,端起碗,盛了一勺,喂到他嘴边。
看着送到面前的粥,元光帝无奈的笑了一下,张开嘴喝了粥。
喂完粥,念若收拾碗碟准备回,却被元光帝拉住,他一句话不说,起身抱住念若,抱了好一会儿才放开,笑笑让念若回。
元光帝定定站住,瞧着念若离去。
他坐下唤四喜公公进来,迟疑一刻道:派去寻‘死不了’的事办的怎样了?四喜公公忧声道:无有音讯。
元光帝怔怔坐下,缓缓道:四喜……朕怕死了,朕舍不得皇后……四喜公公偷偷抹了抹眼泪跪下:皇上一定没事,皇上定会与皇后娘娘白首不相离。
元光帝眼里一瞬落寞隐过:朕只是担心,朕走了皇后怎办,朕后悔了,也许当初真应该把她许给九皇弟。
说罢摆手让四喜公公退出去,坐在御案继续处理朝务。
四喜公公出了殿,在门口拿袖子抹了一把眼泪,唤来一位小公公让他在门口守着。
自己则下去安排,加派人手去寻庞十的师傅死不了。
下午祥妃跟前侍奉的小宫女来到御书房,哭喊着说是求皇上去救她家主子。
元光帝不知出了何事,让她进了御书房。
小宫女进来跪下后说是皇后命人掌掴她主子,还要把她主子给送回南照国。
元光帝惊了,皇后性子柔软,别说掌掴嫔妃了,就是下人也没有体罚过。
可这小宫女也不可能凭空捏造事端,一定出事了。
元光帝赶紧丢下笔,命四喜传辇,他担心念若受了欺负。
急匆匆乘辇赶到栖凤宫,之见殿内司马顺容和淑妃也在,而祥妃则跪在地上,福嬷嬷站在她面前。
元光帝进房,穿过众人,直直走向念若,在她旁边坐下揽住她轻声问:皇后你可好?念若还没有回答,祥妃就哭诉道:皇上救我,皇后说要把我送回南照国。
元光帝斜睨了她一眼,又看向念若,他只想听念若说话,只想确定她无事。
念若挑了挑眉:臣妾确说那些话了,可那非臣妾的本意。
念若有点担心元光帝生她气,又接着解释道:今祥妃与淑妃还有顺容妹妹来寻臣妾闲叙……念若说到这里停下了,她觉得后面的话不太好说。
元光帝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继续。
念若索性直说了:祥妃说皇上多时未陪她,想让您今去陪她,臣妾拒绝了,皇上身子还没有康复,自然要减少男女之事。
此时福嬷嬷跪下禀道:皇后训斥,祥妃不服,出言无状侮辱皇后,皇后就说罚她抄女戒,女训各一百遍。
祥妃竟然怒吼皇后,老奴看不下去掌掴了祥妃,皇后没有命令,老奴擅自做主打的祥妃,皇上如若惩罚可以惩罚老奴。
元光帝眼眸瞬息染上薄怒,盯着祥妃。
祥妃气焰降了下来,声音也变的低弱:可……可,皇后也不能说把我送回去啊。
接着看向皇上撒娇道:我……我只是想皇上了。
元光帝冷冷一笑:后宫之事自然要归皇后管理,皇后说什么就是什么。
既然皇后说把你送回去,朕觉得也可。
元光帝又冷冷看了看淑妃和司马顺容道:不要觉得朕平日里对你们多有怜爱,这个宫里谁敢对皇后不敬,任由皇后处置。
三人赶紧应道:嫔妾不敢。
元光帝语气又带了几分阴鸷:你们别瞧着皇后性子软,想着她平日里不跟你们计较,皇后不计较朕会替她找你们讨回来。
念若见他真气了,怕影响他身体,悄悄拽了拽他衣袖。
元光帝握住了她手,淡淡看向跪着的祥妃:你是受罚还是回南照国?祥妃没了气焰,娇柔道:臣妾愿意领皇后罚。
元光帝听她那么说,扯了一下薄唇:祥妃降为祥嫔,《女训》、《女戒》各抄一千遍。
祥嫔瘫软地上,淑妃和司马顺容也悄悄不敢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