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速度太慢

2025-03-31 13:15:09

江叔武两眼放光的望向江玥瑶,只差摇旗呐喊:卖!卖!卖!林烁也很好奇,江玥瑶会如何选择。

谁知,江玥瑶竟是艰难的摇了摇头,道:王管事,实在是不好意思,药方不卖,不过可以卖成品药。

江玥瑶心中也想卖呀,可惜这药只能是她亲手做,才会有这种药效。

王管事想了想,也不好逼得太急,强人所难。

于是,以五文钱一小葫芦的价格,定了一百份。

她们背来的竹篓子,王管事也用不着,索性还给了他们,走的时候还不忘嘱咐道:这野生银耳是个好东西,京城的富贵人家都稀罕。

今后若是在山上再碰到,还可以送到我这来,有多少我收多少。

江玥瑶连连点头。

一看时间已经不早,三人匆忙赶往青泉伯伯的贵宾楼。

虽然东西已经卖完了,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要打声招呼的。

这时候巳时刚过,贵宾楼里客人还不是很多。

江青泉对三个孩子的印象极好,特意将三人安排在二楼顶里面的一个雅间。

吩咐厨房炒了三菜一汤,又上了一大盆米饭。

有什么事情,先吃饱了再说。

江青泉乐呵呵的道。

三人由于刚吃过米线,都不是太饿,于是都慢条斯理的吃着。

就连平日里一向风卷残云的江叔武,此时吃相也是颇好。

江青泉都看在眼里,越看越满意,默认是族弟江青山的家教好,心道:果然,读过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他就是吃了念书少的亏,否则以他的能力,家中的生意远不止现在的规模。

三人吃饱后,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江玥瑶先将提前备好的礼物拿出来,恭恭敬敬的交到了江青泉的手里。

青泉伯伯,这是昨天刚从山里采的野生银耳。

野生银耳有滋阴补肾,美容养颜的功效,小小心意,希望伯母不要嫌弃。

江青泉微微一笑,和蔼的接下了。

紧接着,江玥瑶便直奔主题。

最近村里新收的稻谷,价格已经降到245文钱一石了,不知青泉伯伯有没有想法?江青泉眼神波动,嘴唇微张,显然没料到三个孩子竟是来和他商议这件事情的。

你们仨能关注到这件事情,伯伯十分欣赏。

不过酒楼里收购粮食一事,一向都是由你族兄在打理,提前收购。

据我所知,今年应该是收的差不多了。

从贵宾楼出来,江叔武有些蔫儿。

瑶瑶,那咱们现在咋办?青泉伯伯压根就不需要再收购粮食了,那咱们以什么名义去收粮?显然,江玥瑶心中早已有了备用的方案,只听她不急不慢的道:当然还是照计划行事,稍作改动即可。

原本咱们是计划,打着帮青泉伯伯酒楼收购粮食的名义去行动,毕竟有了之前收蘑菇干的先例,大家也不会怀疑。

现如今,咱们就说是帮县城的大酒楼收购粮食,这不就成了?江叔武一时还没转过弯来,县城的大酒楼是指哪个酒楼?而一旁的林烁却是秒懂,笑着道:无需具体说出来是哪家酒楼,大家便会自行脑补,心中默认为咱们是在帮着贵宾楼收粮。

江玥瑶忍不住夸道:聪明!正是此意!江叔武挠了挠脑袋,仍旧似懂非懂的样子。

哦,那咱们现在去哪?江玥瑶想了想,道:咱们先去帮林烁买些日用品,再去票号,将银票换成银子和铜板。

其他二人,自是没有意见。

三人背着大包小包,紧赶慢赶,终于在申时前赶到了城门外,坐上了回村的牛车。

回到村里时,天已经黑透了。

三人将所有东西,全部都藏到了林烁家。

200多两银子,全部装进了一个破罐子里。

江叔武和林烁二人联手,将破罐子埋到的厨房灶堂前,又往地上铺了一层熟灰。

一旁闲着的江玥瑶,捎带手的帮林烁铺上了新床单,摊上了凉席。

忙完后,她拍拍手站在一旁,欣赏着自己的成果。

恰好林烁弯腰进来,看着自己陌生又熟悉的房间,顿时一愣。

江叔武紧跟其后,进来看到变化后,忍不住勾着林烁的肩膀赞道:呵,终于有几分家的味道了!怎么样,我这傻妹妹是不是心灵手巧,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嗯,确实。

微弱的油灯下,林烁低哑的声音,带着几分蛊惑人心的味道。

江玥瑶听着有些羞涩,幸好幽暗的灯光给她做了掩护。

江玥瑶赶紧拉着她三哥下山回家。

饱饱的睡了一觉。

第二日,江玥瑶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进空间查看枯树上银耳的生长状况。

让她意外的是,空间居然又扩大了一些!江玥瑶不禁猜测:难道是昨日,给王管事用了那消肿止痛药汁的缘故?如今空间里的灵地,已经快赶上她家后院菜地的一半大小了。

这若是全种上野山参,那可就发大财了!不过,这种心思她想想也就放弃了。

树大招风,怀璧其罪。

就算运气再好,也不可能老挖到百年野山参。

她家里没权没势,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若被有心人猜忌,反倒是给家里招祸。

于是开心了一会儿,她便把心思放在了野生银耳上边。

更让她惊喜的是,才过了一天多,新的一茬居然已经长上来,可以采摘了。

朵朵饱满,又嫩又肥,还没有丝毫杂质。

这东西,可比野山参招人稀罕多了!只要肯吃苦,愿意冒险往深山里走,都能采得到。

如今有了稳定的收货点,变现还快,采一茬,就能卖600文。

若照着现在的生长速度,几乎一天就能采一茬。

江玥瑶开心坏了!吃过早饭,就背着空篓子去了后山,江叔武和林烁依旧去祠堂帮工。

江玥瑶并未往更深的山上走,而是找了一处阴凉开阔处,放下篓子歇下,然后从灵书阁中翻出一本书来读。

这一看就看了半天,翻完一本又换一本。

看着天上的日头,差不多到11点左右了,这才收拾好书,将野生银耳从空间里摘出来,背着沉甸甸的竹篓子,满载而归。

江玥瑶一连晒了好几天的野生银耳,还没引起村里人的怀疑,家里人就先不乐意了。

大嫂挺着大肚子担忧的道:瑶瑶,不许一个人老往后山瞎跑,遇到危险怎么办?你若是不听话,非得去找野生银耳,我就陪着你一块采去。

哎哟喂,大嫂都快临盆了,江玥瑶哪敢拽着她一块儿上后山。

一通吓唬和带威胁,江玥瑶终于停止了采晒野生银耳的行动,而是每天采摘后,都直接囤到了灵库里。

这几天新鲜劲下来,累是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她算了一笔账,若照着采银耳卖银子来囤粮,她至少得采上一年多的时间。

预警将至的灾荒,会因为她赚钱囤粮的速度太慢而往后推延吗?肯定不会。

看来她要想想别的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