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善因善果

2025-03-31 13:15:09

老太太是隔壁村的,听说涞水村的江氏祠堂在收陈粮,特意挑粮来卖。

江叔武一看:哟,老人家,怎么这一挑都是陈粮?老太太不好意思的道:如今我自己一个人过,没种地,这些粮食都是儿子们孝敬的,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

听说这边收陈粮,我想着卖掉一些,再去镇上捡几副药吃吃。

听完这话,江玥瑶方细细打量老人家的脸色。

看起来不太好。

不过,若是要知道老人家身体的具体情况,还需把脉。

左右账上还剩了些钱,江玥瑶便将这一挑粮食也都收了。

待钱货两清之后,江玥瑶方道:老人家,这天都黑了,路上不好走,不如先去我家小住一晚,待明日天亮了再回家也不迟。

于吃住方面,村里还算是民风古朴,因夜路不好走,在陌生人家借宿之事也经常发生。

老人家稍一犹豫,也便答应了。

正好,明天一早我便可以出发去趟镇上。

江叔武老人家挑着箩筐,随口说道:若只是想抓几副药吃,何必去镇上?镇上那破医馆的三脚猫两下子,还不如我爹呢。

我爹治病,保好,保除根,还便宜。

当然,不会治的病他也不接,会建议去县城看。

老太太听完顿时眼前一亮,那感情好,今天这一趟算是来对了!一老三小刚走进江家院子,就看到大嫂站在廊檐下扶着墙,正疼的满头大汗。

江玥瑶赶紧跑过去扶人,老太太也跟着过去帮忙。

哟,家里怎么还有孕妇!什么时候开始疼的?都疼成这样了,这是快生了呀!第几胎呀?大嫂见着江玥瑶,就着她手上的劲儿慢慢靠过去,趴在了她肩膀上。

大嫂缓了缓,有气无力的道:第1胎。

昨天睡前就开始疼了,刚开始还能忍,我便没说,结果到今天下午,是越来越疼了。

江叔武与林烁又傻又呆地顿在了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我,我去叫大哥回来!江叔武将肩膀上的一挑箩筐就地一扔,撒腿就跑了。

一般这个时候,大哥江伯禾都会去水田看看水,一找一个准。

林烁也结结巴巴的道:我,我去河边看看,竹篓子里的鱼上来了没,一,一会儿给大嫂煮鱼吃,有力气。

说完也转身快步走了。

然而这时,老太太却是看着大嫂的肚子皱起了眉头。

这胎像不太对劲,得赶紧将家里大人找回来!江玥瑶强稳住心神,一边轻轻拍着大嫂的后背,一边小声问道jojo:大嫂,娘和外婆呢,去哪里了?刚刚那一波阵痛似乎扛过去了,大嫂轻哼着道:下午舅舅让人带了话,说是今天夜里会杀猪,让娘将外婆送回去,顺便拿些里脊肉和猪血回来,娘怕要明天上午才能到家。

江玥瑶急得都想跺脚,怎么就赶这么巧!舅舅已经捎了好几次的话了,让娘将外婆送回镇上去,就是担心大嫂即将临盆,家里会忙不过来。

可如今,家里就剩下她们俩没经验的,这可咋办?姑娘别慌,别怕!老婆子我就是管接生的,从前在清河县城也算有几分名气,咱们先将你大嫂扶回房间。

三人边往东屋走,老太太边道:虽然你大嫂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老婆子我接生近50年,也碰上过三回,皆是母子平安。

一会儿只要照着我说的做……这一夜,江家里里外外灯火通明,灶上的开水没断过,血水一盆一盆地从东屋端出来。

一家之主江青山,在里屋抱着说文解字,手都举麻了,书还没翻上一页。

每个字他都认识,但组到一起却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

脑海里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老妻咋偏偏这时候不在家呢?万幸!八月初一,子时,一挂鞭炮打破了涞水村深夜的宁静。

江家迎来了嫡长孙,母子平安。

名字是江青山拜托老太太给起的,大名江大壮,小名栓子。

这一天,江玥瑶先去了趟祠堂。

以防万一,她悄悄将仓库里的粮食都转移进了空间的灵库里。

随后又锁上门,在祠堂侧门口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粮仓已满,停止收粮。

贴好后,便回家帮忙了,添丁进口是大事。

然而,刑大郎那边却不知晓,还以为这边今天依旧要跟他抢粮。

刑大郎不要陈粮,于是心一狠,直接将粮价涨回到280文一石。

同时对外宣称:最后一天收粮,收满就走。

其实,若刑大郎一开始就按280文一石收,他的粮食早就收满了,也早就离村了。

他一直拖到现在,就是为了多赚些中间差价。

这回倒好,不仅白耗了这么多天的功夫,钱也没挣着多少。

尤其是,当他得知江氏祠堂这边,粮仓已满,今日停止收粮时,差点没气晕过去。

私心里,便记恨上了江青山一家人。

刑大郎带着一车又一车的粮食,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县城家中,正好碰见他爹刑捕头也在发愁叹气。

刑捕头瞥了一眼大儿子,道:大郎回来了?刑大郎不甚开心地回道:嗯。

事儿办得怎么样?凑合吧,够交差了。

爹,您在愁啥呢?刑捕头又叹了口气,愁眉不展的道:今年年初,听说有一伙土匪流窜到了咱们清河县境内,本也相安无事。

如今夏收刚过,知县老爷不知道抽什么疯,突然想起要剿匪。

那伙土匪既没惹事,也无人报案,你说我一时半会儿,上哪剿匪去?听他爹说完,刑大郎眼珠子滴溜一转,便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爹,我有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