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媒婆上门

2025-03-31 13:15:09

江青山一家人,完全沉浸在添丁进口的喜悦当中。

初一这天上午,当屠氏拎着大包小包跨进院子时,看家的小五第一个发现。

汪~,呜呜~小五本来正卧在东屋门口小憩,见屠氏回来后开心的不得了,一个打挺站了起来,原地踏着小碎步,尾巴都快摇出幻影了。

突然,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从东屋传了出来。

屠氏一下仿佛被电雷击中,手里的东西啪啪洒落在地,人傻了。

我的老天爷,该不会是听错了吧!这时候,东屋的门小心翼翼的开了一条缝,江玥瑶从里面挤了出来,然后蹲下边戳脑袋边教训小五。

你要是再不乖,再吓哭小宝宝,就把你关到后院的空猪圈里去。

小五低低地伏在地上,一阵低声的呜呜,然后三步两回头的主动往厨房方向跑去。

江玥瑶好笑地站起来,才发现院子里站着的屠氏,马上兴奋的小跑着过去。

娘,您可回来了!大嫂生了,母子平安!生了?屠氏的声音都有些空虚发颤。

江玥瑶喜气洋洋地道:嗯,生了!恭喜娘,您当奶奶了!我去看看……说着,屠氏就要往东屋去,却被江玥瑶一把拉住了。

娘,您刚从外面回来,先进屋去换套干净衣裳,洗把脸洗洗手,再去东屋看大嫂和侄儿也不迟。

哎!江玥瑶看着屠氏匆匆忙忙,有些不知所措的背影,再看着院子中间那一摊子大包小包,忍不住咧嘴笑出了声。

当屠氏从接生的老太太那得知,自己的大儿媳妇儿胎位不正,昨夜异常凶险时,脸都吓白了。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幸好遇上了老太太您!老太太笑盈盈地道:这都是缘分。

屠氏说什么都要留下老太太,在家多住几日,还让老太太帮忙主持洗三礼。

老太太笑着答应了,只白天让人捎信回家,跟家里的几个儿子说了一声。

老太太是个讲究人,因江家有喜,并没有开口提上门问诊的事情,心想着等洗三礼结束后,自己个儿去一趟镇上。

左右年岁到了,吃些药总比不吃好,聊当图个心理安慰。

然而她不开口,江玥瑶却记在了心里,趁着初二家中不太忙时,将老太太领到了江青山的书房。

爹,婆婆身体有些不舒服,想请你帮她瞧瞧脉。

自打这位老太太帮她大嫂接生之后,她们兄妹几个便都尊称老太太一声:婆婆。

江青山帮老太太诊脉时,江玥瑶便站在一旁照葫芦画瓢。

她爹切左手的脉,她便诊右手的脉,俩人交替进行。

江青山悄悄瞅了自家闺女一眼,看她有模有样,倒也没拆她的台。

江青山把完脉收手,见自家闺女也是一副胸有成竹,心中有了定数的模样,忍不住道:瑶瑶,你先说说看?江玥瑶也不含糊,径直开口道:从脉象上看,婆婆的脉涩,想问问婆婆:平时是不是经常头痛,痛无定处,痛如针刺?老太太听完后,大为吃惊,对对,正是如此。

就连江青山也是十分意外,毕竟除了小时候,江玥瑶跟着奶奶识过一些草药外,并未系统的学过望闻问切。

姑娘可有良方?江玥瑶望向她爹江青山,征询她爹的意见。

江青山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目光中似乎还有几分期待。

江玥瑶想了想,缓缓的道:奶奶在世时,曾教我背过一个方子,叫天麻钩藤饮,极对次症。

江青山微微皱起了眉头。

奶奶教的吗,怎么这方子就连他都没有听说过呢。

瑶瑶,你具体说说看。

于是江玥瑶朗声道:天麻,钩藤,决明,山栀,黄芩……等诸药合用。

可起到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正对婆婆的病症。

江青山边听边思量,待江玥瑶说完时,突然豁然开朗。

不错,不错!同时心中忍不住有些委屈,这么好的方子,他娘居然教给三岁小娃娃,也不传给他。

虽然,这个小娃娃是他的亲闺女。

当然,她爹的这些小心思,江玥瑶并不知道。

这方子当然不是她奶奶教的,而是前段日子从书上看的。

虽然,她曾经是天才医生,但仅限于动刀子和开处方药。

对博大渊深的中医,她是一窍不通,还需要从零开始学。

小半响后,江青山忍不住又问道:瑶瑶,那你又是何时学会诊脉的?江玥瑶很早就预判到,她爹总会有问她的一天,答案也早就准备好了。

只听江玥瑶反问道:爹,您忘了,这十二年来,你每天都念书给我听。

咱们家的《脉经》,《太素脉诀》,《三指禅》,《脉诀汇辨》等书,我早已倒背如流,只不过缺少实用而已。

江青山听完,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12年来,爹只要给你念书,你就特别乖巧,原来你都记得。

江玥瑶努力装出一副,嗯,事实就是如此的样子。

见她爹没起疑,江玥瑶才悄悄的放下心来。

这方子上所需要的药,家里都有现成的。

父女俩一边商量一边按着计量抓好,随即便准备去厨房熬药。

老太太赶紧拦住,使不得,使不得,栓子才刚刚出生,家里可不能启罐熬药。

父女俩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要迷信的眼神。

可老太太坚持,说什么也不行,若是非要熬药,她就现在回自己家去熬。

一家人都拿老太太没办法,只好由着她。

洗三礼转眼就过去了,老太太喜笑颜开的收了洗三礼的钱,又悄悄的给孩子留下了一个大红封,这才拿着自己的药和一担箩筐回了自己家。

也正是从这一次开始,附近村的人慢慢都听说,涞水村江家族长家有一位嫡孙女,得了已故族长夫人亲传。

不仅人美心善,医术还颇为高明。

江玥瑶的美名,就这样经老太太的嘴,一传十,十传百地扬出去了。

名声传开后,最先反应过来的居然是媒婆。

几乎每个村,都有至少一个媒婆,当然都是兼职的,她们消息极为灵通。

江玥瑶的名声传开后,附近的媒婆才恍然惊觉,呀,原来涞水村还有一个正当年的适嫁好姑娘,被她们给遗忘了。

八月初六,第一个媒婆登门了。